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4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000 U皮下注射,共7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溶液100 ml+盐酸法舒地尔30 mg,12 h 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对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石晓军  冯金星 《健康大视野》2006,14(10):125-126
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约20%的心房纤颤有风湿性瓣膜病,70%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其余10%为无明显心脏病的心房纤颤.随着心房纤颤病程的延长,脑梗死的频率也随之增高.必须尽可能降低房颤引发脑栓塞造成的危害,把这种现象扼杀在萌芽中,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5.
陈茂慧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64-164,166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治疗原则、疗效和预后。方法对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应当以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低氧血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为治疗原则,其中抗感染尤为重要。经治疗后23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3例心衰程度加重,1例突发脑动脉栓塞,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心房纤颤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必须积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夏海燕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04-220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及临床预后的护理。方法对39例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及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出院后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39例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消失,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并按时随访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用长期服药的优势;同时,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及预见性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房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房纤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χ2=20.275 3,P=0.000 0),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房内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房内径,而且小剂量的胺碘酮长期联用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也相对安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睿  陆逸仙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8):1075-1076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F组)与656例不合并心房纤颤患者(NAF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F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程度深、重偏瘫、两眼凝视及偏身感觉障碍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结论AF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且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洪涛 《中国保健》2007,15(24):25-2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分析,为其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主诉为头晕或眩晕且无与本次住院有关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79例患者,其中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5例,其他诊断患者14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高脂血症、颈椎病等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脑梗死、颈椎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90、4.506、3.179和4.684.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眩晕住院患者的最主要病种,受患者年龄及多种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高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了眩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56例。按照预后分为良好组41例、不良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不良组年龄、BMI、入院时NIHSS评分、眩晕发作最长持续时间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与良好组伴随症状、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紊乱、颈动脉严重狭窄、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率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代谢紊乱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除常规治疗外,需要禁烟酒,积极治疗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纠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持续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30例和胺碘酮组22例.参松养心胶囊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疗程12w,观察治疗前后心房纤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静息及运动时心率等指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静息及运动时心室率控制等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纤颤控制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并发下肢动脉栓塞,临床上时有发生,其特点为发病突然、症状明显、预后严重。在风心病中,尤其在二尖瓣狭窄时,左房血流受阻,血流变慢,左房压力增高,导致左房扩大,易发生心房纤颤,加之心肌收缩无力,促使血栓形成[1]。7例中,抢救成功6例,现将抢救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西地兰与胺碘酮两种方案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 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56例快速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地兰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房颤转复率。结果:研究组房颤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起效较快,且疗效颇为理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观察了76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各项血流指标的变化,以判断疗效与预后,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例病例经CT证实为脑栓塞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68~85岁,平均79岁;且其中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15.
正心房纤颤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相比于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纤颤患者有4~5倍的卒中风险、2倍左右的痴呆风险、3倍左右的心力衰竭风险,全因死亡可升高40%~90%[1-3]。心房纤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房纤颤患病率为0.77%,根据标准人口构成校正后为0.61%,若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心房纤颤人数接近800万[4]。心房纤颤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相似文献   

16.
刘煜 《工企医刊》2009,22(3):71-71
本症的多数患者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且心房纤颤多为阵发性,很少持续存在。心房纤颤的形成是由于室上性激动通过旁路快速逆传心房,而心房正处于易损期,诱发心房颤动。因其发作时可导致快速的心室率,严重者可致心室颤动和猝死,故也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电图的正确识别,临床正确的诊断是实施及时有效地紧急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后实施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率从术前的(85.2±2.2)%降至(23.5±1.8)%,术后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193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7例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出现支架移位和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通过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缺血症状与脑卒中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与出院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入院血压、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出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死亡资料,研究结局定义为出院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的人院临床特征与研究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具有高血糖、心房纤颤史和风湿性心脏病病史与研究结局相关联,其OR值分别为2.797、3.807、3.376倍(均有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入院时高血糖和心房纤颤史对研究结局的危险性仍然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903和3.370(均有P< 0.05).结论 高血糖和心房纤颤史与出院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脑梗死后发生HT患者4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未发生HT)106例作为对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应用x2、t检验,各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HT组出血后临床症状加重21例(42.9%),其中表现为意识障碍程度加重8例、偏瘫加重7例和出现头痛头晕或加重5例;(2)梗死后15d内发生HT占87 0%;(3)皮层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心房纤颤(房颤)、脑栓塞、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均增加脑梗死后HT的风险(P<0.05),其中以脑栓塞及房颤影响最大;(4)HT各亚型中以脑实质血肿形成2(PH-2)型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较高.结论 大动脉主干闭塞较易发生HT,且多在脑梗死后15d内发生,其短期预后与分型有关;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房颤、脑栓塞、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高分辨磁共振检查(HRMRI)诊断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结果 手术及病理证实80例疑似患者中43例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诊断40例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28例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诊断符合率(93.02%)显著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6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磁共振可提供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变处的管腔信息和管壁信息,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等优势,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