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术患者予以术前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并进行1-2年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症状消失43例,明显改善2例,治愈率95.6%。结论:充分的术前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是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韦燕萍  黎瑜  陈英 《中医正骨》2012,24(1):78-7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2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对保证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规范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术,术后予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及中药熏洗,通过膝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Lysholm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术后6个月膝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均良好,可进行正常生活、工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1.6±3.5)分,优良率达97.4%。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手法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手法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加中药熏蒸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及对腱-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渐进性负重、逐渐加大屈曲幅度、等长肌力锻炼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海桐皮汤熏蒸和手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腱-骨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RI胫骨、股骨骨隧道增宽在矢状位、冠状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手法加中药熏蒸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及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中医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周、4周、6周的被动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46例,均取同侧半腱肌、股薄肌进行韧带重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2组患者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察并记录术后2周、4周、6周2组患者Lysholm评分,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第2周、第4周、第6周后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花通络散熏洗治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规范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于术后2周开始对患侧膝关节中药薰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10周、12周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周、12周ROM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Lysholm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通络散熏洗能有效改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关节僵硬,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郑锋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49-15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2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前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术后注意一般护理及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直到出院后一直坚持。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患者术后复查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是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方法:对1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的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前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早期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详细交待出院注意事项。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干预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量化胫骨前移度对评估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前交叉韧带重建,运用Kneelax 3关节测量仪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前、术后情况进行定期随访测量胫骨前移度,分析处理测量值,并比较术前、术后定期随访所测量的胫骨前移度对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结果:在接受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胫骨前移度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1年,患肢胫骨前移度呈上升趋势,关节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6±4.21),明显高于术前的(62.56±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neelax 3可量化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前向稳定性,且测量结果可作为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全程康复护理。方法:对31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制定系统的全程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按时回院复查,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评分法评定,优良率约91%。结论:系统、有效的全程康复护理能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快恢复工作与生活,与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作用。方法:护理指导我科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9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优40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9.80%;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护理指导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好发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多数因运动造成,常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运动时松弛不稳,大腿肌肉萎缩,多数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运动,甚至伸直和过屈活动受限,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最佳方案。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得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中成功应用。文献报道称关节镜术后平均住院日为5~7 d,而成功应用FTS可缩短为2~3 d。该文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为例,对关节镜微创手术的快速康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浴结合Maitland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训练,观察组采用关节松动训练与中药熏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Lysholm评分及RO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常规康复可改善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中药熏浴治疗与常规康复及关节松动技术联合治疗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和交通事故损伤,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1],损伤后导致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等优点。但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及时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我科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关节镜下对27例病人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依据康复原理,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药忠伦-5汤外敷疗法结合蒙医整骨手法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蒙医整骨手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蒙药忠伦-5汤外敷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忠伦-5汤外敷疗法结合蒙医整骨手法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早期功能。  相似文献   

19.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最有效方法,主要有等长重建和解剖重建2种方式,而股骨隧道入点的准确定位是决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等长重建与解剖重建2个方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隧道定位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7月~2014年6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患者53例,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制定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结果:通过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本组5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恢复效果。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