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13年6月~2014年10月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ADR报告,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ADR中,男性(39例)低于女性(51例);年龄方面,大于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占26.68%;涉及的药品有8类53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35.5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92.22%;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3.52%。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1,23(4):27-2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汇总2007—2009年上报的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不良反应,50岁以上患者占52.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0.7%;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占90.3%,最多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5.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感染药物及静脉给药途径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商丘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ADR共涉及药品48种,静脉给药途径所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占38.24%;中药制剂占30.40%。结论抗感染药、中药制剂ADR的发生率高。提醒临床应密切关注药品ADR,加强药品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4年的260例ADR报告,按报告人职业、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严重程度、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ADR中,医师上报率占71.53%;女性ADR发生率略高于男性;≥60岁患者发生率最高,占49.61%;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给药;涉及药物种类以抗感染药居多,占51.36%,包括药品20种;涉及国家重点监测品种6种;临床症状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41.38%。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加强和完善ADR监测工作,从而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王金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428-142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1~12月上报的1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ADR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器官、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于50岁患者(72例占42.86%)ADR发生率较高;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103例占54.5%)远大于其他药物种类;静脉注射(119例,占62.96%)为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83例,占49.40%),临床表现多见红斑疹、荨麻疹、皮肤瘙痒、静脉炎等.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彭佳蓓  王鼎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56-345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收集的219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ADR涉及药物11类62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4.98%;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3.42%,其次是中药注射液,占21.92%;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0.23%。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和加强ADR知识宣传,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以及临床药师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016年上报的483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06∶1,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18岁,共144例(29.81%);发生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共273例(56.52%);ADR发生率最高的药品为眼科诊断用药,共109例(22.57%);ADR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共253例(52.38%),其临床表现为药疹、瘙痒和红肿。结论临床医师应结合药物基因检测采用个体化给药,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并鼓励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中,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7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媛  苏丽丽  陈丽 《首都医药》2008,15(16):43-45
目的 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07年收集的94例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及ADR发生数量、及前5位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8例,占40.43%);发生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72例,占76.6%);ADR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对皮肤及其附件的影响(49例,占52.13%);喹诺酮类引起ADR数量最多(35例,占37.23%).结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应重视抗菌药物的ADR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组286例,男100例,女186例;对286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和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ADR286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我院2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收集到的26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临床具体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2例ADR报告涉及12大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静脉给药产生的ADR占73.24%。不良反应的种类以皮肤损害最多,其次分别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应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王金玉  郑昆 《齐鲁药事》2010,29(3):187-189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法根据我院2009年收到的410份ADR报告,按照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ADR的报告中,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占85.85%;抗感染药物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占58.0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表现为多见,分别为48.05%和26.34%。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对医疗用药安全的保障。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督,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杰  刘煌 《中国药房》2015,(5):639-64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上报的159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科室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联合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0~10岁患儿和>60岁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分别占23.90%、34.59%;抗菌药物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6.16%;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的ADR最多,占30.82%;联合用药致ADR高达31.45%;抗菌药物所致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2.08%。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6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4类4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7.61%(52例);在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12%(51例)。ADR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占52.24%(35例)。结论必须加强ADR监测、报告、防范和处理,有效减少ADR事件,强化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亮  黄庆华  赵兴 《天津药学》2009,21(5):13-1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汇总本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收集上报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以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8例ADR报告中,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总数的90.4%;从药品分类来看,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50.7%;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首位为皮肤及其附件,占总数的40.6%;ADR报告前10名药物的发生频次占总数的56.5%,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年多来收集的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400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我院2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上报的2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分析统计。结果我院221例ADR中男105例,女116例,女性多于男性;60岁及60岁以上的102例;静脉滴注给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有164例,占74.2%;共涉及18大类113种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99例占44.80%;累及的系统/器官损害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93例占42.08%。结论应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7,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8,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9,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丁海燕  王浩 《中国医药》2006,4(1):526-527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587例ADR报告按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物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87例(31.8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50例(42.59%);ADR涉及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284例(48.38%);发生ADR患者中,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者426例(72.57%),口服给药者为161例(27.43%).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注意合理给药方法 ,加强老年儿童患者用药后的观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