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观察肾嫌我细胞的病理特点并与其它肾上皮性肿瘤鉴别。方法 在光镜观察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8及Vimentin,并行Hale胶体铁染色及电镜检查来观察7例肾嫌色细胞癌。并对7例病人进行了随访。结果 嫌色细胞癌由两种细胞类型组成,即典型型及嗜酸型。这些细胞的特点是CK8阳性,Vimentin阴性,Hale胶体铁阳性,是下见大量胞浆内的单层膜构成的小空泡。随访3~126个月(平均70个月  相似文献   

2.
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肺嗜酸细胞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组织病理学特点:肿瘤无包膜,浸润性生长,明显坏死,瘤组织由含有嗜酸性颗粒胞质的细胞构成,细胞和核显著多形性。免疫组化:CK(+)、EMA、Syn、CgA和S-100(-)。电镜: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线粒体,无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应与肺的嗜酸细胞性类癌、嗜酸细胞腺瘤、转移性嗜酸细胞腺癌等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在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角蛋白、NSE、CgA、Syn呈阳性表达,S-100呈阴性表达。电镜:瘤细胞胞质内见多量神经内分泌颗粒和增多的线粒体。结论 肺嗜酸细胞类癌具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细胞癌(RC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胶状铁染色情况.方法 收集肾嗜酸细胞腺瘤9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CC)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Ⅰ型8例、PRCCⅡ型和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各12例,共53例,观察组织学特征,并检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和胶状铁染色结果.结果 CK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定位于胞质,在ChRCC、PPCC和CCRCC定位于胞膜.CD10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定位于胞质,在PRCC和CRCC则定位于胞膜.结论 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的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结果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CK(-)或胞质(+)、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肾嗜酸细胞腺瘤,而CK胞膜(+)、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②ChRCC、PRCC和CCRCC的免疫表型和胶状铁染色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实现三者之间的鉴别.CK7和CD117(+)、CD10(-)或胞质(+)、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CK7和CD117(-)、CD10胞膜、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PRCC或CCRCC.③CCRCC和PRCC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D15(+)支持CCRCC.④PRCC-I型和Ⅱ型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K7(+)支持PRCC-Ⅰ型.多数情况下,单凭组织形态学就能做出上述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因此组织形态学仍然是基础,而免疫组化和胶状铁染色只是辅助鉴别手段,用于少数形态学诊断困难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例甲状腺髓样癌的光镜和电镜研究,结合文献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电镜诊断特点。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电镜观察要点为胞质内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所观察到的结果在腺样型髓样癌与滤泡肿瘤、嗜酸细胞型髓样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癌)、玻璃样变梁状腺瘤样型髓样癌与玻璃样变梁状腺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OPRCC病人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7岁和53岁,均因体检发现,均行手术治疗。OPRCC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体观察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褐色。镜下观察:1例病人肾肿瘤完全由发育较好的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被覆单层立方状胞浆丰富的强嗜酸细胞,核圆形、规则,核仁不明显,FUHRMAN核分级Ⅰ级,局部区域瘤组织出血、囊性变。另1例病人瘤组织主要由密集、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内可见有或无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突起;管壁及乳头结构表面均衬覆单层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强嗜酸性的瘤细胞,其中散在胞浆透明空泡状的瘤细胞,瘤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粗、可见核仁及核内包涵体,FU-HRMAN核分级Ⅳ级。免疫组化染色:2例瘤细胞均呈EMA、CK7和CK18弥漫强阳性;vimentin、AMACR和E-cadherin表达不一;CD10、RCC、CD117和CD68均阴性。结论 OPRCC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罕见组织学亚型,诊断时需与其他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对增生性肌炎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imentin、Actin标记细胞呈阳性反应。Desmin,AACT,EMA,Cytokeratin和S-100标记为阴性,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asson染色细胞胞浆呈红色,研究结果提示:增生性肌炎属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检索CBM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7例中13例为偶发,体检B超发现包膜完整、均匀回声肿块,CT、MRI检查均可见中央星状瘢痕。光镜、电镜下可与嫌色细胞癌鉴别。手术后未做任何辅助治疗,随访8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为一种较特殊的良性肿瘤,B超、CT、MRI检查仍具一定特征性,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间、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等方法对1例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的多样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ytokeratin、S-100蛋白、Vimentin、MSA(muscle-special actin)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电镜下显示瘤细胞胞浆内大量的肌微丝或微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nt-5a抗体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23例肾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Wnt-5a检测,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CCRCC)3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4例(Ⅰ型15例,Ⅱ型9例),嫌色细胞癌(ChRCC)2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RCC)11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6例,嗜酸细胞腺瘤20例。结果Wnt-5a表达率:CCRCC为18.9%(7/37),PRCC为12.5%(3/24),ChRCC为16%(4/25),Xp11RCC为18.2%(2/11),MTSCC为0,嗜酸细胞腺瘤为100%(20/20)。Wnt-5a在嗜酸细胞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P0.01)。