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经血管内超声 (IVUS)进一步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CAG)对轻中度冠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10 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CHD)或可疑CHD的患者 ,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AG及IVUS检查。数据经t检验 ,χ2 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 :①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典型心绞痛 5 7例 ,不典型心绞痛 4 7例。心电图呈缺血性ST T改变 6 2例 ,心房颤动 8例 ,右束支传导阻滞 4例 ,室性心律失常 10例 ,正常心电图 2 0例。②IVUS及CAG结果比较 :10 4例共 113处血管病变 ,CAG示面积狭窄为 0~ 85 .12 (5 8.0 7±17.4 2 ) % ,IVUS示面积狭窄为 0~ 92 .34(74 .0 0± 14 .91) % (P <0 .0 5 )。病变长度CAG为 6~ 4 0 (14 .12±10 .0 8)mm ,IVUS为 4~ 5 5 (2 1.16± 2 5 .17)mm ,(P <0 .0 5 )。CAG示 8例钙化性斑化 ,IVUS示 4 7处钙性斑块(P <0 .0 1)。CAG示偏心性斑块 13处 ,IVUS示偏心性斑块 73处 (P <0 .0 1)。③IVUS与CAG面积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r =0 .5 2 ,P <0 .0 1)。结论 :CAG显示的血管病变程度明显轻于IVUS ,漏诊率为 8%。CAG对钙化性病变检出率亦明显低于IVUS ,低估病变的程度 ,而IVUS可弥补这一不足。但CAG仍是检测CHD较普遍的方法 ,对心绞痛和心电图有缺血性ST T改变而CAG正常者 ,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 (CHD)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将 98例SCA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 (非CHD组 )、CHD无侧支循环组、CHD有侧支循环组 ,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HD组与非CHD组相比 ,除糖尿病发病率 (无论有无侧支循环 )较高外 (P <0 .0 1) ,其他CHD易患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有侧支循环患者与无侧支循环患者相比 ,主要CHD易患因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无侧支循环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室壁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P <0 .0 1) ;次全闭塞、完全闭塞主要见于有侧支循环者 ;有侧支循环患者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 ,无侧支循环患者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结论 :侧支循环存在与否与CHD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有创与无创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 (CAG)与心电图 (ECG)、动态心电图 (DCG)和平板运动试验(EET)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以WHO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心绞痛组 2 5例、AMI组 15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CAG、ECG、DCG检查 ,AMI患者不行EET检查。结果 :心绞痛组中 ,ECG、DCG、EET、CAG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 2 0 %、4 0 %、80 %、84 % ;AMI组中 ,ECG、DCG、CAG的检出阳性率均为 10 0 %。CAG检查 4例冠脉正常 ,为X综合征。 2支和 3支冠脉病变 14例 ,其中 9例ECG、DCG阴性。结论 :EET与CAG诊断CHD的阳性率相当。CAG检查正常者 ,可能为X综合征。ECG、DCG检查正常者 ,不能排除冠脉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走过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连续观察和记录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34例,所有患者均仔细询问心绞痛发作病史及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17例患者符合走过心绞痛的诊断,总结其临床特征、记录心电图变化、并根据CAG结果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与临床一般心绞痛相比,走过心绞痛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本次住院前误诊和漏诊率为100%;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8例,2支病变7例,3支病变2例;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形成;全部17例患者中13例(76%)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其中9例采取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例采取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另4例采取了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结论走过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症状极不典型,即活动开始时出现心绞痛的症状,但随着活动的继续,心绞痛症状非但不加重反而逐渐消失,加之心电图未出现典型缺血性变化,因此在临床上极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另一方面,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明显,大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侧支循环与缺血预适应均参与了走过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性别差异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10例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组267例、女性组14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心电图和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病的年龄偏大,临床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常有心悸、气短、恶心或呕吐和肩背放射性疼痛的伴发症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对于确诊CHD的特异性低,冠状动脉造影多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结论女性CHD患者发病年龄大、心绞痛不典型,伴随症状多,病变较轻,心电图对女性CHD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心脏病 (CHD)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布及CHD预测指标。方法 :对 6 7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左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0 %、左主干管腔狭窄≥ 5 0 %判定为CHD。结果 :发现并发有CHD患者 (CHD组 ) 86例 ,平均年龄大于非CHD患者 (非CHD组 ) ,多支病变 4 8例(5 5 .81% )。CHD组中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多于非CHD患者。有无心绞痛症状与是否并发CHD无明显相关 ,各种瓣膜病变CHD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指征 ,心绞痛不是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并发CHD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CA)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疑诊CH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结果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75.0%、52.6%和30.2%。有吸烟史者占31.2%。