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源出于仲景《伤寒论》,用以治疗阴阳俱不足的人误服桂枝汤后引起变证,已用甘草干姜汤复其阳,使“厥愈足温”而阴未复者,用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组成以复其阴的一条方剂,为阴不足而致“脚挛急”的人而设。条文虽未明言其止痛之力,但能治“脚挛急”,显然亦说明该方有一定制痛之效。从《伤寒论》的遣方用药中,可以了解到仲景用芍药和甘草治疗痛证是颇为广泛的。论中113方中有用芍药,甘草配伍的方剂计有25方,而25方中牵涉  相似文献   

2.
名称小陷胸汤。方剂组成《伤寒论》方:黄连1两半夏半斤,洗瓜蒌实大者1枚。现代用方:黄连1~2钱姜半夏3钱全瓜蒌(打)5钱。  相似文献   

3.
解郁丸及其拆方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解郁丸及其拆方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差异比较。方法:实验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系神经精神药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采用ICR雄性小鼠,体质量18~25g,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氟西汀组(20mg/kg)、解郁丸低剂量组(65.75mg/kg)、解郁丸中剂量组(131.5mg/kg)、解郁丸高剂量组(263mg/kg)、逍遥散组(52.34mg/kg)、郁百合方组(14mg/kg)、甘麦大枣方组(21.6mg/kg)。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两个行为绝望实验观察解郁丸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为了鉴别上述各药是否具有中枢兴奋性的作用,又同时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以确定解郁丸等抗抑郁药的可靠性。结果: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显示氟西汀组及解郁丸中、高剂量组、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1)。解郁丸中、高剂量组、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组与氟西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解郁丸中、高剂量组与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拆方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的自主活动显示解郁丸低、中、高剂量组和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解郁丸及其拆方各组均可以改善小鼠抑郁状态行为,具有抗抑郁作用,且无  相似文献   

4.
早在《五十二病方》就有中药薰痔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这里所说的“渍形”就是用热汤薰洗。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进一步记述了薰洗疗法。明代《外科正宗》记载有洗痔枳壳汤、起痔汤、洗痔肿痛方、煮线方等方剂。之后,《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外科启玄》、《医宗金鉴》等均有详述,主张辨证薰洗,方有良效。现具体介绍如下。痔疮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瘀滞形成的局部团块。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大类,内痔脱出不能回纳者称为嵌顿痔。许多内痔和外痔在早期无明显…  相似文献   

5.
加味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又名八味逍遥散、丹枙逍遥散,由柴胡、芍药、当归、白术、茯苓、丹皮、山枙、甘草组成,是一首治疗妇人气血不调、月事不利的名方,并广泛应用于内、妇、眼、皮肤科等.笔者将此方用于男性病治疗,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药、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而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脉弦而虚者。现将临床应用逍遥散验案3则介绍如下。1痛经王某,女,22岁。2007—10~24初诊。痛经已5年余,每逢月经来潮感下腹部坠胀,小腹疼痛,憋胀,月经量少.  相似文献   

7.
少腹逐瘀汤载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方剂组成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肉桂、干姜,小茴香、元胡。活血化瘀是其功用,主治“少腹积块疼痛”。笔者根据妇女以血为本等特点,用于妇科临床治疗多种病证,获得良效。现举例如下:一、活血化瘀,调经赐予治不孕症:本方的主要特点是活血化瘀作用强,故对于凡属瘀血阻滞胞脉所致的不孕者进行加减可获佳效。正如书中所  相似文献   

8.
正《医方考》作者吴昆(1551-1620),字山甫,号鹤皋,安徽歙县人,新安医家,对新安医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医方考》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一部富有创造性的方论专著,理法方药俱全,吴氏精选效方,全面应用方论的方法分析方剂,开创了方论之先河,把780余首方剂,按病类方,进行编排。笔者学习此书所获教益良多,现将对治疗痿、痹病方剂的一己浅见述之于下。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的一张著名方剂.由黄芪、人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功能益气升阳举陷,调理脾胃.现代常用此方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及久泻等中气虚陷者.笔者在妇科临床治疗中常用此方,尤其对一些较为疑难的病症,只要辨证准确,亦多获效.  相似文献   

10.
桃红四物汤新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名称桃红四物汤、元戎四物汤。方剂组成桃仁3钱川红花1钱当归(酒洗)3钱生地黄3钱赤芍2钱川芎1.5钱。源流发展本方为四物汤的加味方,最早见于宋代的《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四物汤源出《金匮要略》中之芎归胶艾汤,去阿胶、甘草、艾叶而成,用于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对偏于血瘀者加用桃  相似文献   

