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为流动人口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麻疹占97.31%;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及7月;0~6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8~24月龄.对8月~6岁麻疹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统计分析表明,有免疫史12.06%,53.19%免疫史不祥,34.75%未接种,初免未种及接种不及时是该年龄段发病的主要原因;16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可能与MV未免疫及接种质量低有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入册、建证,提高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MV强化免疫,是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分析淮安市2006~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SIA)期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②方法对淮安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③结果淮安市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的仅占29.16%。2007年11月淮安市开展MV SIA后,<1岁组病例构成较MV SIA前明显增加。2007、2009、2010年共计开展了针对近180万人群的MV SIA,平均接种率达到97.81%,2008~2010年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9/10万,较2007年下降90.06%。④结论高质量的MV SIA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MV SIA期间,淮安市麻疹发病年龄出现双向位移现象,≥15岁和<1岁的病例构成比逐渐增多。提高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2剂次MV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病例和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管理,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文芳  张健  刘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0-1591,1582
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6%,合格标本采集率34.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4.9%;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1岁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低。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麻疹疫苗(MY)和接种后原发性免疫失败,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是惠州市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的运转情况,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对2019年张掖市6个县区送检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IgM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张掖市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标本154份,标本采集合格率100.00%。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份,阳性率2.6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79份,阳性率51.3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66,P0.01)。2019年麻疹、风疹的高发病期为4—6月,发病数占疑似病例总数的40.9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11~20岁人群为风疹的主要发病人群,占阳性病例总数的79.7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高台县和临泽县户籍病例,分别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6.96%和35.44%;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全部为有免疫史病例。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65.82%。结论 2019年张掖市麻疹主要是散发流行,发热伴出疹病例暴发流行主要为风疹,排除病例71例,发病人群主要为11~20岁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田市2012-2014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的状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和田市2012-2014年疑似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601例,麻疹IgM抗体阳性309例,阳性率为51.41%。发病年龄以少儿和青年为主,大多数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结论:应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MV接种率,加强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才能有效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洛阳市麻疹发病情况 ,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洛阳市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0 0 1年洛阳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970例 ,其中暴发病例 30 0例 ,最终确诊和临床符合病例 6 6 1例。主要分布在 15岁以下年龄组 ,其中 <8月龄、8月龄~1岁、2~ 6岁、7~14岁、≥ 15岁病例数分别占 12 .0 9%、17.78%、34.72 %、2 7.84 %、7.5 7% ,全年除12月份外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高峰在 1~ 4月份。占发病总病例数的 89.93%。实验室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35 8例 ,麻疹抗体阳性 2 31例。结论  2 0 0 1年洛阳市麻疹发病较高的原因主要与基础免疫接种率低有关 ,其次与免疫失败及报告的敏感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7~2008年南宁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适合南宁市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日常监测到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检测的813份疑似麻疹病例样本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31.49%,风疹为14.76%。麻疹、风疹发病时间仍在2~8月份之间。城区麻疹发病率比县份高,风疹以个别县份居高。8月龄~2岁仍是麻疹主要发病年龄,但2008年麻疹出现"双向位移"的现象。麻疹主要在散居儿童中高发,占62.2%,风疹则集中在学生中多发,占79%。有明确麻疹和风疹免疫史的分别为14.6%和2.8%。出疹后4~7d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1.39%。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提示疫情控制欠佳;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发病人口免疫率低。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盈  周顺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45-345,360
目的了解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对其中麻疹IgM抗体阴性标本测定风疹IgM抗体,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南昌市2007年122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2.6%;70份麻疹IgM阴性标本中,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14例。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8月龄和〉15岁大年龄组阳性构成比较去年均有所增加。结论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重点加强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阶段应注意控制风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老城区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老城区麻疹的发病率为19.16/10万,呈现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以1月和2月为发病高峰,占全部病例的46.42%。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龄和7岁组。职业为散居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全部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免疫史不祥者分别占37.93%、49.27%。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21例,有明确接种史的2例,免疫史不祥、无免疫史的19例,占总数的65.52%。结论老城区2007年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中麻疹的接种率较低,存在免疫空白和发病的隐患,是控制麻疹流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洁平  张晓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27-3928
