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助产士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进行分娩的480例产妇。遵照产妇的意愿分为两组,一组为家属陪伴分娩,另一组为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助产士组总产程(501.3±120.1)min,明显低于家属陪伴组(t=6.982,P0.01)。且助产士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也均少于家属陪伴组(P0.05或P0.01)。助产士组自然分娩率为84.1%,显著高于家属陪伴组的自然分娩率(X2=10.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助产士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也少于家属陪伴组(t=4.644,P0.01)。结论:助产士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助产服务,可有效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尽快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多穴位刺激在自然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产科结局。方法将433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4cm、宫口开全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更有利于母婴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产房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自然分娩总产程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18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轮班制一对多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选择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显著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后24h、48h与72h的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缩短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自然分娩总产程,减轻产后疼痛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164-164
探讨助产士的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妊娠分娩的180例孕产妇,均无产科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2h出血量、总产程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总产程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在孕期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关学习,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陪伴分娩,可以增强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从而使产科的整体分娩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920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0例,对照组行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及产后出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吸入综合症颅内出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开展自由体位指导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有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本院产科分娩产妇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分别采用助产护士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助产士护理方式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助产护理,有利于在产妇孕期进行相关助产内容的教育,从而有利于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减产程时间,保护母婴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共1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由具备分娩经验的助产士进行1对1陪护,针对产妇的身理、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可以明显降低产妇经阴道分娩产程,减少对产妇身体的损伤,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顺产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从余姚市梨洲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的顺产产妇中选取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以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导乐陪体分娩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和顺产出血量的差异。结果:通过对两组产程时间和顺产出血量等情况的研究比较发现,对照组的产程时间比观察组高,且对照组的出血量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的顺产比常规护理组更加安全有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顺产产程中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干预,能显著缩短产程时间及减少产妇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可以提高产房护理质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的发生,缩短分娩产程,降低分娩危险,并降低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导乐式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及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式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8—9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95例作为观察组,实行导乐式陪伴分娩;2002年8—9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7例作为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导乐式陪伴分娩,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有利于促进、支持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的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以进一步减少分娩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将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饲,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三对一导乐陪伴分娩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剖宫产率、产程、产妇疼痛评分、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2%,观察组总产程(348±120)min,对照组(412±146)fnjn;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4.42±1.34)分,对照组(6.66±1.83)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三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疼痛和剖宫产率,但对胎儿窒息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科病区的应用,为实施全程陪伴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组成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实施专业化的培训,由小组成员负责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重视产妇的心理指导、健康宣教,体现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419.7±121.5)分钟、(39.9±27.5)分钟和(8.1±13.3分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9.9±121.2)分钟、(88.0±38.7)分钟和(9.9±10.4)分钟(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提示,管理上要注意做好护理小组的培训,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娩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心理状态影响,从而为产妇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苍南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分娩管理干预。统计与比较两组产妇管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分娩方式、出血情况、产程时间。结果:经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分娩管理可稳定产妇情绪,减少剖宫产,促进产程进程,减少出血量,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香薰推拿减痛配合改良水针镇痛在产程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正常足月产妇1000例,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有阴道分娩条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两组均采用全程陪伴方法和自由体位,观察组分娩过程中采用香薰推拿减痛配合改良水针镇痛,对照组予常规阴道分娩方式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在第一产程始、末测定血清β-内啡肽浓度,并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组的产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末血清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产痛明显减轻,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加快,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薰推拿减痛配合改良水针镇痛,有效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模式联合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正常足月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观察组采取全程陪伴模式联合分娩镇痛分娩,观察2组产妇分娩前后情绪状态、产程、疼痛评分、顺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SDS评分及SAS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疼痛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全程陪伴模式联合分娩镇痛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状态,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提高顺产率,并显著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分娩模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20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0例。对照组在产妇子宫口开大2cm后送进产房,助产士在产房进行处理,没有家属陪同。观察组实行一对一全程护理服务,助产士给予产妇多方面指导,成功分娩后2h转入休养室。结果观察组在SAS、产时VAS、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等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服务模式,有助于母婴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对医院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科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体位管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的时长、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长均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体位管理不仅能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还能降低剖宫产率,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助产士陪伴分娩,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情况、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占比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助产士陪伴分娩,能明显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提高分娩质量,降低产后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7例初产妇,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疼痛及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初产妇分娩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导乐陪护方法应用于分娩护理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256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依次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卧位待产,观察组通过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对孕产妇进行分娩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大大减少阴道分娩时间,避免出现严重出血,促使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