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TDP(特定电磁波)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A组:发病后前七天予以TDP热疗,七天后予以针刺加艾并配合TDP进行治疗.B组:发病后前七天予以TDP热疗,七天后予以针刺配合TDP进行治疗.结果:采用A组针刺加艾灸、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243例,达到治愈标准者200例,治疗有效243例,治愈率82.3%,有效率100%.采用B组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200例,达到治愈标准者110例,治疗有效200例,治愈率55%,有效率100%.结论:艾灸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或“口僻”范围。临床为常见病,治疗方法也较多,好转或快或慢也各不相同。自83年至今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数十例周围面瘫病人,结果针刺结合TDP治疗的46例疗效最佳,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5岁。患病部位左侧28例,右侧18例,均单侧发病。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半年,一般均在发病一周内就诊。均确诊为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3.
杨凤霞 《河北中医》2006,28(9):683-68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口眼歪斜,是针灸科常见病。2004-01~2006-01,笔者采用针刺加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在面神经麻痹各期采用不同穴位和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2例,女2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方法。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用针刺加TDP照射和单纯针刺方法分别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TDP照射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福初  梁俭甄  黄瑾莹 《新中医》2015,47(8):216-217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放血加针刺组41例采用放血加针刺治疗;针刺组46例采用针刺治疗。2组均记录其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值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显效、临床痊愈疗程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疗效(包括面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基本相当,但放血加针刺组比针刺组见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针刺加肌注腺苷钴胺和单纯针刺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差异,探讨针刺加穴注腺苷钴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又分为风寒、风热、风痰三种证型,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注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注治疗,对照Ⅱ组31例应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证型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或P〈0.01)。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其中针刺加穴注效果最好,针刺加肌注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TDP照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3例,采用针刺、TDP照射、加兰他敏、VitB12于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等治疗;针刺组43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光疗组40例,用TDP照射患侧25min。共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针刺组、光疗组有效率分别为100%、81.4%、57.5%,治疗组与光疗组和针刺组3组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光综合疗法在治疗面瘫中能尽快控制病情发展,缩短治疗时间,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贺君  廖穆熙 《河南中医》2011,31(5):534-53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及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加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强的松、地巴唑和维生素B<,1>)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3.33%;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加特定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采用针刺、TDP加特定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TDP加特定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秀娟 《针刺研究》2002,27(4):285-287
目的 :了解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取百会、印堂、四白、地仓、合谷为主穴 ,配合TDP照射疗法 ,每天 1次 ,每次 2 0~ 60min。结果 :治愈 1 4 5例 ,显效 2例 ,好转 3例 ,治愈率为 96.7%。结论 :针刺加TDP照射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荃林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29-429
面神经麻痹在儿科临床中时有见到 ,笔者根据小儿惧怕针刺 ,不愿服汤药 ,不适合用电针等特点 ,采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熏洗加激光穴位照射治疗 34例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4例对比观察 ,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明确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观察组 34例中 ,男 1 5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2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2 0天 ,其中 5天以内为 2 5例。因感风寒而致病者1 3例 ,细菌及病毒感染后致病者 1 1例 ,原因不详者 1 0例。左面神经麻痹 1 7例 ,右面神经麻痹 1 7例。对照组 34例中 ,男 1 8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小 1岁 …  相似文献   

12.
<正>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甚理想。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药水罐,用于针刺后加拔药水罐,共治疗了30例,同时设立了对照组(即针刺后加拨火罐)30例,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针刺加拔药水罐)30例中,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68岁(其中29例在40~68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14个月。每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肩痛、肩部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自理。其中6例经针灸治疗20次以上疗效不著,4例经局部穴位封闭无效,16例自贴膏药或理疗,症状无明显改善,4例未作任何治疗。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组大致相当. 治疗方法 (一)取穴为了便于观察疗效,两组病人的针刺穴位相同。主穴:肩三针(肩髃、肩内陵、肩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针刺、TDP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4.4%,对照组痊愈率为70.3%;治疗组痊愈平均时间为z5.7d,对照组痊愈平均时间为32.1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TDP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传统针刺加TDP疗法,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功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各对照组98例,用穴位注射加TDP照射和普通针刺分别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7.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肉注射治疗;对照Ⅱ组31例,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症状改变和电生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总疗效、电生理学检查等各方面均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钻胺可明显促进损伤面神经修复,在3个组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我科1994~1996年用针刺加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8例,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共116例,男57例,女59例;年龄4~74岁,平均41岁;病程1~7天,均经内科门诊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8例。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组,用电针加特定电磁波治疗面神经麻痹139例作为电针治疗组,用单纯针刺加特定电磁波治疗面神经麻痹139例作为针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6%,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1%,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丁喆 《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0):26-26
笔者采用闪罐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9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将2008年9月~2011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89例,随机分为闪罐加针灸组、单纯针灸组两组。其中闪罐加针灸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3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云克配合针刺加TDP(电磁波治疗仪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就诊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用静脉注射云克配合针刺加TDP治疗 ,对照组 30例单纯用针刺加TDP治疗 ,两组均治疗2 1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7%,明显高于对照组 6 0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云克配合针刺加TDP治疗 ,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中西医结合疗效持久 ,而且安全性良好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随机分为针刺加中药组(治疗组)80例,针刺加TDP组(对照组)8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70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痊愈52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的愈显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加中药比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