目的:了解太原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结果:287例麻疹疑似病例中,检测麻疹IgM抗体287份,检出阳性187例,阳性率65.2%,检测风疹IgM抗体136份,检出阳性38份,阳性率27.9%。187例麻疹确诊病例中,发病人数最多的是12岁、18岁这两个年龄组,占总发病人数的80.75%(151/187)。其次是9月龄年龄组。≤8个月婴儿也有发病。风疹发病也是以12岁、18岁这两个年龄组的发病人数为多数,占倒总发病人数的83.82%(114/136)。除1月和10月外全年均有发病,多数病例集中在3月,其次为2、4月。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确保高质量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8个月婴儿发病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②方法 对商洛市2004~2007年537例麻疹发病情况及320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分析.③结果 2004~2007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2007年为2.54/10万,较2004年下降了74.49%,更改程序后,麻疹流行强度较更改程序前明显下降;各县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0岁,占总发病数的58.85%;病例中有免疫史的329例,占发病数的61.13%,其中有2次以上免疫史122例,占有免疫史病例总数的37.08%;2007年对320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显示IgG阳性率为96.65%.④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仍存在薄弱环节,加强麻疹基础免疫管理,做好麻疹相关监测,进行必要的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7-2018年绵阳市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和免疫规划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7-2018年绵阳市277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按照《麻疹诊断标准》和《风疹诊断标准》要求,检测麻疹Ig M抗体和风疹Ig M抗体。结果 277份标本中麻疹Ig M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13. 36%,风疹Ig M抗体阳性9份,阳性率3. 25%。麻疹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组,也有成人病例报告。麻疹阳性集中在春夏两季,6月是麻疹发病高峰,有明显季节分布。麻疹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涪城区和江油市。结论两年来小年龄组依然是麻疹、风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成人麻疹、风疹感染应重视。在加强接种率的同时,应做好成人疫苗补种工作。春夏两季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避免暴发疫情。加强医生对麻疹、风疹的诊断水平,提高公众对麻疹、风疹病毒的认识,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固原市麻疹疑似病例早期IgM抗体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5县(区)送检的每1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8年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2007年,55.7%vs 13.56%,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性分布,发病高峰仍为冬春季节。结论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提高接种率,才能保证逐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王国玲  郭鹏娟  杨波  潘捷云  李集宇  甘标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86-1087,1093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及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IgM抗体捕捉ELISA对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4.3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13.09%,各年度麻疹、风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08,P<0.05;χ2=34.191,P<0.05)。男女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8月龄~7岁及15~29岁,风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5~29岁。4年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分别集中在3~7月、3~6月。结论海珠区2010年麻疹阳性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说明防控措施有力,但2010年风疹的阳性率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疹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和青年,风疹的发病人群以青年为主。春季为麻疹、风疹的高发季节,应适时进行防控,避免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9年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为2012年我市消除麻疹提出指导意见。方法:对绵阳市2009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绵阳市2009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51例,报告发病率为0.96/10万,明显低于2008年。病例主要以2岁以内和15岁以上发病为主,发病高峰在2~5月,未发生暴发疫情。结论:我市2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有免疫空白现象存在,必须进一步加强人群免疫接种,特别是免疫工作薄弱的地区;同时提高麻疹监测的敏感性,及时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有效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市麻疹实验室检测情况.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郑州市2010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278例麻疹疑似病例,阳性率为66.9%,其中以9个月~14岁组阳性病例最多,阳性率也最高,占病例数的72.7%.疑似病例中,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2.3%和67.1%.结论 应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应急免疫,防止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广州市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利用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络系统数据,对比分析2009年与2008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结果广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接种率在95%以上;强化免疫后,2009年麻疹病例数较2008年下降80.92%,全年未出现发病高峰;2008年、2009年8月龄至14周岁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病例构成比分别为51.58%、41.48%,2009年目标人群病例构成比低于2008年(P0.05);散居儿童是发病的重点人群,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病例数较多。结论广州市2009年的初始强化免疫对麻疹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续强化免疫的开展及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惠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找出发病原因,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对2006年惠州市惠阳区麻疹流行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惠阳区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确诊病例139铡,其中血清学诊断100例,临床诊断39例,发病率为15.4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8月份,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32岁,无免疫史占8.63%,免疫史不详占46.76%。结论需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开展查漏补种,对流动人口儿童较多的地方,临时设立接种点或入户接种,提高接种率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县麻疹疑似病例监测与流行现状,为当地麻疹预防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县级麻疹监测数据库数据,统计麻疹血清学监测、病毒学监测结果和麻疹流行特点。结果 2009-2013年分别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0例、19例、4例、10例、83例,合计166例,各年度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7/10万、2.14/10万、0.46/10万、1.16/10万、9.56/10万。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为64.46%,麻疹Ig M阳性率为56.07%,5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2株H1a基因型麻疹病毒。确诊134例麻疹病例,<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为63.43%;散居儿童是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占62.93%。第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为81.76%,第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为73.47%。结论某县当地存在麻疹病毒传播,病例以散发为主,麻疹野病毒为H1a基因型,麻疹监测工作的指标有待改善。8月龄~4岁儿童麻疹免疫接种率较低,2013年发病数明显增加,各预防接种单位要缩短服务周期,提高适龄儿童的及时免疫率,做好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加大卫生宣传工作力度。麻疹监测工作要重点提高标本采集率、排除病例的发病率等,以达到有效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淮阳县2004~2009年共报告麻疹1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6/10万,2007年最高5.07/10/万,2009年最低1.34/10万.男女比例为1.44:1,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7岁,病例总数为142例,占发病总数的73.57%.15岁以上和8月龄以下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6%和9.84%.每年的2~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 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下与免疫成功率不高,是造成麻疹发病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今后我县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