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误、漏诊多见,特别是老年患者误诊率更高。现将1993~1996年我们诊治的82例老年人AMI中误诊的16例分析如下。工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60~81岁。主要首发症状:突发上腹部痛伴恶心、呕吐5例,上腹部不适伴返酸3例,恶心、胸闷1例,烦躁、恐惧1例,胸闷、冷汗2例,晕厥1例,心悸、乏力1例,广泛性胸痛伴咳嗽1例,咽痛、咳嗽1例。8例初诊时心电图检查显示:3例ST-T缺血性改变,l例T波高耸,2例J点压低、ST段下移,l例V;_。导联不典型小Q波,l例V;-。导联R…  相似文献   

2.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于2014年2月20日就诊于本院心内科门诊,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提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正常心电图。随后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提示:14:45:19心电图示(图2):心率83次/分,Ⅲ导联 T 波倒置, 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2mV;14:48:11(图3)心率126次/分,Ⅰ、Ⅱ、Ⅲ、aV③、V5~V6导联ST段广泛压低约0.2mV,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3mV,aVR导联ST段抬高0 .2 mV;14:48:20(图4)心率123次/分,Ⅰ、Ⅱ、Ⅲ、aVL、aV③、V5~V6导联 ST 段广泛压低约0.2mV,V3~V4导联ST段压低约0.3mV,aVR导联ST 段抬高0.4mV;立即终止运动试验,总试验长达3 分21 秒。随后急诊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科。该患者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入院后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提示:肌钙蛋白0.44ng/ ml。2014 年2 月24 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图5 ~7):左右冠状动脉走形及分布正常,左主干末端90%左右狭窄,前降支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 Ⅲ级,回旋支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 TIMI Ⅲ级;右冠无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 Ⅲ级。建议患者行冠脉搭桥术。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冠脉搭桥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3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与入院后 2~ 3周冠脉造影对照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与右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关系。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多涉及右冠状动脉 ,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有 1 4例 ( 70 % ) ,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有 1 2例 ( 75% )。且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较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病变血管大部分为多支病变 ( 6 5% V2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前导联 ST段压低 ,表示多支冠脉病变或梗死面积大 ,应给予积极治疗 ,以改善患者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我院自 1994- 0 7~2 0 0 1- 0 2住院患者中有 1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48岁。 4例有胸闷、气短症状 ,发病无明确诱因及固定的时间 ,8例无任何症状。常规ECG:HR70~ 85次 / min,平均心率 78次 / min。V3、V4导联 ST段弓背向下抬高者 3例 , 、 、av F导联 ST段弓背向下抬高者 4例。 、V2 、V5 导联 ST段弓背向下抬高者 1例 ,V3~V5 导联 ST段弓背向下抬高者 4例。其中有 5例患者 QRS波与 ST段连接处可见明显的胚…  相似文献   

5.
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全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0):732-733
心电图是早期诊断急性右室梗死 (RVMI)的最佳方法 [1 ,2 ]。本文对 RVMI的体表 ECG改变 ,简要综述如下。1  RVMI的常规胸导联 ECG改变   RVMI可引起 V1 ~ V6 ST段抬高 ,多见于 V1 ~V3导联 ,其幅度由 V1 ~ V6 导联逐渐减低 ,但并不出现病理性 Q波。V1ST段抬高≥ 1.0 mm,应疑及合并 RVMI。若出现 V1 的 ST段抬高 ,而同时 V2 有 ST段压低的不协调现象 ,则可能是并发RVMI的重要征象 ,但需除外急性间隔心肌缺血 [2 ]。国内马虹 [3 ]提出 ST段 V2 压低 ,a VF抬高≤ 5 0 % ,是 RVMI的早期表现。当 RVMI严重 ,而左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和预测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下壁AMI患者16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163例下壁AMI患者中,有冠状动脉(RCA)病变112例,左回旋支(LCX)病变5I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LCX病变心电图多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则提示合并有心室AMI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者。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AMl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并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女。35岁。主因妊娠24周,突发心前区不适3h于2004-02-22T07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前3h突发心前区不适,伴大汗、恶心、呕吐。做ECG示:窦性心律。Ⅰ、avL、V5~6导联ST段呈单向曲线.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T波倒置。查体:t36.4℃.BP120/90mmHg,P99次/min,R20次/min。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14R99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可触及胎体,胎心130次/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和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对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8例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按心电图下壁导联 ST 段变化将其分为: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 段抬高组(ASTEMI + Ie)和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 ST 段压低组(ASTEMI + Id);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LAD)和多支血管病变(MAD)。结果心电图表现为 ASTEMI + Ie 者78例(31.5%), ASTEMI + Id 者170例(68.5%)。冠状动脉造影有132例(53.2%)。ASTEMI + Ie 与 ASTEMI + Id 组中 SLAD、MAD 比率无显著差异(χ2=0.033,P >0.05)。ASTEMI + Id 患者中,aVL、V6导联出现 ST 段压低累及 MVD 情况均明显多于SLAD(χ2=17.015,χ2=21.147,P <0.01)。累及 LAD 的 MVD 患者中,aVL、V4、V5、V6导联 ST 段压低的比率明显多于SLAD 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当 ASTEMI 患者入院心电图下壁导联有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ST 段压低,则提示可能为 MVD 病变。  相似文献   

9.
