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宏能 《医学文选》2003,22(2):200-202
肠瘘常继发于腹盆腔的手术、炎症、创伤、肿瘤及一些先天性疾病 ,而继发于手术后的肠瘘占 75 %~ 80 %。然而 ,随着重症监护、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手术技巧等发展 ,死亡率由过去的 40 %~ 65 %下降至现在 5 .3%~ 2 1 .3%[1] 。现就我科近 2年来治疗的 5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个月~ 48岁。均为腹腔的急性炎症而急诊手术 ,其中肠间多发性脓肿 2例 ,肠套叠 2例 ,阑尾炎 1例 ,病程 4~ 1 2天。1 .2 手术及肠瘘情况 本组 2例行肠粘连松解 ,脓肿冲洗引流术 ,2例行坏死肠…  相似文献   

2.
朱惠东 《当代医学》2014,(23):65-66
目的对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非高位肠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7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瘘口引流、营养支持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54±2.31)d,肠功能复常时间(13.47±2.02)d,住院治疗总时间(19.06±2.25)d;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5.02±1.36)d,肠功能复常时间(8.95±2.16)d,住院治疗总时间(14.63±2.64)d;2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1%,2组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手术后肠瘘占所有肠瘘的77.1% [1]。随着胃肠外营养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 ,以及对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进一步认识 ,使肠瘘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我院自1989年9月至1999年8月 ,共收治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28例 ,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与诊治探讨。1.一般资料本组28例 ,其中男23例 ,女5例 ;年龄22~69岁 ,平均45.8岁。良性疾病术后发生肠瘘17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7例、阑尾炎3例、腹部外伤4例、胆道疾病2例、Crohn病1例 ) ,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瘘11…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出现肠瘘并发症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6例和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效果更为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但需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8月至2013年6月38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凌捷氏双套管冲洗、营养治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治疗、心理治疗及外科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肠瘘愈合情况及死亡率.结果 38例肠瘘病人中,非手术治疗治愈30人,早期确定性手术2人,后期确定性手术6人,死亡1人.结论 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治愈率。方法总结腹部手术后肠瘘24例,其中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16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治愈12例,治愈率75.0%;8例手术的患者治愈7例,治愈率87.5%;全组死亡率20.8%。结论治疗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8.
赵宇  申连东  王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5-134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早期选择性手术,B超定位局麻下穿刺置管;敝开原切口,破口处置腹腔冲洗管和吸流管,进行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同时营养支持,配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结果:高位瘘6例,3例早期手术治愈,低位瘘30例,5例手术,25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根据肠瘘的部位、患者的体质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肠瘘是指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目的 讨论肠瘘外科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发生瘘以后尤其是高流量的瘘,病人可以迅速出现内稳态失衡,应根据肠液的流失量及时从静脉补给适量的液体与电解质,必要时采用腔静脉置管输液.给予生长抑素可明显地减少消化液分泌,有助于维持内稳态平衡.当发现有肠瘘时,即应设法引流外溢的肠液,简单的方法是扩大腹壁瘘口放置有效的引流,必要时需剖腹冲洗吸尽腹腔内肠液、放置有效的引流.  相似文献   

10.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1999年10月~2008年5月间发生的23例肠瘘。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高位肠痿6例,3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3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低住肠瘘17例,其中7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0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肠外瘘病死率的经验。方法分析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致瘘的原因、瘘的基本情况以及肠外瘘的发生和治愈情况。结果2006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有26例患者发生肠外瘘,发生率为0.99%(26/2627);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7.69%(2/26),治愈率92.31%(24/26)。结论采用禁食、营养支持治疗、引流和感染控制、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治疗、适时施行手术治疗等多项措施可有效治疗肠外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冲吸在小儿腹部术后肠瘘中的作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采取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与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及冲吸效果。结果: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能快速吸出肠瘘出物,不但能减少腹腔内污染,而且能有效减少瘘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和物品消耗,护理工作量也大为减轻。结论:对于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持续低负压冲吸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外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以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 1981年 1月~ 1998年5月间收治的 5 1例肠外瘘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在 5 1例中 ,包括高位小肠瘘17例 (其中十二指肠瘘 7例 ) ,低位小肠瘘 2 6例 ,结肠瘘 8例。治愈 33例 ,治愈率 6 4.71% (33/ 5 1)。其中经保守治疗自愈 19例 (5 7.5 8% ) ,经手术治愈 14例 (4 2 .42 % ) ;死亡 11例 ,死亡率 2 1.5 7% (11/ 5 1)。结论 早期诊断 ,采取以及时彻底引流、控制感染、纠正内稳态失衡、合理营养支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个体化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0月=2002年12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620例,有11例发生肠瘘,外院术后疑肠瘘转我院后确诊19例,共计30例。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肠瘘发生率为1.77%。24例早期修补术,本组治愈22例(91.67%),死亡2例(8.33%)。6例保守治疗,本组治愈5例(83.33%),死亡1例(16.67%)。结论:肠瘘大多宜行早期修补手术,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减少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33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均获缓解,肠蠕动恢复良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22例,Ⅰ期切除近端造瘘Ⅱ期吻合术7例,单纯造瘘3例,捷径吻合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1例,均经换药引流1周后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经外科治疗的28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确诊12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回盲部切除术5例,小肠部分切除术8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小肠结肠短路手术1例。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术中正确判断手术方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对术后肠瘘的患者使用造口袋进行护理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优点。方法 1例因腹痛而入院的患者,行腹部探查术后被诊断为肠癌肠穿孔,术后发生肠瘘,对其应用尿路造口袋进行护理。结果尿路造口袋的使用较好的保护了伤口周边的皮肤。尿路造口袋的其它优点还有:有效的记录了渗液量,某些程度上也可推断电解质的流失量,因而有助于更好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效的防止了粪水性皮炎;可以通过渗出液的量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论在这例病中,我们将造口袋成功应用于1例肠瘘病人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肠外瘘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早期对肠外瘘进行水电解质平衡处理,尤其是积极进行引流,促进对感染的控制.中期治疗中加强营养、维护脏器功能正常、控制感染.后期主要是促进病情稳定,对瘘口不愈进行分析,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6例采用负压引流和场内外营养非手术治疗,另外6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全部痊愈.结论:阑尾炎术后肠瘘一般可以采用非手术引流和营养等痊愈,高流量瘘进行营养和择期手术痊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外瘘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小肠瘘6例,阑尾残端瘘2例,结肠瘘3例,直肠瘘5例,胃溃疡穿孔修补处瘘1例。主要原因有:①感染性吻合6例;②病理组织上吻合5例;③操作技术偏差4例;④炎性肠病、引流管压迫等5例。全组治愈17例,2例未愈等待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肠外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维持内稳态和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多数能自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