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畸形胎儿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围产儿死亡中的畸形胎儿引产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减少围产期畸形胎儿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减少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出生。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05—2008年辖区内各产科医院围产儿死亡中139例畸形胎儿的引产资料,包括围产儿死亡评审表、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8年4月至1990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 资料与结果 收集我院1988年4月至1990年11月围产儿在案病例共4962人(即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体重达1000克),围产儿死亡数为127例,死亡率为25.5‰,将死亡儿全部尸解,尸解率为100%,并将可疑病灶组织送病理科检验20例,病检率为15.7%。  相似文献   

3.
萧山市1996~1999年度围产儿死亡评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萧山市自 1996年开始对全市年度内死亡的围产儿进行评审 ,现就围产儿死亡评审方法及其实际效果作一报道。1 评审方法1.1 收集资料和漏报调查。收集整理每年度全市各医疗保健单位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由妇幼保健院信息统计科与各地同期上报的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进行查核确立死亡名册 ,并由妇保科组织专人深入各社区、医疗保健单位、派出所、计生部门、防疫部门 ,直至殡仪馆进行围产儿死亡漏报调查 ,资料完整者列入评审范围。1.2  进行围产儿死因调查。设计统一的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 …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的死亡围产儿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寻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以提高围产期保健的工作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围产儿活产和死亡报告资料来自济南市历下区省级2所、市级2所和区级1所综合医院.围产儿属济南市历下区内常驻户口.1.2 方法 由各医院填写“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并专人审核,补正漏项及错误.对每例死因进行分析,以孕满28周,出生7d内,体重达1000g,身高达35cm以上的围产儿(不包括计划生育引产)死因作分类统计.2 结果2.1 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09%0,4年死亡率见表1.  相似文献   

5.
为确切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相关因素,我们对1999年全年围产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及评审,并探讨其于预措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县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死亡病例(涉及乡、县两级医院转诊病例同时抽调)、各医院分娩登记本、死亡围产儿孕期保健手册、妇幼保健统计报表、县乡计生委生命统计报表。1.2 方法 成立死亡调查小组,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标准,根据死亡病例有关资料对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对资料登记不全者找责任医师及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6.
许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59-4861
目的:研究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PMR)的围产保健措施和管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无锡市锡山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人民医院上报的孕产妇保健月报表、围产儿数月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以及同期由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反馈的辖区内管理、在外区分娩的围产儿死亡资料。结果:近7年锡山区PMR总体水平不高,2004年PMR出现强势反弹,2005年回落,2006年后全区持续保持低水平。结论:取消婚检给围产保健管理带来考验;流动围产儿死亡情况对全区PMR的影响举足轻重;围产保健管理质量是控制全区PMR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及围产医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地近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我们对2003—2012年监测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死因作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2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奉化市各分娩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1.2方法1.2.1定义根据WHO公布的围产期I的标准,即  相似文献   