陈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23-2523
现对肺动脉栓塞误诊为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6岁.有吸烟史.因“突发胸痛5h”入院.患者入院前5h活动后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后背部放射.急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Ⅱ、aVF导联ST段上斜型抬高0.05 mV,Ⅲ、aVR、V1导联ST段水平型抬高0.10mV,Ⅰ、aVL、V4~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0~0.15 mV.入院时测BP 85/55 mm Hg,急查K-MB 51 U/L,CPK 338 U/L,CTnT 2.0 ng/ml.血气分析:PaO2 70 mm Hg.初步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未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高龄排尿性疼痛心梗并心脏破裂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80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 d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 a余,不规律口服非洛地平治疗,无心绞痛病史。患者于近3 d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时查体:BP 160/95 mm Hg,P 72次/m in,R 18次/m in。神清,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右肺底可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HR 72次/m in,律齐未闻及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查心电图正常,心彩超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增厚,左室不大,EF 56%。入院后予抗心衰,改善心室重塑及对症治疗,胸闷气短症状好转。但于入院时18:00突然出现排尿时疼痛伴心悸,立即予热敷、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当时心电图示V1~3导联ST段压低0.1mV,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05 mV,患者夜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排尿痛及心悸。但于晨4时患者再次出现排尿时疼痛,伴心悸,无胸闷胸痛,再次行心电图检查示V1~3导联病理性Q波,ST段抬高0.1~0.3 mV,考虑患者前间壁心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前壁或侧壁导联上ST段压低的临床义意。方法  31例患者发病后第 1天标准 12导联心电图记录 ,前壁导联范围为V1 ~V4 ,侧壁导联范围为I、AVL、V5、V6 。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 ,2 5例 (80 % )自发病后 1个月内接受检查 ,6例于发病后2个月内接受冠脉造影 ,冠脉狭窄≥ 5 0 %被视为异常。结果 冠脉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者 ,特别是左旋支存在病变者 ,易发生侧壁导联ST段压低 ,P <0 0 5。前壁导联ST段低压者中 ,也以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为多。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 ,出现前侧壁导联的ST段压低 ,为心肌缺血扩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APE患者45例为APE组,NSTEMI患者85例为NSTEMI组,于入院6h内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的差异。结果 (1)APE组V1-V3导联ST段压低、V1-V3导联T波倒置发生率为51.11%、46.67%,高于NSTEMI组的20.00%、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V4-V6导联T波倒置并ST段压低发生率为30.59%,显著高于APE组的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V1-V3导联ST段压低及其T波倒置是APE的重要预测因子;V4-V6导联T波倒置并ST段压低是APE和NSTEMI的重要预测因子。(3)APE低、中、高风险患者间比较,SⅠQⅡTⅢ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1-V3导联ST段压低与Ⅱ、Ⅲ、aVF及V1-V3导联T波倒置需高度怀疑APE的可能,而V4-V6导联T波倒置、V4-V6导联T波倒置并ST段压低发生NSTEMI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1.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35岁。因反复背痛6年,加重伴胸闷2年入院。体检:BP120/80mmHg,HR68次/min,心前区及胸骨左缘可听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12导联心电图:窦性节律,HR68次/min,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V3~V6导联T波负正双向,V4-V5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2mm。