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五脏俞作用机理谈五脏俞治疗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针灸临床文献的分析考察,五脏俞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疾病,而失眠与心、肝、脾、肾、胃、胆等脏腑组织密切相关,从中西医角度探讨了五脏俞的作用机理及其与失眠的关系。从而得出从五脏俞着手治疗失眠症可调整五脏所主功能从而起到安神定志、调和阴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肝、心、脾、肺、肾五脏的背俞穴通常统称为五脏俞.现代临床研究中,除五脏俞联合应用外,还经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症、抑郁症、肝部疾病、糖尿病、腰推间盘突出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五脏俞现代临床应用的整理,可为同行拓展临床思维,并为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风偏瘫病位之本于脑,病性之本为脏腑亏虚,五脏俞为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俞穴,属膀胱经而入脑,而脑神统摄肢体运动功能作用,五脏俞可通过调整脏腑经气,改善脑功能,增强其主宰肢体活动而达到治疗中风偏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用临床有代表性的病例,通过辨证选用相对应的背俞穴进行针刺操作。结果:采用针刺背俞穴法的病例都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结论:针刺背俞穴对于治疗相应五脏的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背俞穴相互配合应用,能够调整相应的脏腑阴阳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析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历史继承性、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与理论特点及五脏相关的模式与渠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是纯粹从医学角度来体现五行思想的核心--"五脏关联性"的应用性理论模型.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在现念上的突破,在实质内容上的突破,是对中医五脏系统关联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疾病发生不外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而老年人正气渐虚,故常易发病,且常五脏互相累及,相兼为病,本文结合《内经》五脏气之"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从"气"的角度,结合《内经》五脏气探讨老年人五脏病变之病机.  相似文献   

7.
路志正教授论治不寐,立足五脏神的理论,五脏神指神、魂、魄、意、志,由五脏之气所化生,又称五脏神。认为五脏功能失调可引起五神的变化而发生不寐。如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悲哀伤肺,过喜伤心,惊恐伤肾等。治疗上强调审证求因,调理五脏。如心神所伤、从心论治;神魄失守、从肺论治;魂不安舍、从肝论治;意不能藏、从脾论治;志无所定、从肾论治。文章归纳总结了路老论治五脏不寐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对失眠症有无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睡眠质量提高者占80%,比对照组中的传统疗法有显著疗效(P<0.05或者P<0.01)。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穴对大鼠失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对照;模型组:腹腔注射PCPA;针刺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 d给予针刺治疗,安定组:腹腔注射PCPA后,连续5 d给予安定灌胃治疗.分别观察大鼠脑内5-HT、5-HIAA、NE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内5-HT、5-HIAA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定组脑内5-HT、5-HIAA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脑内5-HT、5-HIAA含量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穴对失眠大鼠单氨类神经递质紊乱的影响显著,针刺五脏俞是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整理当代名医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原创学术理论的缘起,时<内经>"五脏相通"以及历代医家提出的"五行互含"、"五脏旁通"、"五脏穿凿"等与五脏相关的理论进行学术源流探讨与梳理,并从理论探讨、临床调研、实验研究3个领域总结了开展中医"五脏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成果.认为现代中医应继承五行学说合理内核,创新五脏相关理论;中医五脏之关系,不是依靠书斋五行相生相克的推理,而是长期临床实践之总结;从五行到五脏相关,中医学术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五脏相关理论的提出及其解释与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走到了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1.
在《黄帝内经》五脏的精气神3个层次基础上,探讨睡眠障碍的3种类型,即神志不和之睡眠障碍、气扰神乱之睡眠障碍以及精衰神败之睡眠障碍,并从精气神3个病理层次对失眠、嗜睡以及梦寐不宁等睡眠障碍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这些认识可为辨治睡眠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五脏生理特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脏腑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含义的基础上,从本脏之气、五脏苦欲、五脏所恶、气机升降等,探析五脏生理特性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五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则用药的影响。指出五脏不同的生理特性,决定着其不同的病机特点,临证遣方组药须考虑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3.
论五脏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脏旧指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人之生命和精神性志在宏观层欠分发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支配并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脑为元神之府,五脏神与脑有整体与局部上下层次的关系。提示五脏神的本地中医学的发展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直接影响人体并使人体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故人体内的五脏必然受到天地间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1五脏与四时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体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心与夏季相通应,《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与夏季相通,是因为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应。从五运看,火为二运;从六气看,少阴君火为二之气,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每组均30例.双侧背俞穴组取双侧五脏背俞穴;单侧背俞穴组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左右交替施治;背部非穴组于五...  相似文献   

16.
从五脏之精,生命之基;五脏之气,生命之源;五脏之神,生分之主等方面论述了五脏所藏精、气、神的内在联系规律。指出五脏之间存在着多维立体、多层交叉的内在联系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学的整体理论,各脏器组织在其功能活动下按一定的规律、程序进行着相互的联系,形成以五脏为主体的五脏一体相关理论。目前新兴的双心医学与五脏一体具有相关性。双心医学之根在于心,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病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体系,对心血管疾病受到来自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扰或表现为类似心脏症状的单纯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这与五脏一体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建立双心疾病的脏腑辨治体系,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与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因于正气不固,外源于外邪侵袭,二者交互影响,导致患儿屡感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复作,形成往复不已之势。本病辨证论治重在联系五脏,不可仅治一脏。辨病需从"五脏一体观"出发,综合考察五脏功能,遣方用药之时需兼顾五脏,最终治疗目标是使五脏调和、相互为用,共同构成严密的机体防御屏障,一则御邪于外,二则感邪易清。治疗时,运用"五脏同调"法。发病初期,外邪犯肺,尚未累及其他脏腑,治以发散表邪、宣肺理气为主;疾病缓解期以固本为主,首先确定患儿以何种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然后依据脉证分析与之相关脏腑功能的异常情况,在治疗主证的同时,可采用养心阴、温肾阳、疏肝气、补脾肺等综合治疗方法,从整体调节患儿的脏腑功能,最终达到五脏调和、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五脏的相关性.方法:从艾滋病病位、病因、病证、病机和治则等方面进行与五脏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艾滋病与五脏系统相关联,艾滋病因五脏系统内部虚损而感染,因五脏系统内外关联而传变,最后传遍五脏系统,脏腑衰竭,免疫缺失,并发感染而死.治疗上应以补五脏之虚为主,综合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