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不明。本病属中医学历节风、顽痹范畴。长期以来,人们基于《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论,多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机体气血虚弱、肌表腠理不固、劳倦内伤等,引  相似文献   

2.
张鸣鹤教授在综合前人经验与现代临床的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使用金银花、大血藤、虎杖、雷公藤、忍冬藤等药物,并着手于个体差异,辨证加减,疗效显著.此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文章通过介绍张鸣鹤教授的治疗思路,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63例疗效总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一般资料笔者自1977年9月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病人133例,同时应用以温热药为主的独活寄生汤或丸作为对照治疗30例。其中门诊病人22例,住院病人141例。男性65例,女性98例,病程最短者20天,最长者18年,平均48个月。二、诊断标准以两次全国风湿病会议所确认的(ARA)诊断标准为依据。凡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椎炎者均不作为观察对象。RA活动期的参考指标以  相似文献   

4.
曹培晨  付新利 《吉林中医药》2022,(11):1269-1272
张鸣鹤以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诸多中医经典论述,提出了“热毒致痹”这一独到见解。组方用药清热解毒贯彻始终,活血通络、调护中焦、调补先天,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怀君 《广西中医药》2003,26(1):47-48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周围关节对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 ,慢性病程伴反复发作的系统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关节滑膜 ,其次是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笔者在对本病急性期治疗中应用清热解毒法 ,屡获良效 ,兹就清热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作初步探讨。1溯源早在《内经》就有“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阳遭阴 ,故为痹热”的记载 ,华佗、吴鞠通、叶天士、顾松园等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皆可导致热痹之说。汉·张仲景描述其症状为“诸肢节疼痛 ,身体王羸 ,脚肿如脱。”《诸病源候论》载“…  相似文献   

6.
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痹速清治疗组 34例 ,双氯酚酸钠对照甲组 33例 ,湿热痹冲剂对照乙组 33例 ,观察对炎性细胞因子 IL - 1、IL - 6、IL - 8、TNFα 的作用及症状、疾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升高的 IL - 1、IL - 6、IL - 8、TNFα水平显著降低 ,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平行。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12 % ,与对照甲 (81.82 % )、乙 (78.79% )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清热解毒法可能通过降低增高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来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以侵犯四肢小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有病程长、治疗难、易反复、预后差的特点 ,尤其是对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多年临床体会 ,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2 6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 ,其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 987年RA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具备 :(1 )晨僵时间 >1小时 ;(2 )休息时关节疼痛 ;(3 )关节压痛≥ 5个 ;(4 )关节肿胀数 >3个 ;(5 )血沉 (ESR)加快 ,C反应蛋白阳性。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活血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关节炎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20例辨证为热毒蕴结、气滞血瘀型RA活动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作用的消炎止痛膏,对照组采用安慰剂,1贴/d,选择1个受累关节外用。每个疗程7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关节肿痛总积分(包括疼痛、肿胀、关节发热、压痛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评分)及血沉(ES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效率(60.4%)明显优于对照组(20.0%)。完成治疗后治疗组的关节症状总积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ES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外治法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关节红肿热痛症状,起效较快,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法联合小剂量来氟米特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73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口服清痹汤加减,炎琥宁3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d,共14天。口服来氟米特,前3天30mg/d,顿服,3天后10mg/d。对照1组:不口服来氟米特,加甲氨蝶呤(MTX)7.5mg周/,以每周2.5mg递增,最终剂量为20mg周/。对照2组:不口服来氟米特外,其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2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利湿法联合小剂量来氟米特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森林 《四川中医》2003,21(3):42-42
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26例湿热或热毒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期控制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在92.31%。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刘祖贻研究员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认为本病以湿热毒邪痹阻为关键病机,治疗宜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法,采用自拟五藤蠲痹饮加减。并附验案3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能引起肢体严重畸形的慢性周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1].本病临床以肢体关节、肌肉的肿胀疼痛、麻木、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变化特点及清热解毒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5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另选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MTX)为基本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复给予清解热毒方药—速效热痹饮,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数及程度、肿胀关节数及程度、晨僵时间、休息痛和医生对目前病.情的评估,并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结果RA患者治疗前BAP和TRACP5b均较健康组增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BAP和TRACP5b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虽也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P和TRACP5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RA骨形成和骨吸收均表现为亢进,但以骨吸收为主。清热解毒方药能降低BAP和TRACP5b等骨代谢指标,表现为对骨破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Ⅱ型肺泡表细胞表面抗原(KL-6)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20 mg,每日1次,起效后逐渐减量;联合环磷酰胺片口服,100 mg,隔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颗粒冲服,6 g,每日2次。以3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血清学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GF-β1及KL-6变化;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的变化;放射学肺部HRCT评分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R、CRP和DSA28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的指标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TLC、FVC、FEV1、MVV及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同时比较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复发率为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复发率为22%。2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ICAM-1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艾灸加假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ICAM-1)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因清ICAM-1含量明显较正常组升高(P<0.01),艾灸治疗组血清ICAM-1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并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血清ICAM-1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艾灸加假手术组血清ICAM-1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与艾灸组具有相同趋势。结论:艾灸降低血清ICAM-1含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完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五苓散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42例中,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文新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72-2072,2086
类风湿关节节(rheumatoid arthritis)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它主要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导致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高敏感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免疫抑制调控作用,而RA患者滑膜TGF-β1蛋白合成、分泌增多,并且增多的TGF-β1与RA滑膜病变活动相关,包括与衬里层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衬里下层血管增生及肉芽组织形成有关。从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理改变的关系方面探讨TGF-β1在RA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重着、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有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中应用针灸治疗RA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清热活血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泉  焦娟 《中医正骨》2006,18(3):21-2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各关节的滑膜,晚期往往因关节破坏、变形而致残。自2005年7月~2005年10月作者在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指导下,采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用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治疗该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