11.
苏子降气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以治疗咳喘病且有上盛下虚的病机证候,为降肺气的通治方剂.其方剂组成为:苏子15 g,半夏12 g,前胡12 g,生姜12 g,陈皮12 g,当归12g,肉桂9 g,甘草10 g九味药物组成(一方有沉香,而无肉桂).本方经笔者多年来的临床加减应用,认为其治疗范围甚广,只要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解郁丸及其拆方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差异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解郁丸及其拆方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差异比较。方法:实验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系神经精神药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采用ICR雄性小鼠,体质量18~25g,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氟西汀组(20mg/kg)、解郁丸低剂量组(65.75mg/kg)、解郁丸中剂量组(131.5mg/kg)、解郁丸高剂量组(263mg/kg)、逍遥散组(52.34mg/kg)、郁百合方组(14mg/kg)、甘麦大枣方组(21.6mg/kg)。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两个行为绝望实验观察解郁丸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为了鉴别上述各药是否具有中枢兴奋性的作用,又同时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以确定解郁丸等抗抑郁药的可靠性。结果: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显示氟西汀组及解郁丸中、高剂量组、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lt;0.01)。解郁丸中、高剂量组、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组与氟西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gt;0.05)。解郁丸中、高剂量组与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拆方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gt;0.05)。小鼠的自主活动显示解郁丸低、中、高剂量组和郁百合方、逍遥散、甘麦大枣方各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均无显著影响(P&;gt;0.05)。结论:解郁丸及其拆方各组均可以改善小鼠抑郁状态行为,具有抗抑郁作用,且无中枢兴奋性作用,解郁丸的抗抑郁作用与其拆方比较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名称清上蠲痛汤。方剂组成当归9克(酒洗),小川芎9克,白芷9克,细辛3克,羌活9克,防风9克,菊花4.5克,蔓荆子4.5克,苍术9克(米泔浸),麦冬9克,独活9克,甘草3克,片芩12克(酒炒)。源流发展本方见于明代《寿世保元》卷六(公元1615年)为龚延贤所拟,是根据宋代《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及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合方加减衍化而成。主要用于治疗头痛,认为是治疗“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左边痛者加红花2克,柴胡3克,龙胆草(酒洗)2  相似文献   

14.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治疗范围甚广.全方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止痛之功.是治疗肝脾两虚,脾失健运的良好方剂.我在临床常喜用之,颇收佳效,现将治疗阴吹二例简介于后.病例一 王×,女,41岁,工人.因家事不幸,突遭打击,近半年余自觉胸胁胀闷不舒,性情烦躁.嗳气,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月经愆期,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逍遥散、瓜萎薤自由洒汤、冠心苏合丸、炙甘草汤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的常用方剂10余首、根据功用不同分为活血化瘀方、行气方、化痰散结方、芳香温通方、补益方五类,并对同类方剂进行鉴别比较,以便临床辨证选用。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基本上适用于临床各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笔者将该方应用于皮肤性病科,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治疗各种疾病,获效颇著,介绍如下,供同道商讨。方剂探源龙胆泻肝汤初见于金代李杲《三室秘藏》,方含柴胡梢、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龙胆草。主治: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源于《金匮》是钱仲阳从肾气丸中减桂附而成。钱氏认为小儿乃稚阳纯气之体,尤补阳之法,故用此方以治小儿肾虚诸证。经过钱氏的化裁《金匮》肾丸使分为补阴,补阳两个不同的方剂,金匮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补水中之火,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补肾水之不足,两个方剂都是治疗肾虚,但一者温阳化气以治虚寒,一者滋阴配阳以治虚火,其义各有不同,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症候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名称犀角地黄汤。方剂组成犀角3分~1钱,生地黄5钱~1两,芍药2~4钱,丹皮2~4钱。源流发展本方出自唐·孙思邈《千金方》(公元652年),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馀瘀血,大便黑,面黄,消瘀血。冉雪峰说:“按此方千金用治伤寒温病热伤  相似文献   

19.
名称半夏泻心汤。方剂组成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党参10克,黄连6克,甘草6克,大枣6枚。源流发展本方为汉代张仲景所拟订,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公元219年)。《伤寒论》用于治疗小柴胡汤症误下而成的痞证,临床表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  相似文献   

20.
已故老中医朱锡九先生,曾介绍二陈二妙合方治疗湿热带下的经验,近几年笔者学习朱老经验,并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湿热带下患者40余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方剂组成与方解: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30克苍术15~30克黄柏15~30克甘草10克本方由二陈汤与二妙散合成。二陈汤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实由《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