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专家答疑     
<正> 问:β受体阻滞剂作为高血压治疗首选药物的争议?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及特点? 答:目前临床用药上,不少医师存在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误区:一方面担心β受体阻滞剂有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即使有β受体阻滞剂明确适应证的患者也不敢应用;另一方面对高血压患者,甚至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心率较快,就诊时即选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因  相似文献   

2.
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根据不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药物,减少其不良反应是临床选药的主要原则。该文对世界卫生组织中《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的几大抗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合理选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3.
由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管理需要多重治疗方案,因此合理选择使患者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案、简化服药程序则是重中之重。尽管研究已经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但是很多医生依然不愿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服用这种药。因为这些医生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使患者血糖控制恶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脂紊乱以及掩盖低血糖症状。现在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β受体阻滞剂不同,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可以产生更好的耐受性和代谢效应。  相似文献   

4.
抗高血压药物可产生一些代谢方面的副作用。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确选择降血压药物是十分重要的。一、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患者的第一线药物,糖尿病患者用之可产生代谢方面的副作用,因此应慎用。该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下: (一)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时。有人对应用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剂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易引起低血糖,并伴有糖异生酶作用物(如乳酸盐)释放减少;但选择性心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患有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用于降低血压的一线用药。可降低心率的β受体阻滞剂通常用于心脏病发作,以及患有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的患者。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第一线的用药。并不是说β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高血压;只是因为各种试验显示其他的药物用于降血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固定复方降压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血压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如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繁多,作用各异,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如下6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ⅡA)、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选择降压药主要取决于药物对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还应该考虑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以及降压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汝秀 《山东医药》2001,41(13):50-51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的进行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可导致失明。因此其治疗原则是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进展。现介绍常用抗青光眼药物的临床应用。1 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 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均有降眼压作用,临床常用其滴眼剂。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噻吗心安、卡洛尔、左旋丁素酮心安等均属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其特点是对β1、β2受体均有阻滞作用,β1;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晕厥。β2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及血管收缩;局部滴眼降低眼内压效果持续12~24小时…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共5类药物用于高血压的初始与维持治疗,因而这5类药物被视为一线降压药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经过上述5类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后血压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有一些患者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上述一类或几类药物治疗,在此情况下,需要考虑应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与保钾利尿剂、中枢降压药、直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是20世纪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发现之一,尤其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能够长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众多,治疗上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长期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多项相关研究的结果得出,从临床实际角度遵循个体化原则,积极、合理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就可以对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链起到重要的阻断作用.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明显地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北京市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520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危险因素、伴随疾病以及药物治疗信息。结果:社区就诊患者73.6%为65岁老年人,53.3%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仅占26.4%,在高危患者以及伴有冠心病的患者中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仍然低于单一服药的患者。在服药患者中,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者最多(10.5%),其次为ACEI/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的联合应用(7.7%)。ACEI/ARB的服用率最高(54.6%),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39.7%)和CCB(31.1%)。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血压总体控制率和单一药物治疗者相比没有明显优势(48.3%,53.1%,χ~2=3.325,P=0.068),但ACEI/ARB分别与β受体阻滞剂和CCB联合应用血压控制率高于单用或与其它药物联合以及不用此类药物的其他药物治疗。结论:北京市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比例低。ACEI/ARB的服用率最高,不同于其他同类人群以利尿剂应用为主。药物联合的方案还需要优化,联合治疗的降压效果还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期间住院慢性心衰的患者112例,包括冠心病、扩心病、围产期心肌病所致心衰,并排除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有用药禁忌者,将其分成实验组(n=56)和参照组(n=56)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治疗方式,对实验组则加以行ACEI、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干预,并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心肌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较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β受体阻滞剂药物在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防治心室重构,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进行深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常规抗心衰药物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46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478%,应用6周有效率696%。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情况。方法将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从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病程、并发症、高血压级别、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0例,钙离子拮抗剂(CCB)25例,β受体阻滞剂10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37例,利尿剂5例;单一用药11例,联合用药46例。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尤先考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压控制不满意,渐加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将血压控制达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用于控制血压的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增加体重的原因之一。该研究对11,438名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两者都有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要比未用该药的患者平均体重高。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药物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上并不少见,降压药物使用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排除假性顽固性高血压、纠正干扰降压药物效果的因素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之后,大多数患者需要个体化地修正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正确使用利尿剂、调整降压药物组合、在五大类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其他降压药物、逐一上调药物的剂量。最佳化地使用降压药物能使大多数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和美国,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有越来越多地替代利尿剂作为第一线高血压的治疗。本文显示β-阻滞剂如何按照其药理学特性分为各亚类,从而在高血压中适当地选择作为初始应用,或在第二阶梯治疗中与利尿剂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同时提出在降低血压中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可能性。高血压的β-阻滞药物治疗远在15年前,β-阻滞剂的抗高血压效用已被确立。许多研究者证实在降低血压中长期维持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患者的顺从性水平也较高。由于新的药物改善了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而能够在早期发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常规治疗药物包括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改善其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近来的研究报道指出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其长时血压变异性有独立的预后意义。有报道称与用钙拮抗剂或其他种类药物相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长时血压变异性较大。该研究旨在探索参与欧洲拉西地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高血压患者,服用拉西地平或阿替洛尔治疗4年后,其个体诊室血压和24h平均血压的长时血压差异性;并探讨在治疗过程中评估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不同治疗效果时,诊室和24h血压的个体间差异是否能作为患者个体血压变异性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脑、心、肾的损害,是引起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治疗不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分为6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直接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α1受体阻滞剂)[1].这6类药物在降压的适应证上各有不同,对靶器官的保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均存在特殊性,下面就该6类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禁止使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近年研究发现,使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长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