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2000年10月~2002年3月期间应用METRX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23~64岁,平均37.4岁,病程3个月~12a。突出间隙L_(4~5)48例,L_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下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进行手术。结果10例均成功完成MED下微创手术,手术时间1.0~1.5 h,出血量在10~5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住院时间5~7 d,平均6 d,术后当天腰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结论 MED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蒋兴粒  严兵 《人民军医》2005,48(6):336-337
20世纪末,国外学者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ETRX椎间盘手术系统,其手术是经16mm工作管导入内镜及手术器械,在黄韧带及上、下椎板间直接开窗,通过监视器观察来切除椎间盘的微创手术。2002年11月以来,我们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7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年,平均24.6个月。均采用小切口开窗的方法行髓核摘除术。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半,平均随访253天。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3.07%例,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而且有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安全,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镜(Micro Disc System)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引进德国产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7例,近期疗效满意?本人就此类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病程3月~12 a?17例中合并侧隐窝狭窄者6例?临床症状中,单纯腰痛2例,单纯下肢痛3例,合并腰腿痛12例?下肢跛行10例,行动困难者4例?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全面了解掌握病情,了解椎间盘镜的原理?方法及手术优点,积极做好术前各项检查?2.2 术中护理注意…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疾病,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L5,L5~S1突出占90%[1],临床上通常分为5型:退变、膨隆、突出、脱出、游离型[2]。2010-11~2012-04,我们应用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均选我科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7.5岁;对照组20例,男15例,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科  冯晓青  徐菲  夏力 《武警医学》2001,12(11):660-660
椎间盘镜(Micro Disc System)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引进德国产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近期疗效满意.本人就此类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代外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外科手术的有限化、显微化。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5月 ,我院采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86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5 9例 ,女 2 7例 ;年龄 2 8~ 5 8岁 ,平均 37 1岁。间盘突出平面L3~ 4 8例 ,L4~ 532例 ,L5,S14 6例 ;中央型 2 1例 ,旁侧及旁中央型 6 5例 ;单个平面突出 5 1例 ,两个平面 35例。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18例 ,中央椎管狭窄 12例。均以腰腿、下肢放散痛为…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治疗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类。大多数患者都可以用非手术方法治愈 ,但一些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就需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 1993年以来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中 ,男 45例 ,女 3 3例。年龄 2 3~ 65岁 ,平均 42岁。病程 :半年~ 10年 ,平均 2年 5月。症状 :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者 5 9例 ,只有腰痛不伴下肢放射痛者 15例 ,只有下肢放射痛者 4例。体征 :棘突旁压痛伴下肢放射痛者 47例 ,有棘突旁压痛 ,无下肢放射痛者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LDH患者1862例,其中行MED术(MED组)1276例,行开放式髓核摘除术(开放组)586例.采用改良Mcnab评分法评定治疗结果,随访8~60个月,平均随访39.2个月.结果 1518例获随访,MED组和开放组分别为1059例和459例,术后最近随访满意率(Mcnab评分优良者)分别为91.31%和93.25%.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原工作的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P<0.05).MED组和开放组术后再手术率分别为6.89%(73/1059)和2.61%(12/459),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平均复发时间MED组早于开放组,分别为5.6个月和31.2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诊断错误和术中定位错误.结论 侧隐窝狭窄未解除和原位椎间盘突出是MED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和神经根黏连是开放式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结果 32例中27例完成镜下操作,随访4~54个月,优24例,良3例;术中出血30~400ml,平均120ml,切口长度平均2cm.中转开放手术5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硬膜损伤1例,损伤椎管内静脉丛3例.结论 MED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彻底、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12年6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的临床经验,男性84例,女性42例;年龄25-83岁,平均41岁。分析术中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10例中转开放手术,116例完成镜下操作,其中椎间隙定位错误9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硬膜损伤8例,椎管内静脉丛损伤6例。手术中转原因:马尾神经损伤转开放探查1例,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明显2例,硬膜损伤4例,损伤椎管内静脉丛出血不止3例。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定位失误、操作不熟练、经验欠缺等有关。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丰富的手术经验可减少及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应用MED治疗23例,应用PLD治疗40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范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MacNab评分。用配对t检验κ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1±0.6)年,PLD组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MED组的远期ODI、MacNab评分要好于PLD组,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及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长期疗效好的特点,PLD临床普及率广,而MED相对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臭氧盘内消融术、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共治疗50个椎间盘,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良率85.3%,术后12个月影像复查(CT、MRI)与术前对照显示AB值、R值术后是术前的36%、43%,有较为明显的缩小.结论 本项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胶原酶对纤维环有溶解作用,臭氧对髓核有氧化作用,两者结合疗效肯定,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向好,术后1年影像检查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方法及预后等问题。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加针刀及骶管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加针刀及骶管注药治疗。治疗后12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巩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手法是关键,同时辅以针刀、骶管注药等,以消除椎管内外刺激因素,恢复腰椎曲度,达到脊柱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其中优16例(57.1%),良9例(32.1%),可2例(7.2%),差1例(3.6%),优良率为89.2%。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术中准确定位、手术方法选择适当和手术操作过程仔细,既是防止初次手术后复发的关键措施,也是再次实施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牟凌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0):776-778
目的总结DSA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联合椎间盘电热疗法(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同顾分析126例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112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护理保证了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两种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或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人工髓核置换术,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12例平均随访17.5个月(6-30个月),临床评价:优9例,良2例,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术的28例平均随访12个月(4-18个月),临床评价:优19例,良5例,可2例,另有2例术后1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经再次手术取出。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人工髓核置换术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易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9.5±6.7)岁。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70.4±5.9)岁。对照组选择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常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引流量,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及随访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及螺钉位置、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cm vs.(4.7±0.9)cm,(124.6±35.7)min vs.(132.4±42.5)min,(215.9±42.3)m L vs.(242.3±52.7)m L,(352.8±76.5)m L vs.(389.6±85.7)m L]。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3.5±0.8)vs.(4.8±1.3),P=0.028]。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随访12个月椎间隙高度较术后减小,观察组术后和随访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1.2±2.4)mm vs.(10.5±2.2)mm,P=0.036;(10.9±2.6)mm vs.(9.2±2.5)mm,P=0.031]。观察组螺钉位置I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0.0%vs.75.7%,P=0.02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vs.17.1%,P=0.034),随访12个月椎间融合及椎体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92.9%vs.80.0%,P=0.026),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8±7.9)%vs.(56.9±13.2)%,P=0.000]。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pre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单节段LDH患者83例,其中L4-5 52例,L5-S1 31例,包容型64例,非包容型19例.观察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83例均获6~15个月随访,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VAS分别为(10.3±2.1),(9.6±1.4),均低于术前(75.8±2.3)分(P<0.01);末次随访ODI指数为(10.4±2.0)%,低于术前(68.8±14.6)% (P<0 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61例,良6例,可5例,差11例.术后复发10例,6例行二次开放TLIF手术治疗;1例发生脑脊液漏,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 PETD是LDH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但手术医师术前应充分考虑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