其中心肌梗死组、典型心绞痛组、不典型胸痛组的CAG阳性率分别为100%、81.08%、22.22%。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总的符合率为60.4%。CAG显示:冠脉供血呈右优势型者57例(75%),均衡型者11例(14%),左优势型者8例(11%)。病变累及CA136支,单支病变占31.6%,2支病变占21.0%,多支病变占45.6%;A型病变38支(27.9%),B型病变52支(38.2%),C型病变46支(33.8%),重度以上狭窄占65.2%,23例(40.4%)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5例(21.7%)为3级。结论我院CHD患者普遍高龄,且合并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部分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8.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主干 )狭窄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按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将冠状动脉管径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及完全闭塞 4组 ,并按其他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孤立左主干组 9例 (4 6 2 % )、左主干 +1支组 15例 (7 6 9% )、左主干 +2支组 5 3例(2 7 18% )、左主干 +3支组 118例 (6 0 5 1% )。结果 经CAG确诊的 2 892例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 195例 (6 74 % ) ,检出率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 16 4例 (84 1% ) ,心肌梗死 (MI) 12 5例(6 4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5 7例 ,术后 4 7例 (84 2 % )患者心绞痛消失。 5例行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 ,术后无心绞痛再发。结论 左主干狭窄临床症状严重。CAG是确诊的唯一手段。CABG为最佳治疗方法。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可用于有适应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结果,提高TET对女性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TET阳性的女性可疑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收集完整病历资料,根据CAG结果分为TET真阳性组和TET假阳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256例TET阳性可疑CHD女性患者中CAG阳性181例(70.7%),CAG阴性75例(29.3%);TET真阳性组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运动中诱发心绞痛及≥2个主要的CHD危险因素所占比例高于TET假阳性组;TET真阳性组ST段下降0.1~0.2mV发生率低于TET假阳性组,而ST段下降>0.2mV发生率高于TET假阳性组;TET真阳性组ST段的改变多发生在V1-4导联,而TET假阳性组ST段的改变多发生在Ⅱ、Ⅲ、aV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典型心绞痛症状、CHD主要危险因素、运动中诱发胸痛、运动前后心电图变化的部位和程度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提高TET诊断女性CHD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的冠心病 (CHD)患者 5 6例 ,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 4 3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 15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2 8例 ;稳定性心绞痛 (SAP) 13例 ;另设CAG排除CHD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比色法及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甘油三酯 (TG)水平 ,间接胆红素 (IB)水平通过计算得出。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三者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的指标。结果 CHD组中SAP、UAP、AMI患者血清TB及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DB水平在CHD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血清TB、IB、D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明显负相关 ;与LDL C水平呈负相关 ,与TG ,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人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可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 ,且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 )伴胸痛的诊断与治疗。本组 18例HCM ,临床上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并伴心电图 (ECG)ST T缺血改变。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 ,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 11例 ,狭窄Ⅱ级 2例 ,Ⅲ级 5例。其中 1例回旋支 90 %狭窄 ,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成功 ,4例前降支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 ,收缩期狭窄 >75% ,舒张期正常。外科行肌桥松解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病人心绞痛消失 ,ECG改善。随访 6个月至 3年效果良好。HCM伴胸痛 ,ECG显示明显缺血 ,药物治疗反应差者应行CAG检查 ,如有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血管或粥样硬化狭窄者 ,应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T2DM(232例)和不伴T2DM(241例)的CHD患者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不合并T2DM的单纯CHD患者相比,合并T2DM的CHD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发生比例高,并有血尿酸增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3、4支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36.2%vs 31.1%;9.9%vs5%;62.1%vs 48.9%),弥漫病变及小血管病变较多见(36%vs 20.4%;25%vs 17.2%)。结论CHD合并T2DM患者临床表现更重,冠脉病变更加复杂而弥漫。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力超声观测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检测动脉内皮功能的非创伤性方法 [1 ]。本文应用该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的 3 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 ,以评价冠心病( CH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对本院 3 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 ,其中男 2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8± 11岁 ,心绞痛 8例 ,心肌梗死 2 2例。并根据造影情况分一支血管病变组 ( CHD1 )及多支血管病变组 ( CHD2 )。其中 ,CHD1 组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平均年龄 5 7± 9岁 ,CHD2 组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5 9± 8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踝臂指数(ABI),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6例拟诊CHD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对照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PN水平,测量所有患者的ABI.