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利多卡因除局部麻醉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外的其他广泛性作用,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2],本研究旨观察利多卡因对血小板体外聚集功能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32例志愿的健康人,男16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6.9±6.6)岁。2-方法:每例从肘正中静脉取血,置0.1ml枸橼酸钠硅塑料管内按1∶9抗凝,按常规方法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桨(PRP)和贫乏含血小板血桨(PPP);每例标本分3组,即加药后放置37℃30、60、120分钟不同时间;每组做4管聚集,生理盐水对照,2.5、5、1…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 ,血小板与止血凝血过程外 ,在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 ,先出现循环血中血小板活性增强 ,继之出现血小板聚集块 ,然后才促发血栓形成。有学者报告 ,心肌梗塞病人的血小板有自发聚集现象。为此引人发生下列问题值得研究 :血小板膜上是否还有尚未发现的特异膜受体 ,心肌梗塞病人的血小板自发性聚集是何种因素引起的 ,循环血中成分 (如酶类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等。目前 ,循环血中肌酸磷酸激酶 (CPK)测定已成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指标之一 ,但尚不清楚 CPK浓度变化对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功…  相似文献   

4.
5.
阿斯匹林(ASA)是一种有效的抗血栓药物已为临床所证实。近来的研究认为小剂量ASA抑制血小板功能不亚于大剂量,也有利于减少长期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本文应用50 mg/日和125 mg/日两种剂量,观察对糖尿病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和体外血栓的影响,旨在为探索临床应用ASA最适宜的剂量和用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功能变化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 检测并分析2007年1月-2008年5月住院UC患者51例和CD患者24例以及18名体检(对照)者的血小板数量、活化率(P-选择素)以及在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稀酸和肾上腺素致聚剂作用下各组的血小板聚集力.结果 UC和CD中、重度活动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2.8±162.7)、(331.0±60.1)和(346.6±97.7)×109/L比(222.9±50.8)×109/L,P<0.05)];表达P-选择素的血小板活化率在UC组为(15.1%±9.2%),CD组为(18.6%±9.8%),均高于对照组(9.1%±3.7%,P<0.05).UC和CD组的血小板聚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C和CD患者血小板功能表达异常,甚至部分缓解期患者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表明血小板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血脂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2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4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68例(UAP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又根据有无冠状动脉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57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65例)。测定各组血GP、PAgT及血脂水平。结果 UAP组患者GP、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组GP、PAgT也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SAP组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GP-140、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回归分析发现,CHD患者PAgT水平与GP、LDL-C、脂蛋白(a)呈正相关。结论 PAgT水平升高是CHD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症可以促进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硬化过程中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初期形状改变与聚集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备小鼠、大鼠富血小板血浆(PRP)和人洗涤血小板,以生理盐水、贫血小板血浆(PPP)或Tyrode液调整血小板计数来建立不同的血小板体系,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诱导聚集,光学法测定血小板形状变化指标(最大负值和达最大负值时间)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人的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比小鼠增加(P均〈0.05),最大负值比大鼠增加(P〈0.01);大鼠达最大负值时间比小鼠增加(P〈0.01)。生理盐水稀释人PRP比PPP稀释人PRP最大负值减小,达最大负值时间延长(P均〈0.05)。在人PRP中,胶原所致最大负值比ADP减小(P〈0.05),达最大负值时间增加(P〈0.01);在人洗涤血小板中,胶原所致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均比ADP增大(P均〈0.01);ADP和胶原在洗涤血小板中比PRP中的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除应用胶原变大外)减小(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聚集率与最大负值和达最大负值时间正相关(r分别为0.49、0.48,P均〈0.01)。结论血小板聚集初期变形促进聚集,人的比大鼠、小鼠增强,生理盐水稀释PRP和洗涤血小板减弱,在PRP中胶原比ADP所致变形减弱,在洗涤血小板中增强。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和部分凝血参数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ATP释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D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血栓烷B2水平显著增高(P<0.01),提示血透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凝血多数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纤溶酶原活性则低于对照组(P<0.05)。作者初步讨论了这些变化的机理及其对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认为它们是引起HD患者出血倾向和血栓栓塞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野木瓜多糖(SCP)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CP 17 g/L组、SCP 34 g/L组、SCP 68 g/L组、阿司匹林组,每组6只。制备家兔富血小板及贫血小板血浆,用Born's比浊法检测17、34、68 g/LSCP对胶原、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检测SCP对胶原诱导后血小板中5-羟色胺含量、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HTCT)及对凝血酶作用后血小板释放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CP组、阿司匹林组的胶原、ADP、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P<0.05,P<0.01),SCP 1 7 g/L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变化(P>0.05),SCP34 g/L组、SCP 68 g/L组、阿司匹林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CP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HTCT延长,呈浓度依赖性(P<0.01),除SCP 1 7 g/L组外,其余各组5羟色胺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结论 SCP可以抑制由胶原、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与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Ⅳ及减少丙二醛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种能缓慢释放一氧化氮的新型阿司匹林(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与药物在37℃条件下温育10min后,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诱导荆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由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肾上腺素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虽有降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率不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BPI-1096作为一种新型的一氧化氮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瑞斯托霉素及。