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确诊的3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所产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3.33%(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 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作用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李新娴 《全科护理》2014,(19):1791-1792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女性乳腺癌病人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78例病人均置管成功,26例通过颈内静脉植入,42例通过锁骨下静脉植入;术后经X线片确定导管末端位置较为理想,无一例病人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临床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很好地解决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降低穿刺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管路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可缩短管路维护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0例高龄老年患者植入式筋脉输液港的并发症护理与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老年患者26例,观察静脉输液港在高龄老年患者应用期间遇到相关并发症的护理与处理对策。结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应用期间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2例、药物外渗2例、皮肤破损1例、皮肤过敏2例、导管夹闭综合征1例。结论 专业规范的护理操作和全面的评估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高龄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2003年9月以来为31例患者使用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得到安全、有效的维护,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输液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ascular AccessDevices,ports)简称静脉港,为一种埋于皮下组织中的植入式、可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由供穿刺的输液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输液座为一个可以储存液体的空间,称为储液槽,材料为硅胶膜,其基底部含有一个不锈钢的金属钛片;导管通过一个导管锁与输液座相连,多数导管材料为硅树脂,此种材料不易形成血栓.静脉港最初由Broviac[1]等发明并应用于临床,主要应用在肿瘤患者解决外周输液难的问题,因其位于皮下,感染机会低并且不影响患者一般正常生活,逐渐受到许多临床肿瘤医生的认可.尽管静脉港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相关并发症[2-3].结合本组942例应用经验,对其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洪晔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579-358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此技术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应用经验,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现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往往需要化疗治疗。临床发现,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加之长期治疗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血管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增加了药物外渗、静脉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属于完全植入式血管通道,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长期且安全的静脉血管治疗途径,具有  相似文献   

9.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器材,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针对需要长期输液及输注化疗药或刺激性药物且周围浅静脉穿刺条件差的病人,可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根据产品介绍,静脉输液港使用22号无损伤针可穿刺2 000次,19号无损伤针可穿刺1 000次.因此,对恶性肿瘤病人来说,静脉输液港克服了普通中心静脉导管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一旦植入静脉输液港即可终身使用[1].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发挥静脉输液港的长期作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出院护理指导方法。方法:对42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及家人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指导,使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及出院后对输液港能够进行自我护理。结果:1例输液港完全阻塞,需拔除;4例部分阻塞,2例植入处感染,经处理可继续使用,余35例无并发症发生,导管维护良好。结论:对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规范的出院护理指导,让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正确地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静脉输液港的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46例肿瘤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246例患者均为一次性成功植入输液港。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和导管滑脱。并发血栓8例、感染6例、渗漏和堵塞各1例共16例,经处理1例继续使用输液港,15例经对症处理后拔除输液港。结论做好血栓、感染、渗漏和堵塞等预防措施对提高输液港维护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使用IVAP,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为64.10%(25/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05%(32/39),对照组为61.54%(24/3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VAP临床应用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方法、手术配合、使用和维护方法、常见问题及处理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保证静脉输液港为长期化疗和其他静脉治疗患者提供有效的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终末期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卵巢癌终末期患者放置输液港,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8例卵巢癌终末期患者埋置输液港期间未发生感染、漏液、渗液、堵管及针尖移位等现象。结论卵巢癌终末期患者抵抗力低下,其埋置输液港感染风险大,护理难度高,个体化护理方案并注重维护可以确保卵巢癌终末期患者输液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18例鼻咽癌患者使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18例鼻咽癌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输液港,其中16例患者已顺利完成治疗。18例输液港均顺利保留至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的化疗、补充液体及营养支持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路,使用和维护简单,患者耐受好,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液港植入后出现注射座翻转患者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应用输液港提供借鉴。方法总结输液港植入的护理经验,结合X线片的报告判断分析造成输液港翻转的影响因素,并请介入科协助处理。结果6例注射座翻转患者中5例通过单纯手法复位成功,1例经手术切开后复位成功,未影响输液港的正常使用。结论输液港注射座翻转是植入式装置独有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输液港注射座翻转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并引起患者的焦虑。及时发现输液港注射座翻转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杨英  林丽  李洁冲 《护理研究》2009,23(27):2471-2472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观察植入静脉输液港200余次,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 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静脉输液港这一技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portacath) is used to provide long-term venous access and to deliver chem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Intravenous iron complexes are frequently prescribed in this setting, and some physicians use a portacath for their administration. The aim of this survey was to assess the frequency of this practice and the reasons supporting it.

Methods

This declarativ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rance; 497 oncologists/hematologists were contacted to answer a survey on their practices regar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travenous iron via a portacath.

Results

A total of 141 recipients (29.5 %)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intravenous iron complexes most frequently used were iron sucrose and ferric carboxymaltose, and 55.2 % of the responders reported using a portacath to administer intravenous iron complexes. The main reasons mentioned for this practice were ease of administration (27.9 %) and preservation of venous capital (27.6 %). The main reasons reported for not using a portacath to administer intravenous iron were a history of thrombosis (45.1 %) or potential drug interactions (17.7 %).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expected to b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with peripheral administration. A 47.6 % of physicians declared that they usually did not observe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use of a portacath for iron administration. Intravenous iron administration was always planned after chemotherapy for 46.6 % of the responders and before chemotherapy for 38.2 %, whereas 15.3 % did not have any preference for either option.

Conclusions

Intravenous iron complexes (mainly iron sucrose and ferric carboxymaltose) are commonly administered through a portacath in cancer patients in France. The choice for thi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s supported by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bu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is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预防与处理成人输液港堵塞的最佳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a、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指南网、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内有关成人静脉输液港维护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 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从注射器规格、冲管量、冲管技巧与时机、无针接头选择、处理机械性堵塞、药物性堵塞、血栓性堵塞方面共总结7个方面的最佳证据。 结论 本研究总结静脉输液港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为医疗机构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与护理质量标准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血栓(TIAP)形成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肿瘤中心及肿瘤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139例癌症化疗TIAP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置管情况、TIAP形成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TIAP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