外院超声心动图(Philips Sonos 5500):左房扩大,室间隔增厚为26mm,余左室壁厚度正常范围,收缩期见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ACS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左主干病变导致ACS组)17例和B组(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导致ACS组)20例,2组患者胸痛发作时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血管与相应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A组在Ⅱ、Ⅲ、aVF、V2、V3、V4、V5、V6导联上相应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ST段在aVR、V1导联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上aVR、V1导联ST段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对ACS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阳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或侧后壁时 ,对心电图胸前导联 ST段改变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1 8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导联 ST段改变均呈负相关 (P均 <0 .0 1 )。在 1 6例同时合并右室梗死的患者中 ,胸前导联 ST段改变幅度〔V2 导联为 (0 .6 3± 1 .82 ) mm〕及与下壁导联 ST段抬高的比值 (V2 / a VF为0 .84± 1 .6 1 )均高于单纯下壁梗死组〔V2 导联为 (0 .35± 1 .6 5 ) m m,V2 / a VF为 0 .2 9± 1 .2 8〕;而 38例同时合并侧后壁梗死的患者胸前导联 ST段压低的幅度〔V2 导联为 (- 1 .2 0± 1 .5 2 ) mm〕及与下壁导联 ST段抬高的比值 (V2 / a VF为 - 0 .33± 1 .1 5 )均低于单纯下壁梗死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或 P<0 .0 5 )。如去掉累及右室梗死和侧后壁梗死的病例 ,可使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下壁导联与胸前导联 ST段的相关性显著提高 (r=- 0 .797,P<0 .0 1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合并右室梗死可使心电图胸前导联 ST段趋于抬高 ;而合并侧后壁梗死则使胸前导联 ST段进一步降低 ,二者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男 ,6 5岁。因突发左下肢活动不灵 ,跌倒在地 2 h就诊 ,就诊时双下肢行走自如。查体 :BP118/6 0 mm Hg,P6 4次 /min,R18次 /min,t36 .5℃ ,神志清 ,语言流利 ,颈软 ,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 ,心音弱 ,律齐 ,未闻及杂音。腹部 (- ) ,神经系统无局灶体征。 ECG示 :V1~ 4 导联 ST段抬高超过 0 .4 mv,对应导联 ST段压低。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立即对症处置后 ,急诊收入院 ,查心肌钙 18mg/L,明显高于正常。故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 ,立即行冠脉造影、狭窄处安放支架。 7d后患者痊愈出院。2 讨论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做心电图检查.并于发病后4周内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6例(占38.1%),多支血管病变26例(占61.9%),其中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23例(占88.5%)。11例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8例(占72.7%)。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提示多支血管病变,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对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5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1.5 h半大汗,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来我院就诊,当时立即查心电图示:各导联均见P波,Ⅱ、Ⅲ、avF、V1~V6 ST段压低0.1~0.4 mV,6 h后急查心肌三酶,结果示:CK 1 030 U/L,LDH 397 U/L,CK-MB 113 U/L,AST 132.4 IU/L.心电图有动态变化,故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急性下壁及广泛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第3天复查心电图时发现V2~V5导联T波高耸直立,特别是V2、V3导联T波高达2.0 mV,在V3~V5导联均可见到J波.以后多次复查心电图,V2~V5导联高耸T波无动态变化,此时查心肌三酶正常,故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ERS).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男,65岁。因突发左下肢活动不灵,跌倒在地2h就诊,就诊时双下肢行走自如。查体:BP118/60mmHg,P64次/min,R18次/min,t36.5℃,神志清,语言流利,颈软,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音弱,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神经系统无局灶体征。ECG示:Ⅴ1~4导联ST段抬高超过0.4mv,对应导联ST段压低。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非梗死部位导联 ,尤其是梗死部位对应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的研究颇多 [1~ 3] ,多数认为合并 ST段压低提示梗死范围大 ,预后不良 ;也有少数结果认为代表多血管病变或 ST段压低部位的心肌充盈缺损。但 ST段压低的机制并未完全明确 ,因而有关早期梗死部位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各种研究仍在继续。我们对 2 45例初发 AMI患者发病后 72小时内 12导联心电图 ST段的变化进行分析 ,探讨早期梗死部位对应导联 ST段压低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 1992年以来救治的初发 AMI住院患者共 2 45例 ,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