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安氏综合征的眼底视网膜微循环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7月~ 2 0 0 4年 3月临床诊断为高安氏综合征的 12例 2 4眼的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临床资料。结果 :FFA检查结果与病程及眼部其他体征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FFA检查能客观反映高安氏综合征眼微循环障碍程度 ,最常见的眼底造影表现为臂 视网膜循环时间和动、静脉时间差延长及动、静脉吻合形成。  相似文献   

2.
骆秉铨 《中国微循环》2003,7(4):260-265
近20年来 ,由于内皮细胞和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发生了突破性进展 ,改变了过去内皮功能被动交换和血管“机械管道”调节血流的传统观念。现代生理学、药理学、蛋白组学、基因工程、影像诊断技术等不断创新 ,促进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 ,微循环对于边缘学科的渗透 ,必将赋予新的内涵。本文就微循环概念的延伸 ,涉及微循环血管网络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争议问题 ,复习文献进行综述性评价。1微血管网络解剖结构的基本概念动脉分支进入器官称微动脉(arteriole)。微动脉不断分支为1、2、3、4级微动脉(即A1、A2、A3、A4)。按解剖…  相似文献   

3.
脏器微循环研究中的荧光视频显微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脏器微循环研究中的荧光视频显微镜技术FluorescenceVideo-MicroscopicTechniqueinOrganMicrocirculation¥//原著/新见,英幸译/庄逢源著者简介:新见英幸博士(HideyakiNiimi,Ph.D...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易患的血管疾病中 ,许多因素都影响了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近期对内皮功能的研究中了解在早期血管功能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微循环的变化也在较早时期受到重视。我们通过对微循环异常的病例进行观察 ,并测定其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的情况 ,发现两者有一定的相关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根据微循环状态分为两组。表现为典型线流的为一组 ,共20例 ,男14例 ,女6例 ,年龄23~49岁 ,平均(32.40±5.6)岁 ;表现为典型粒流和粒缓流的为一组 ,共16例 ,男13例 ,女3例 ,年龄28~59岁 ,平均(36.6±8.…  相似文献   

5.
<正> 为完善体表微循环检测工作,特测定健康女童小阴唇微循环形态、血管数及血管管径等方面,求得正常参考值,以供同道们研究临床微循环时作参考。观察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以幼儿园34名健康女童为观察对象,其中2~3岁10名,~5岁6名,~7岁18名。  相似文献   

6.
李景文  龙村 《中国微循环》2003,7(3):191-192,F003
血管内皮受到有效刺激,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分泌一氧化氮(EDNO)、血管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及前列腺素I_2(PGI_2)等舒张物质,它们和内皮素、血栓素A_2(TXA_2)等血管收缩因子协同作用,不断地调节局部的血管紧张程度。本文对EDHF的本质及在微循环调节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方法: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法对87例肝细胞癌标本进行染色,判定各种微循环模式组织学结构特点并量化各种微循环模式的分布.结果:肝细胞癌中存在CD34-PAS染色双阳性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其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模式;35.63%的病例存在血管生成拟态,且出现肿瘤细胞型和细胞外基质型2种组织学类型;32.18%的病例组织中出现马赛克血管;肿瘤细胞型血管生成拟态、细胞外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和马赛克血管的供血面积之和占全部的36.22%.结论:肝细胞癌组织至少存在4种微循环模式且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急性微循环栓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微循环栓塞文/张澍著者简介:张澎,安徽省滁县人。1922年生。194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在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历任儿科主治医师、主任、副教授、教授、学位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教授等职。现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微循环学会副主席、中国微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性的评估作用。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2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造影图像的表现及临床病理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它较多的特征有色素斑块所致的荧光遮蔽、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离所致的荧光渗漏和沉积,较少表现的还有毛细血管无灌注所致的充盈缺损以及黄斑荧光积存等。结论: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严重性的预示性从轻向重依次为:弥漫性斑驳状透见荧光;荧光遮蔽;充盈缺损;视网膜荧光素池样积存;黄斑荧光积存。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与肿瘤微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生物学活性广泛,参与肿瘤有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与肿瘤微循环关系密切.它能调控血管的形成,参与血管张力、血管通透以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了解NO的作用机制,人工调控肿瘤血管内NO的水平有助于改变肿瘤的血液动力学,从而对肿瘤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眼底荧光微血管造影法定量测量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阶段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视网膜毛细血管交换时间和视网膜黄斑部拱环内微血管密度。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有损害,而且随着分级级别的增加而有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微循环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微循环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历史发展过程。分析1929年~1992年间7种有代表性的微循环定义,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从更高角度全面概括微循环的定义:直接参予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之为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34例小儿单纯氯胺酮麻醉时甲襞微循环观察,发现氯胺酮可引起小儿甲襞微循环紊乱。表现为毛细血管输入枝收缩、输出枝扩张、乳头下静脉丛扩张淤血、微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及管襻周围渗出等。提示在临床上应用氯胺酮对小儿麻醉时,应注意氯胺酮对微循环的影响,必要时可行甲襞微循环监测。  相似文献   

14.
小夹板固定对肢体微循环的影响刘振利*阎峰*李达*四肢骨折的小夹板固定可压迫血管,若压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可导致肢体肌肉缺血性肌挛缩;肢体长时间固定而不注重功能练习,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及纤维性肌强直,造成残废及功能障碍。为此,我们在正常四肢进行了小夹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48例烧伤休克病人足甲襞微循环的研究,发现烧伤休克病人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表现为管襻变细、变短、数目减少、重者管襻完全隐没;血流明显缓慢、红细胞不同程度聚集;襻周明显渗出等。因此,从临床角度上证实烧伤休克微循环紊乱的存在,并阐述其变化特点。提出微循环改变可作为烧伤休克的重要诊断及监测指标,同时对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指出足甲襞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微循环的良好观察部位。  相似文献   

16.
营养性肥胖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能饲料喂养肥胖大鼠体质量变化和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 ,高能饲料喂养组 ,分别观测体质量及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肥胖大鼠组与普通饲料喂养组相比1.平均体质量增加率由22.57±0.55升高至40 .09±0.21(P<0.01)。2.大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管径由(4.28±0.69)μm增大为(7.93±0.90)μm(P<0.05),;血流速度从(381.73±88.88)μm/s降至(270.92±49.73)μm/s(P<0.01) ,并且毛细血管的血流流态由线流改变为粒线流。结论营养性肥胖可导致大鼠小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抑郁症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并统计加权积分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综合积分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59.5%的患者甲襞微循环存在明显改变,表现为管排数目减少、长度缩短、输入枝管径狭窄、袢项内径扩张,微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管周渗出、出血现象增加,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减少等改变,且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Hamilton抑郁症量表评分无关。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的甲壁微循环障碍可能系疾病本身固有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琦  陈开地 《中国微循环》1998,2(2):101-102
目的:为探索癫痫的发病过程与外周微循环改变的关系以便配合治疗。方法:观察238名正常人与80例癫痫间歇期、40例发作期患者甲襞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和襻周状态十三项指标的异常串。结果:间歇期患者十三项指标中有九项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发作期患者有十三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间歇期(P<0.01)。结论:癫痫患者的外周微循环改变是一种病理现象,其发生机理与神经一体液调节障碍有关。改善微循环障碍状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微循环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微循环的关系。方法:采用国产WX-9A型微循环仪及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观察4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甲皱微循环变化。结果:患者组甲皱微循环管襻形态,襻周状态,血流状态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