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过程中Klotho/FGFR1/FGF2信号转导途径的表达及肾元颗粒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肾元颗粒组及厄贝沙坦组,每组10只,灌胃7天后门静脉取血。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以确定大鼠血清加入浓度,以LDH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渗对照组、肾元颗粒组、厄贝沙坦组及ERK阻断剂组。免疫荧光检测Klotho及FGF2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Klotho、FGF2、ECadherin、α-SMA、FN、CollgenⅣ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ERK及磷酸化ERK(p-ERK)水平。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大鼠空白血清培养HK-2细胞最佳浓度为20%。LDH结果显示,与10%胎牛血清比较,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对细胞LDH活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lotho、E-Cadherin蛋白及m RNA表达降低(P 0. 05),FGF2、α-SMA、FN、CollgenⅣ蛋白及m RNA表达增高(P 0. 05),p-ERK水平显著增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Klotho、E-Cadherin蛋白及m RNA表达显著增高(P 0. 05),FGF2、α-SMA、FN、CollgenⅣ蛋白及m RNA表达显著降低(P 0. 05),p-ERK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结论肾元颗粒含药血清能改善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Klotho/FGFR1/FG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复康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HK-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常规培养后将细胞进行如下分组及刺激处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0 ng/ml TGF-β1刺激)、32 g/kg尿毒清30%含药血清组(30%尿毒清含药血清+TGF-β1刺激)、18.32 g/kg肾复康10%、30%含药血清组(10%或30%肾复康含药血清+TGF-β1刺激)。MTT法检测肾复康含药血清对HK-2细胞活力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间形态学的差异;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型胶原(collagen I)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整联蛋白连接激酶(ILK)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mad2/3总蛋白、核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下游的IL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肾复康含药血清对HK-2细胞的存活率无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形态由上皮样的铺路石状变成间质样的长梭形,E-cadherin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Vimentin、α-SMA和ILK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Smad2/3的蛋白磷酸化及核内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复康各含药血清组E-cadherin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Vimentin、α-SMA和ILK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或P0.01),Smad2/3的蛋白磷酸化及核内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肾复康能逆转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模型的上皮间质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胞内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探究该方抗肾间质纤维化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缬沙坦含药血清组,Ang Ⅱ刺激组,5%、...  相似文献   

4.
史健  刘建红  程小红 《陕西中医》2012,(9):1238-1240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造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予肾复康Ⅱ号胶囊2250mg/kg.d灌胃、中剂量组4500mg/kg.d灌胃、大剂量组900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同时间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7、14、21天后分别将造模大鼠的肾脏进行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的面积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P<0.05);各治疗组病变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较轻,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中、小剂量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可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2017,(7)
目的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 st ar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d)]、复肾颗粒1组[7.5 g/(kg·d)]、复肾颗粒2组[15 g/(kg·d)]、复肾颗粒3组[30 g/(kg·d)]。各组于灌胃给药及灌胃生理盐水14天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氯(BUN)检测;取结扎侧肾脏,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 er n bl ot法检测肾组织TRAF6和α-SM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增加(P0.01),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RAF6和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复肾颗粒作用后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下降(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肾组织内TRAF6和α-SMA表达降低(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各指标程度加重。结论:复肾颗粒可明显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损害,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和α-SM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痰瘀同治方组。药物治疗14天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RT-PCR检测肾组织CTG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CTGF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痰瘀同治方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能降低肾组织中CT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形态学观察也显示其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效果优于洛汀新。结论:痰瘀同治方能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 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 +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 2 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 +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10 ng/ mL 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和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抑制(P<0.05).结论:止消通脉宁能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真武汤及温阳组、利水组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为中医治则治法的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诱导HK-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真武汤组含药血清、温阳组含药血清、以及利水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检测各中药组对损伤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缺氧损伤相关基因HO-1、HIF-1α、生存素(s 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肾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转分化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黏蛋白(E-c a dher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H2O2作用不同时间可造成HK-2细胞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和利水组具有明显修复HK-2细胞生长的作用(P0.05),温阳组作用不显著;真武汤组、温阳组及利水组均可上调HO-1、HIF-1α的表达,抑制s urvivin的表达(P0.05),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真武汤组、温阳组及利水组可降低SMA及E-c a dherin的表达,温阳组可下调TGF-β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对体外HK-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利水组对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比较明显,温阳组抗肾纤维化及肾小管上皮转分化作用比较明显。本研究为中医治则治法的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红素氯合酶-1(HO-1)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含药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空白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空白血清)、糖肾方低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低剂量含药血清)、糖肾方高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剂量含药血清)。使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HO-1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细胞核呈梭形改变。MTT检测:与空白组比较,高糖组光度值明显增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在培养24 h后吸光度值均有下降,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光度值下降强于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对比,高糖组中TGF-β1、α-SMA含量增加;经过含药血清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TGF-β1、α-SMA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在降低TGF-β1方面,高剂量组效果较好(P0.05),在降低α-SMA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O-1在高糖诱导后含量稍升高,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糖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后,含量升高,与高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升高HO-1含量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肾方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干预TGF-β1、α-SMA、HO-1相关分子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逆转上皮-间质转分化,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加糖肾康对高糖环境培养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HK-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空白血清组和新加糖肾康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α-SMA和E-cadherin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K-2细胞经高糖培养后细胞数量和α-SMA含量显著增加、E-cadherin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新加糖肾康组α-SMA含量降低、E-cadherin含量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新加糖肾康能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增殖,具有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春艳  李浩  李娜  赵伟  王坤  王建明 《陕西中医》2019,(10):1323-1326
