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能参与了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情况。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 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hs-CRP和BNP是诊断心力衰竭,判断心功能和评估预后效果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讨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挑选了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再选择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复发等各个阶段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2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复发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仅略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复发诊断有较好的辅助判断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经临床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结果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内单支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则冠脉血管病变越严重,二者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黄炎  陈峻  贾珉  陈杰  张惜 《血栓与止血学》2013,19(3):124-125,128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长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武汉市第一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血浆BNP、hs-CRP水平,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对比,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CHF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CHF患者BNP、hs-CRP水平明显增高,CHF患者BNP、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BNP、hs-CR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高而增高,且都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BNP、hs-CRP水平监测对CHF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诊治的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BNP水平,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受试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血清hs-CRP、cTnI、BNP和PCT与LVEDD、LVEF的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cTnI、BNP和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s-CRP、cTnI、BN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血清hs-CRP、cTnI、BN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cTnI、BNP、PCT水平均与LVEDD呈正相关(r=0.357、0.512、0.496、0.305,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17、-0.482、-0.426、-0.291,P均0.05)。血清hs-CRP和cTnI、BNP、PCT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血清hs-CRP和cTnI、BNP、PCT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伤有关,其联合检测可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68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出现明显缓解,缓解率为77.94%(53/68),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急性白血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其水平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YE(NSTEMI)病人70例及体检健康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cTnT、BNP及hs—CRP水平的变化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实验组中BNP升高时间明显长于cTnT(P〈0.01)。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临床预后有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提供指导策略。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冠心病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然后给实验组患者的心衰程度进行分级并测定实验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观察二者是否存在关系,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心功能正常相比,心衰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明显降低,且患者的心衰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可溶性基质溶素-2(ST2)对心力衰竭(心衰)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为心衰组与心功能代偿组。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ST2,ADM,B型利钠肽(BNP)等指标的差异,筛选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索对心衰检测存在影响作用的因素; 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对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 心衰组与心功能代偿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MI),ST2,ADM,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M水平(P=0.046)、ST2水平(P=0.034)和BNP(P=0.007)对心衰诊断存在显著影响,且BNP的影响程度最高(OR=2.36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ADM(r=0.442)、ST2(r=0.506)与BNP呈正相关关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ST2联合BNP、ST2联合ADM、BNP联合ADM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701及0.756,三者相比,ST2联合BNP的AUC最高,敏感度为84.8%,特异性为70%。 结论 ST2联合BNP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心衰的存在,从而为早期心衰的进一步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情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06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MP-9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2组心脏结构及功能,分析血清MMP-9浓度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9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升高更为明显(P均<0.0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增加越明显,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减少越明显,血清MMP-9浓度的变化与心力衰竭程度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9浓度增高,血清MMP-9浓度有助于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常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每日1次,连续应用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搏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搏出量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观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②方法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均口服氯沙坦50~100mg/d,共4周,对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③结果治疗后病人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减小(t=3.522、4.342,P〈O.01),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指数明显增加(f=3.658、3.734,P〈0.01)。④结论氯沙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对心房组织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TRPC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其中假手术5只),心力衰竭组10只。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10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左心耳TRPC1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收缩和舒张末内径均明显增加(P<0.05),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左心耳TRPC1基因表达明显上升(P<0.05),TRPC1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心力衰竭后心房组织的TRPC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与心力衰竭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瞻性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收缩性心衰患者疗效比较.方法:前瞻性观察67例收缩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采用相应的基础治疗(强心,利尿,扩冠,硝酸酯类,ACEI/ARB),A组(n=34)加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25 mg/bid,B组(n=33)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d,3个月为一疗程,每疗程采用心脏彩超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共四个疗程.结果:(1)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各自治疗终点对收缩性心衰患者经四个疗程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90,P<0.001).(2)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收缩性心衰患者经四个疗程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有改善收缩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全身性感染患者B型尿钠肽原(BNP)水平,并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阐明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n=35)和非心衰组(n=79),检测所有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采用Killip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与血浆BNP水平和LVEF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采用BNP水平检测、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和BNP水平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LVIDD值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t=8.985,P=0.039;t=11.459,P=0.028),LVEF值明显低于非心衰组(t=9.852,P=0.031);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0,P<0.05),与LVEF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785,P<0.05);BNP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BNP水平检测联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结论: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联合BNP水平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趋化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心衰及心 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0 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Ⅱ级16 例,心功能Ⅲ级26 例,心功能Ⅳ级18 例,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质 量和左室质量指数。另设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60 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趋化素表达水平。 结果 心衰组血清趋化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 <0.05),血清趋化素表达水平 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 =0.401,P =0.022),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 =-0.455,P =0.021)。结论 血 清趋化素作为一个新的心衰标志物,可以评估心衰的程度、判断心衰的预后,且趋化素与左室重构相关,对其 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心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远期疗效.方法:应用三腔心脏起搏器对有适应症[心脏彩超EF<35%,左室舒张末容积>50mm,二尖瓣有中到大量返流,心电图有完全性左束支或室内阻滞,有反复心功能不全(NYHAⅢ~Ⅳ级)病史]的患者分别将左室电极送入左室侧支,右室、右房电极常规植入,术后观察12个月心脏功能.结果: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尤其第一年后EF值、LVEDD,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比单纯性药物控制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可溶性ST2受体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天血清可溶性ST2受体水平、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测定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验组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水平与N一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呈正相关(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ST2受体(sST2)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心力衰竭的实用指标,并且对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由于sST2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sST2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程度的关系,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30例低T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非低T3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低T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组和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低T3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程度严重。甲状腺素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水平降低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