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00例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另外100例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2者所用的保留灌肠中药配合口服药与物理疗法均相同,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改进法比传统法保留时间长,2者比较,X2=13.79,P<0.01。改进法有效率也明显优于传统法,X^2=11.97,P<0.01,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延长了保留时间,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肠机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结肠机中药灌肠治疗,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2周,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机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每晚1次,对照组26例单纯中药灌肠每晚1次,1—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5%、1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96%。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较单纯中药灌肠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先清肠、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保留灌肠法.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需要进行中药保留灌肠44例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护理学基础》中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治疗组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实施操作。结果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同时强调标准体位灌肠,使药液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结论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分段中药保留灌肠法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惠珍 《四川中医》2011,(3):109-110
目的:探讨PPH术后并发急便感的防治。方法:术后第2天治疗组采用三黄汤加减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灌6天;对照组常规换药。结果:急便感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PPH术后急便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确诊慢性结肠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使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药物停留时间长短、灌肠液外溢次数、大便性状改变及便意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便意、药物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许芳  张岩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62-206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中药灌肠法在新生儿黄疸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住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配制相同的药物浓度及配伍的中药,治疗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中药灌肠法疗效较之常规保留灌肠方式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改进组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有效率及治愈率、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等治疗指标是否有差异。结论:改进法治愈率达55.00%,总有效率达96%,而传统法治愈率仅为21.05%,总有效率为73.64%,改进法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于传统法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0.
王东济  周智广 《陕西中医》2013,(10):1377-1377,143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法在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61.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DNIV期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黎军  许珊珊 《吉林中医药》2014,(12):1236-1238
目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入消化科病房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辨证运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体疗效的差异,及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2周后的主要症状总体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治疗1周后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评分,观察组在腹痛、脓血便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总体疗效优于单用中药保留灌肠,且加用中药外敷有助于缓解腹痛、脓血便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需要中药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实验组13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白天灌肠,实验组临睡前灌肠。连续中药灌肠7天,记录每次的保留时间。结果: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睡前灌肠能够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朱琼香 《河南中医》2014,(11):2219-2220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高血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肝性脑病高血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6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组在结肠透析后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有效率为92.3%,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高血氨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液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观察组),并与42例使用中药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滴注药液后保留6h以上37例占92.5%,药物完全吸收率9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药液灌肠后保留6h以上17例占42%,药物完全吸收率31%,总有效率8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滴注后药物对肠壁刺激小,保留时间长,利于吸收,疗效好,痊愈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VS),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1年后WHOQOL-BREF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灌肠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肠腔保留时间和患者舒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肠腔保留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效果、药物肠腔保留时间、患者舒适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滴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6例左侧结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煎剂滴注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给予中药煎剂滴注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给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2g加入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8.
赵玉娟 《新中医》2014,46(8):58-59
目的:观察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腹透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腹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症状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腹透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1例,按先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调周中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康妇炎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结论:运用补肾调用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满霉素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 0例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配合口服美满霉素10 0mg ,每日2次,连续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同时设对照组6 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满霉素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满霉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协同相加作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