8.
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医院建立围产儿死亡监测网、执行围产儿死亡报告、讨论、评审制度。对1999年9月~2004年2月在本院死亡经评审认为是可以避免或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围产儿7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围产儿中,死胎55例,7 d内死亡新生儿15例。造成死胎原因以脐带因素为首位,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早产低体重。有15例死胎孕妇从未做过孕期检查。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围产保健工作,对1998~1999年龙岩市各市、县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根据龙岩市各县级以上医院提供的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分娩出生围产儿统计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并按WHO围产期Ⅰ标准,即孕满28周(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出生后7d内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者为调查对象,计算死亡率,分析影响因素。2 结果与分析21 围产儿死亡情况 调查住院围产儿12352人,死亡277例,死亡率2243‰。其中死胎8…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情况,进一步改进围产保健工作,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们对费县1994年~1996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县25所乡镇医院及三所县级医院围产儿资料,共出生围产儿38301例,死亡622例,死亡率为16.24‰。1.2 方法(1)围产儿统计按围产期I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对死亡的围产儿按WHO公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宁海县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的发生水平及其主要原因,本文对2005-2007年间居住在本县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订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调查2004-2007年期间出生且居住在本县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流动组和常住组两组对比分析,规定非本县户口在本县居住不到1年为流动组,居住1年以上的流动户口和本籍户口纳入常住组。2诊断标准以围产期Ⅰ为标准即从妊娠28W(胎儿体重达1000g或身长达35cm)的胎儿(含死胎、死产)至产后7d内的早期新生儿死亡(不含因计划生育要求引产所致的死胎死产数)。死因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3方法按照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各医疗单位和妇保人员及时填写浙江省围产儿死亡个案表,本院7d之内组织评审,1月之内上报妇保院,每半年组织县围产协作组成员对个案进行评审。每半年抽查1/2乡镇进行质控调查。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 3年间共监测到流动围产儿共2042名,围产儿死亡69例,围产儿病死率33·79‰;常住围产儿19505名,围产儿死亡163例,围产儿病死率8·36...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1997~2008年出生缺陷对北京市海淀区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围产儿死亡监测网,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结果]1997~2008年海淀区户籍围产儿死亡率5.96‰,出生缺陷造成的围产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37.50%,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围产儿死亡中的出生缺陷顺位为先心病(18.7%)、多发畸形(15.1%)、总唇裂(11.1%)、脑积水(6.7%)、神经管畸形和染色体畸形(4.4%),可以避免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比例为23.7%."个人或家庭知识态度"是出生缺陷造成的围产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结论]海淀区围产儿死亡率稍低于北京市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出生缺陷导致的围产儿死亡比例高于全国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天河区2003~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05‰,2003年为12.01‰,2004年为10.54‰,2005年为8.41‰,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7.66%,3年中呈上升趋势;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11.52%与20.82%,3年中逐年下降;围产儿死亡人群集中于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75.84%未经正规的产前检查,两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宣传与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18例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彩虹  周坚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14-2615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18例围产儿死亡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围产儿死亡中,农村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母亲年龄大于30岁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母亲年龄小于30岁组(P<0.01);母亲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围产儿死亡及产检<3次的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分别为73.73%、40.68%。结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5.
610例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评审是围产保健工作质量的监测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广州市 1998年度的 6 10例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的分析 ,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1998年度广州市各级产儿科医院的围产儿死亡评审表 ,共计 6 10例围产儿 (围产儿按围产儿Ⅰ标准 )。从中可得到孕母情况、围产儿死亡诊断、主要处理经过一级、二级死亡评审结果、改进措施等信息。 (2 )统计方法 :采用EPI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围产儿死亡、早期新生儿死亡、死胎及死产原因分析结果见附表。附表 围产儿死亡、早期新生儿死亡、死胎、死产…  相似文献   

16.
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和围产保健卡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可能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生物及社会因素中筛选出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其中,孕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6.123;胎儿体重和产检次数是抑制围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患者及时、正确的干预对降低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孕期营养、预防早产可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保证一定的产检次数,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苏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变化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综合措施。方法对2008-2013年苏州市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中苏州市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7.1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产妇年龄〈20岁及〉34岁组的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多胎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先天异常、原因不明、脐带因素、母体因素、早产低体重。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宣教,提供各阶段的服务;加强人员培训,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处理;加强对助孕机构的监管,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做好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围产儿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晓红  龚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96-3397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及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南京市2000~2004年5年间6城区4郊区5县共2 600例围产儿死因分析,掌握本地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南京地区每年进行围产儿死亡个案监测工作,区县妇幼保健所负责将辖区内所发生的围产儿死亡个案(不论户口)按季度上报市妇幼保健所。1·2方法。市妇幼保健所对全市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核实、补漏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交由市围产协作组专家讨论,制定干预措施。围产儿死亡率按…  相似文献   

19.
围产儿死亡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我们对市区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并就死因及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讨论,提出干预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考。资料与方法1.湖州市区7个街道、43个乡镇、总人口109万为监测点,凡监测点内死亡的围产儿均为对象。2.方法:凡监测点内死亡的围产儿,由各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盐都县围产儿死亡情况 ,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 ,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对盐都县 1997~ 2 0 0 2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盐都县各乡镇卫生院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1997~ 2 0 0 2年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儿科死亡的 4 0 8例围产儿的病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范围标准 (指胎儿体重达到 10 0 0 g ,相当于 2 8孕周至足月出生后 7d内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均为本次统计对象。计算围产儿死亡率 ,核查围产儿死亡诊断标准的审议级别 ,分析死亡因素。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