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2007年9月,我院采用改良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波  ;孔飞腾 《华西医学》2009,(9):2390-2391
目的:探讨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30例经腹腔修补小儿复发性斜疝手术的临床资料。30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10±1.36)岁,全部证实为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后1年内复发仍为腹股沟斜疝者,其中包括嵌顿型斜疝4例。结果:3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1.0±5.28)分,术中失血(10.85±4.56)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5±1.38),术中均无精索及膀胱损伤,术后均无阴囊血肿及远端疝囊积液,术后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段九龄  李忠烈 《临床医学》1999,19(10):22-23
小儿腹股沟斜疝地一种常见病,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更是基层医院常见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术式是经腹股沟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而Lakague术采用经腹环处横切口,该方法有损伤少,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此术式虽有30余年历史,但因国内大中专教材尚无介绍,故在很多基层医院还未普及推广。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9年3月采用该式治疗小儿疝307例,效  相似文献   

4.
卞栋 《现代康复》1998,2(9):987-987
小儿腹股沟斜疝目前发病率较高,按常规法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我们采用经腹腔内环口环缩腹膜外旷置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腹股沟斜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向体表突出并可进入阴囊的疝。其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护理,既有外科手术的特点,又有小儿的特殊性,现将其护理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对收治的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均治愈,单侧初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6min,复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26min,没有出现出血症状,5例患儿出现轻度阴囊水肿,3~5d后自动愈合。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单侧初发疝16min,单侧复发疝26min。平均住院时间3.5d。切口均甲级愈合。7例阴囊积液。无输精管、膀胱损伤。5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宜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及不同处理方法,手法轻柔细致,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因其解剖特点以及手术并发症不同成人,其手术技巧也不同于成人,其要求甚高。作者对2003年本院3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青年患者经腹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开始采用经腹入路对青年患者进行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并从手术时间、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运动时间、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入路修补腹股沟斜疝与传统的腹股沟前壁(Fergu—son’s)法、后壁(Bassini’s)法比较,复发率并无差别,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不适感轻微,卧床时间短,更宜于患者恢复。结论经腹入路修补腹股沟斜疝对青年患者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9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n=45)与对照组(进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n=50).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并在术后即刻、术...  相似文献   

12.
198 4年以来 ,我们采用经腹腔缝扎内环口的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 78例 ,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 2例 ,女 16例。 1.5~ 5岁 30例 ,6~ 13岁 2 2例 ,14~ 2 5岁 18例 ,2 6~ 40岁 4例 ,6 0岁以上者 4例 ;右侧斜疝 5 1例 (其中 13例行阑尾切除术 ) ,左侧 2 7例。1.2 麻醉与体位 成人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儿童采用硬膜外或基础加骶管麻醉。待麻醉生效后 ,采用臀高头低位。1.3 切口的选择及处理 均选择患侧内环口上方 1.5~2 cm处沿皮肤的横行皱纹切口。成人可将腹外斜肌腱膜纵形切开 ,钝性分离肌层 ,切开腹膜…  相似文献   

13.
自制疝带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迹是最多见的腹外刑,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和的op%。或占腹股沟和的95%。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笔者自1983年以来自制庙带治疗12例小儿腹股沟斜迹,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制作方法环带由腰带、斜而内口压迫球囊及一根扁松紧带三部分组成。1.1腰带:取宽scm、长dem左右单面或双面绒布一块,一面缝包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的确凉布即成。腰带长度视患儿腰围而定。1.2斜和内口压迫球囊为长轴10cm左右,短轴7cm左右,中心凸度Zcm左右的扁椭圆体。球囊中心为特制的塑料椭圆体,长大宽x厚为10cmx7cmXZcm。或取10x7cm椭圆…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外科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已有100余年历史了。然而术后疝复发仍困扰着我们每一位医生和患者,这说明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自1992年以来我院在手术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疝环关闭技术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Ⅲ型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80例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式操作,内环口不关闭;观察组采用缝合法关闭内环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中转为开放性术式。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 <0.001)。结论 疝环关闭技术可安全应用于腹腔镜下Ⅲ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有效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做斜切口通过解剖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和修补腹股沟管壁。传统手术方式复发率相对较高,约2%-4%。我院自1999年起实施经腹高位结扎术,具有无明显禁忌证、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促进小儿手术的发展。因小儿存在特殊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各种并发症状,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各年龄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做好围手术的护理,使其得到最佳的护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3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护理体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年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我院从1985年至1995年共收治500例,占同期腹股沟疝的95.5%。  相似文献   

19.
杨希英 《全科护理》2014,(24):2259-2260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是治愈斜疝唯一方法。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近年来在微创外科得到推广和普及,但由于小儿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完善,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加之婴幼儿对治疗的不顺从性[1],在护理方面难度也相应较大。通过我院开展的30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实践,现将此手术方式的护理介绍要点。1临床资料30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25岁~14岁,平均6  相似文献   

20.
针式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 11~ 2 0 0 1- 0 4我们用直径仅为 3mm的针式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2 3例 38侧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3例 38侧 ,男 18例、32侧 ,女 5例、6侧 ;其中临床体检发现 2 3例 ,2 8侧 ,术中发现隐性疝 10侧 ;年龄最小16月龄 ,最大 13岁。1.2 方法 术前 8h禁食水 ,自行排空膀胱。气管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取平卧位 ,Veress针从脐部穿刺 ,缓慢充气 ,形成人工气腹。根据年龄不同 ,气腹压力设于 8~ 10 mm Hg,年龄小者压力可偏低 ,以视野暴露满意为限。脐部先刺入 2 mm针式 Tro-car,再插入针式镜检查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