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对TGF-β刺激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进行细胞培养,至80%融合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浊清低、中、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检测肾浊清含药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TGF-β干预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刺激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明显抑制,以不同浓度肾浊清含药血清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TGF刺激细胞增殖抑制具有逆转作用。TGF刺激后Smad2 mRNA表达显著增加,而Smad7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给予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5%肾浊清含药血清、10%贝多普利含药血清可显著下调Smad2 mRNA表达;5%、10%肾浊清含药血清均可显著上调Smad7mRNA表达。结论:肾浊清颗粒含药血清可以对受损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通过抑制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来影响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参与延缓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张晓凤  樊平  田耘 《陕西中医》2015,(2):251-252
目的:探讨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作用。方法:灌胃法制备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取第三代MSCs,分别加入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体外对MSCs进行培养,至第10d,应用RT-PCR法检测两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培养10d后,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组培养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可上调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表达,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发挥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参地补肾胶囊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转分化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ZO-1(紧密连接蛋白)、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参地补肾胶囊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机制。方法:制备空白及参地补肾胶囊、贝那普利含药血清,以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参地补肾胶囊组和贝那普利组,各组HK-2细胞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ZO-1、α-SMA蛋白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技术检测ZO-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参地补肾胶囊组HK-2细胞ZO-1表达量增加(P 0. 05),参地补肾胶囊组ZO-1表达较贝那普利组增强(P 0. 05);贝那普利组及参地补肾胶囊组HK-2细胞a-SMA表达均低于高糖模型组(P 0. 05),参地补肾胶囊组aSMA表达低于贝那普利组(P 0. 05);参地补肾胶囊组ZO-1mRNA表达增加(P 0. 05),高于贝那普利组(P 0. 05)。结论:参地补肾胶囊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ZO-1、α-SMA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15.
抗风湿药青藤碱对UUO小鼠肾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抗风湿中药青风藤的提取物青藤碱对单侧榆尿管结扎(UUO)小鼠模型肾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其治肾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小鼠UUO模型,用不同剂量青藤碱进行干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蒙诺作为对照。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及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蛋白质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UUO模型组和青藤碱、蒙诺治疗组小鼠肾间质纤堆化程度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而各剂量青藤碱和蒙诺均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并呈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的青藤碱对于波形蛋白的影响显著优于蒙诺。结论:青藤碱可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表型转化,提示降低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低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中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小时后,荧光定量PCR检测TβRI、TβR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TβRI、TβRⅡ的mRNA表达和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后,其表达逐步下降,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止消通脉宁能够调控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GF-β/smad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诱导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和西药组,另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只设为假手术组。3周后处死大鼠,称取体质量;取血清检测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urea nitrogen,BUN)水平;取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2、smad7、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肾间质纤维化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Cr和BUN值较假手术组偏高;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益气活血方可以降低Cr和BUN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大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数目明显减少,胶原成分显著增加。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福辛普利钠组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扩张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胶原成分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smad2和CTGF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TGF-β、smad2、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smad7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UUO大鼠肾组织中CTGF 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道进行调节;益气活血方可以通过下调TGF-β、smad2和上调smad7的表达来抑制CTGF表达,进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10 ng/mL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和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抑制(P〈0.05)。结论:止消通脉宁能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宁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Smad 3、Smad 7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低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中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小时后,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2、smad 3、Smad 7的mRNA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Smad 7的mRNA表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逐步下降,Smad 7的mRNA表达上调,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止消通脉宁能够调控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通路mRNA表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作为探讨对象,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A组)、假手术组(B组)和红花黄色素联合单侧输尿管梗阻治疗组(C组),红花黄色素剂量为每天5mg/kg,在大鼠造模之前1d予以腹腔注射,所有大鼠在术后10d处死,并比较三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组和C组大鼠可见显著肾间质纤维化变化,并发现凋亡细胞;与A组比较,C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采用红花黄色素腹腔注射疗法有助于保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该作用机制为对肾小管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