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有效率为64.7%,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视力提高43眼,对照组视力提高22眼,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全身及局部结膜下注射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洪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3(4):256-256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数是病毒性,特别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已居角膜炎的前列,其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对视力损害甚大.一年来,采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简称bFGF,商品名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160例(186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97眼)和对照组80例(89例)治疗组患者滴0.1%无环鸟苷滴眼液,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液(10μg/ml)、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滴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75%),对照治愈率(75.2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96.90%,对照组有效率(88.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肯定,治愈率高,是合理安全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阿糖胞苷注射液和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0只眼)单纯疱疹性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结膜下注射阿糖胞苷注射液和结膜囊滴用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果治疗组第一疗程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6天痊愈,治愈率为94.3%,而对照组治疗时间最长40天,最短7天,平均15.2天,治愈率为64.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致盲性和治疗上的困难性在于它的反复发作,从而引起角膜混浊,最终导致视力的丧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却没有有效药物,这将有待于分子生物学、病毒学、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74眼)HSK患者行PKP后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内皮情况、免疫排斥及HSK复发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8个月全部脱盲(最佳矫正视力>0.05),且术后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60.8%。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为(2325.7±516.6)mm-2、(2070.5±647.8)mm-2及(1825.9±630.3)mm-2;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有无出现免疫排斥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961,P2=0.305,P3=0.151),但出现免疫排斥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术后24个月复发率及免疫排斥率分别为9.46%和28.38%。结论为避免PKP术后HSK复发及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强调术后合理性、规范性及针对性的用药,特别是术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重视术后随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干预治疗。此外,长时间户外日光照射也可能是诱发患者HSK复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体积分数自体血清局部应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恢复期干眼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HSK进入恢复期合并干眼的患者69例69眼,随机分为3组:低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20%自体血清,高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50%自体血清,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均为每天4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28 d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fluorescence,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混浊度。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后OSDI评分降低,患眼SIT值增加、BUT延长、FL染色评分降低(均为P<0.05),对照组患眼仅BUT延长(P<0.05),但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治疗后患眼角膜知觉逐渐恢复,至28 d时分别为治疗前的1.21倍和1.23倍,对照组为治疗前的1.08倍。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水肿减退、中央角膜厚度降低并在14~28 d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对照组患眼中央角膜厚度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混浊度减轻(均为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治疗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健眼SIT、BUT、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均无角膜混浊,治疗后仅观察到两治疗组健眼SIT值增加、BUT延长(均为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改变(均为P>0.05)。结论 局部应用体积分数20%和体积分数50%自体血清均能有效缓解HSK恢复期干眼症状且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受体(疱疹病毒侵入介质、连接素-1、连接素-2、3-O-硫酸化的硫酸乙酰肝素等)是单纯疱疹病毒(HSV)侵入细胞及在细胞间扩散所必需的物质.不同的受体对HSV在组织的感染和扩散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疱疹病毒侵入介质可介导HSV进入小梁网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和角膜成纤维细胞,连接素则介导HSV侵入神经组织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不同感染时期HSK小鼠动物模型,为HSK的深入研究建立基础。方法:Balb/c小鼠125只麻醉后在显微镜下用刀片背面尖端于角膜"#"字划痕,其中100只小鼠接种HSV-Ⅰ病毒,另25只小鼠不接种病毒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每天用10g/L荧光素钠染色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取角膜表面泪液进行HEK293T细胞检测以确定裂隙灯显微镜下有无病毒复制。对潜伏感染期小鼠模型采用紫外线B光照射以诱导HSK复发。结果:接种HSV-Ⅰ病毒的小鼠模型眼于接种后3d内全部出现急性上皮性角膜炎表现。经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1wk后角膜炎症消失,但角膜和三叉神经节中PCR检测病毒仍为阳性。潜伏感染期小鼠模型经紫外线B光照射后也都在1wk内复发,并表现为以基质型角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角膜病变。结论:采用角膜划痕法对Balb/c小鼠接种HSV-Ⅰ病毒和紫外线B光照射可以成功地制作出原发感染期、潜伏感染期和复发感染期等不同感染时期的HSK模型,而且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R Smeraglia J Hochadel E D Varnell H E Kaufman Y M Centifanto-Fitzgerald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1982,35(5):443-459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 herpetic stromal diseas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disease depends on the presence of herpes virus (HSV) antigens in the stromal layer. In the work reported here, we have shown that the three major groups of HSV glycoproteins were secreted by F, Shealy, E-43, and RE strains, and that glycoprotein C was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the secreted proteins. The amount of each glycoprotein secreted varied with the virus strain and the cell line used (VERO, HEp-2, SIRC or RK-13). The stromal disease-producing viruses (RE and Shealy) secreted larger amounts of glycoproteins than the epithelial disease-producing viruses (F and E-43). Our data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ppearance of stromal or epithelial disease and the amount of glycoproteins secreted. In addition, the manifestations of virus-induced stromal disease were reproduced by the injection of these secreted glycoproteins into the rabbit cornea. We think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se glycoproteins in the stromal layer at the time of virus growth in the epitheliu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induction of herpetic strom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的分布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明确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方法 HSV—1(KOS株)接种于BALB/c小鼠角膜上。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及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8、—9及TIMP—1、—2的抗体免疫染色角膜切片。结果 感染后第2d,MMP—2、—9及TIMP—1、—2的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14d及28d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角膜基质中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是溃疡处可见MMP—2、—9及TIMP—1、—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可见大量MMP—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结论 HSV—1角膜感染后由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s对于上皮性角膜炎及溃疡形成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相关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转归取决于3种相互作用的因素,即宿主固有免疫的基因组成、适应性免疫、病毒的种属。HSK的发病依赖于病毒复制。眼内自身抗原的分子模拟机制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此外,炎性分子可能通过旁活化的方式激活T细胞,Toll样受体对病毒抗原的免疫识别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种属的特定病毒基因组成也是影响角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就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多种免疫机制学说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继发青光眼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继发青光眼诊断标准为HSK患者眼压≥24mmHg。以角膜病变静止及停用降眼压药物1wk后眼压≤21mmHg为临床治愈。30例HSK继发青光眼患者给予综合抗病毒、抗炎及降眼压治疗。结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30例经过抗病毒、抗炎及降眼压治疗均获临床治愈。结论:通过综合抗病毒与抗炎治疗HSK继发青光眼能迅速控制炎症与眼压。个体化的眼压测量对HSK继发青光眼的诊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3%膦甲酸钠和0.1%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门诊164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病人进行多中心,双盲,平行组对照和开放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查治疗。结果:膦甲酸钠组治愈率为65.00%,有效率为85.00%,无环鸟苷组分别为41.27%,69.84%,开放组分别为43.90%和75.61%。经统计学分析:治愈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有效率有显著性(P=0.05),膦甲酸钠滴眼液疗效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并未发现全身性毒副作用,仅有轻微一过性眼部刺激,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膦甲酸钠滴眼液疗效较无环鸟苷滴眼液佳,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人群中超过90%的人曾经感染过HSV。HSV可以在神经组织及角膜组织长期潜伏。在适宜的刺激下,如紫外线照射、发热、精神压力、高温、低温、手术等,病毒活化增殖导致HSK。HS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造成角膜组织损害的主要机制。HSK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CD4+细胞介导的,而CD8+细胞对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