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睡眠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与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出院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药物控制,研究组在药物控制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遵医行为执行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节制饮食、按时检查、定时监测、每日运动等遵医行为执行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遵医行为执行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在骨外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骨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宣传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观察两组骨外科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情况可知,采用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依从性、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骨外科患者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内分泌科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入住医院内分泌科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管理中,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遵医率,远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临床遵医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遵医率为95.5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2.22%(10/45),4.44%(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44%(38/45),100.00%(45/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小燕 《中医药导报》2009,15(10):57-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护理措施,干预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出院后6月和1年时分别从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康复锻炼、戒烟限酒、情绪调节和定期复查6方面进行遵医行为的评价。结果:出院后6月时,干预组遵医行为在上述6方面及总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时,干预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在各方面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内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显示6月时评分略高于1年时的评分,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遵医行为与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314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产妇遵医行为与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总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临床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胎膜早破产妇采用临床护理,不但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行为,还可积极改善分娩结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于社会性评估与诊断模式的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采取方便取样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社会性评估与诊断模式的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等遵医行为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与物质功能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社会性评估与诊断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促进患者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遵医行为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用自我管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遵医行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遵医行为,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及康复有效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康复率。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方法。方法:将2006年8月-2009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出院后的65例肺结核患者,按其结核病报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2例。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建立监督员制度等干预措施,对照组发放健康教育指导表,进行对比护理研究,6月后比较其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规律用药26例,占78.8%;全程用药29例,占87.9%,戒除烟酒14例,占42.4%;按时休息13例,占3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愈率28例,占84.8%,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占43.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性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能完全遵医,占76%,对照组有1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能完全遵医,占44%两组患者的遵医程度有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干预能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康复锻炼、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和院外指导。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梅青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62-16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复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纽进行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1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复查依从性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9例膀胱癌患者能完全遵医,占76%;对照组有11例膀胱癌患者能完全遵医,占44%,两组患者的遵医程度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膀胱癌患者复查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11-19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FPG、2 hPG和HbA1c较干预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糖监控、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量运动等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SAS、SDS评分较低,遵医嘱依从性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和遵医嘱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运动锻炼等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辨证中医护理。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实验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提高遵医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9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3年5月—2014年9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根据影响透析效果的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肾衰竭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与信念支持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的84例AD患者并参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与信念支持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遵医行为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测量表(ADL)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2组ADL评分、SF-36评分和康复训练、体能训练、营养饮食等遵医行为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行为与信念支持能够明显缓解AD患者病情,提高其遵医行为,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