结论Wnt-5a可用于区别嗜酸细胞腺瘤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具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结果还提示,Wnt-5a在肾细胞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肾嫌色细胞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9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研究及随访10~102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中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0—72岁,平均47.9岁。肿块直径3~18cm。镜下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片状、梁状和腺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表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EMA和Ksp-cadherin100%,CD1047%,vimentin 0,CK7 73.7%,P504S21.1%,CD11794.7%。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预后好于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当。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电镜及遗传学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renal neoplasia have resulted in recognition of numerous tumors that are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cells with abundant eosinophilic cytoplas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renal oncocytoma (including oncocytosis),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and clear cell RCC;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al oncocytoma and chromophobe RCC; briefly discusses other tumors with abundant eosinophilic cytoplasm; and emphasize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uch tumor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鞍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6岁。视力下降3年,停经2年半。影像学提示鞍区占位,术前拟诊为“脑膜瘤”。光镜下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或不规则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局部区域明显黏液变性,间质散在或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vimentin、S-100和EMA(+),Ki-67标记指数〈1%。电镜下以瘤细胞胞质内大量肿胀的线粒体为特征,缺乏分泌颗粒。结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是罕见的鞍区肿瘤之一,应与鞍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依靠免疫组化和电镜可确诊。  相似文献   

14.
肾髓质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肾髓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肾髓质癌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肿瘤呈不规则实性,生长于肾髓制裁内;瘤细胞呈片块状弥漫分布,少数呈网状或巢状排列,细胞以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居多,胞浆嗜酸,泡状核,核仁明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多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肿瘤细胞vimentin、CK( ),EMA、desmin、Syn及S-100(-)。结论 肾髓质癌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肾盏上皮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胡艳萍  许丽娟  刘彤  崔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2):106-108,i007
目的 了解罕见的乳腺组织细胞 -肌母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技术 ,结合文献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 癌组织呈组织细胞 -肌母细胞样 ,癌旁散在分布反应性肉芽肿 ;瘤细胞体积大 ,胞质宽 ,富有泡沫状及嗜酸性颗粒 ,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GCDFP-15、CK7和EMA ,E cadherin,CD6 8、AB PAS部分细胞和CgA( ) ,actin、S 10 0、vimentin、ER、PR和Syn(- )。结论 乳腺组织细胞 -肌母细胞样癌十分少见 ,同时伴反应性肉芽肿及神经内分泌分化者更为罕见 ,GCDFP 15阳性支持其是大汗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需与纤维组织细胞病变、肌母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 )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例肿瘤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其中3例进行电镜研究。结果2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周围细胞较大,胞质呈空泡网状,中央细胞较小,胞质红染,细胞分布不均,中央密,外周疏,常可见双核细胞;免疫组化AEI/AE3和CK7(+),vimentin(-);电镜可见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胞质微囊泡。25例中3例伴肉瘤样癌成分。22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学特征明确,临床预后好,伴肉瘤样癌成分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及1986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05例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中无症状型(偶发)占57.14%,腰痛为主型占30.48%,血尿为主型占4.76%,肿块为主型占7.62%;B超表现为均质、边界清楚的实性回声,肿瘤内有星状回声者占15.24%,肿瘤内见钙化者占5.71%;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块状影,增强后肿瘤均匀强化,瘤中心见星状低密度灶者占19.05%;术前误诊为肾癌者42例、肾盂癌者1例、肾上腺肿瘤者3例,术前确诊者9例;行肾癌根治术治疗者89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者16例;光镜下瘤细胞呈腺泡状及梁束状排列,胞质含嗜酸性颗粒,核圆形、大小一致、位于中央;行免疫组化cytokeration8染色者96例均呈阳性,vimentine染色者96例均为阴性,EMA染色者82例均呈阳性;随访1~87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易被误诊为肾癌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特点,诊断需靠病理检查,治疗时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肺透明细胞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组织起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透明细胞瘤运用光镜、HE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透明细胞瘤瘤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界清楚,胞浆透明或嗜伊红,无明显核分裂像。免疫组化:HMB-45(+)、CD34(+)、CK(-)、EMA(-)、S-100(-)、Syn(-)、CgA(-),组织化学PAS(+)。结论肺透明细胞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大多呈良性,坏死罕见,若有坏死,需考虑恶性可能,治疗通常为手术切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熟悉其形态学有利于与其它类似病变如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及肺自身发生的透明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