结果 ACS组、SAP组的AP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CS组的APN水平低于SAP组(P<0.05),2支、多支病变组ABI水平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是CHD的一个保护性因子,APN可以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ACS的发生;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APN与ABI联合检测在评估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B6例安贞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2.64±11.47)岁,临床高度怀疑不典型胸痛、心绞痛(稳定或不稳定型)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w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所有直径≥1.5mm冠状动脉脉,识别狭窄<50%、≥50%及≥75%的所有冠脉病变,并将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所有冠状动脉按狭窄<50%、≥50%及≥75%进行分级,CAG结果:冠脉无明显病变占8.1%(7/86),单支病变占27.9%(24/ 86),多支病变占59.3%(51/86);基于患者病变程度分析,64SCTCA显示狭窄<50%、≥50%及≥75%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92%;特异性为85.7%.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安全、无创、快捷的优点,可用于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高度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根据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133例冠心病(CHD)患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CHD+DM)组65例,单纯CHD组68例,133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应用CAG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 结果 CHD+DM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于CHD组(75.4%与38.2%,P<0.05);冠状动脉狭窄(8.6±3.8与6.5±3.9,P<0.05)及钙化程度(6.6±6.1与3.9±4.1,P<0.05)高于CHD组;冠状动脉远端病变发生率高于CHD组(41.2%与13.1%,P<0.05);血脂、胰岛素、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正相关(P<0.001). 结论老年CHD+DM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3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CAG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老年高血压CAG阳性率高占82.0%(1910/2330),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多;②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症状强烈提示冠心病;③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3级高血压患者多支、严重病变多见.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比例高,且与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应重视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冠心病 ( CH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 ( T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探讨 TG在 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CHD患者 30 2例 ( CHD组 ) ,年龄 35~ 74岁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 >5 0 % ,其中单支病变 196例 ,双支病变 5 1例 ,3支病变 35例 ,左主干病变 2 0例。对照组 315例 ,年龄 2 6~ 6 4岁 ,为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者检查前一天晚餐禁食高脂肪饮食及禁酒 ,次日晨 7:0 0~ 8:0 0采静脉血 2 ml测TG。以 TG>1.7m mol/ L为高 TG血症标准。结果 :CHD组、对照组血清 TG水平分别为 ( 1.7± 0 .6 ) mm ol/ L、( 1.4± 0 .5 ) mm ol/ L ,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0 1) ;CHD组高 TG者比率为 33.4% ,对照组为 9.8%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0 1)。 CHD组高 TG者双支、3支及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占 47.5 % ,正常 TG者为 2 8.9% ( P <0 .0 0 1) ,提示高 TG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重。结论 :血清 TG水平与 CHD关系密切 ,对 CHD患者异常 TG的干预 ,应是 CHD防治策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血清E-选择素和白细胞CD11b/CD18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E 选择素水平、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在冠心病 (CHD)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患者、2 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患者和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患者 ,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作对照组。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将CHD分为两个亚组 :A组 (1~ 2 0分 ) ,B组 (>2 0分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 选择素 ;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D18的表达。结果 :CHD各组血清E 选择素水平、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CHD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组上述参数显著高于A组 (分别P <0 .0 5 ,P <0 .0 1,P<0 .0 5 )。结论 :E 选择素和CD11b/CD18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 ,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绝经后女性冠心病 ( CHD)患者血脂特点 ,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酶法测定和观察 9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一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5 0 %的绝经后女性 CHD患者的总胆固醇 ( TG)、甘油三酯 (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 L DL- C)、载脂蛋白 A1 、B( apo A1 、apo B) ,并以同期同年龄范围的健康体检女性 10 0例为对照组。结果 :1CHD组的 TG和 L DL- C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 C和 apo A1 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 TC仅轻度高于对照组 ;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有价值的判别指标为 apo A1 和 L DL- C;3 CHD组高 TG者 5 4例 ( 5 3 .2 % ) ,高 TG者冠状动脉双支及三支病变 2 9例 ( 5 8% ) ,而TG正常者双支及三支病变 13例 ( 2 9.5 % )。结论 :女性绝经后 CHD患者高 TG,高 L DL - C,低 HDL - C和低 apo A1是 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apo A1 和 L DL - C在致 CHD方面意义更大 ,其中高 TG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