肾上腺素等多种诱导条件下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作用强度与传统阿司匹林疗效相当,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强度无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男性素食者血小板MPV及血小板聚集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男性素食者与对照组MPV及血小板聚集能力有无差异。方法检测37例男性素食者和26例对照组的MPV及血小板聚集率,包括ADP0.5μmol/L、ADP2.0μmol/L和Adr 5.56μmol/L诱导的最大聚集率,比较两组有无差异以及分析MPV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素食者MPV明显高于对照组,ADP 0.5μmol/L、ADP2.0μmol/L、Adr 5.56μmol/L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PV与ADP0.5μmol/L所测得最大聚集率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男性素食者MPV增高,且血小板聚集能力也增加,结果显示饮食方式对血小板活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由种种原因致出血倾向,但血小板功能异常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应用ADP、肾上腺素及复合诱聚剂(ADP、肾上腺素及酸性粘多糖)对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人群血清高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对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将体检人员392例分成对照组、边缘高TC组、边缘高TG组,高TC组、高TG组、TC、TG均升高组(TC、TG均升高),运用美国Ba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PLT、MPV,美国Chrono-log Aggro Meter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免疫比浊法测PAgT,诱导剂分别为二磷酸腺苷(ADP)0.5umol/L、2.0umol/L,肾上腺素(Adr)2.78umol/L、5.56umol/L,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各实验组MP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各实验组PAg-TADP0.5、PAgTAdr2.78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AgTADP2.0、PAgTAdr5.5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各实验组PLT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区别(P>0.05);MPV、PAgTADP0.5、PAgTAdr2.78与TC、TG含量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MPV与PAgTADP0.5、PAgTAdr2.78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血脂异常人群监测血小板计数、MPV及血小板聚集率,对心脑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单用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在Pub Med、Spring Ling、Biosis Previews、Cochrane和CNKI、VIP、CBM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13年3月收录的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7项随机对照实验(RCT),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作为实验组,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作为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二磷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有显著差异〔MD=-6.41,95%CI(-0.95,-3.78),P0.000 01〕;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MD=-0.56,95%CI(-3.91,2.80),P=0.74〕。对出血时间的延长无统计学意义〔MD=0.39,95%CI(-0.09,0.86),P=0.11〕。结论抗血小板药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确定,对出血时间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 ,探讨血栓发生的机理及肝素的作用。1 资料和方法 :8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其中房室旁道 71例 (左侧 46例 ,右侧 2 5例 ) ,房室结双径路 13例。分为两组 :左侧旁道在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后即给予肝素 30 0 0U ,手术每延长 1h追加肝素 10 0 0U。为肝素组 (4 6例 ) ;右侧旁道和双径路不使用肝素 ,为非肝素组 (38例 )。分别于术前、术后 1、2d采外周静脉血 ,取少含血小板的血浆 ,用肾上腺素为诱导剂 ,测定血小板 1min(PAG1)、5min(PAG5)和最大 (PAGm)聚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54人设为治疗组,原发性高血压未服阿司匹林的患者27人设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23人设为健康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健康人高出24·2%,服用阿司匹林的较未服的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平均降低9·7%。服用阿司匹林后血栓素水平较健康人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降低44·8%和49·0%。结论阿司匹林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54人设为治疗组,原发性高血压未服阿司匹林的患者27人设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23人设为健康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检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健康人高出24.2%,服用阿司匹林的较未服的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平均降低9.7%.服用阿司匹林后血栓素水平较健康人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降低44.8%和49.0%.结论 阿司匹林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了增龄对正常人血小板聚集、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观察对象不同年龄的健康人,既往无系统性疾病史,受检者在采集血液标本前10天内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凝血功能的药物。受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1.中青年组:年龄<50岁(平均43士3.1岁),共76人;2.老年前期组:年龄50一59岁(平均55士3.4岁),共35人;3.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65士5.1岁),共31人。 二、方法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下列指标:1.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测定采用E心rn比浊法,选用ADP、肾上腺素(EPN)和胶原(CoD为致聚剂。2.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血栓素B_2(TXB_2)、T/K(TXB_2/6—KETO—PGF_(1α))比值及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作为观察指标,探讨蛇毒抗栓酶(Svate)溶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Svate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高血压病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其血浆6—KETO—PGF_(1α)升高、TXB_2降低、T/K比值下降、血小板内cAMP水平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增加。故认为,Svate可能通过增加血管壁前列环素合成,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减少TXA_2产生,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