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出现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994~2003年住院的112例120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患者,对28例28眼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观察。结果28例28眼持续性浅前房,主要原因为滤过引流过畅引起。采取保守治疗及前房注入黏弹剂等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结论找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巩膜下咬切术后技术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出现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1-2000年期间住院的216例(216眼)青光眼进行常规滤过性手术,对其中46例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观察。结果 46例持续浅前房,主要原因为滤过引流过畅引起。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度30眼,Ⅱ度12眼,Ⅲ度4眼。结论 找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并彩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出现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1991~ 2 0 0 0年期间住院的 2 16例( 2 16眼 )青光眼进行常规滤过性手术 ,对其中 46例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观察。结果  46例持续浅前房 ,主要原因为滤过引流过畅引起。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度 30眼 ,Ⅱ度 12眼 ,Ⅲ度 4眼。结论 找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 ,并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引起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85年1月~2005年12月438例(572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572眼中发生浅前房及无前房140眼(24.48%)。最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其中108眼经保守治疗即可恢复,32眼需手术治疗。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病因,预防及处理。方法:随机选择100例140只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患者每日裂隙灯检查。结果:本组浅前房35只眼发生率25%,其中脉络膜脱离17只眼占48.5%,引流通畅15只眼占43.8%,恶性青光眼3只眼占8.5%,本组浅前房大多数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中2例行2次手术,1例行眼球摘除。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其发生原因与术前眼压控制不理想,术前浅前房,手术结束时前房形成不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510150)李东豪龚纯慧陈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颇为棘手。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5年6月共施行小梁切除术66例72眼,其中20例20眼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浅前房10例(11只眼)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保守治疗恢复前房2只眼,需要手术治疗9只眼。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全身病是主要诱因,迟发性浅前房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大多需经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32例(33眼)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283例375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2例33眼,发生率为8.8%。原因:房水滤过过强23眼,结膜瓣渗漏4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4眼,恶性青光眼1眼,原因不明1眼。保守治疗30眼,手术治疗3眼。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发生率较高,针对病因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大都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1990-01/2009-06期间连续收治住院的358例501眼青光眼住院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共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501眼,其中118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23.6%。小梁切除术21.2%,小梁切除+MMC35.2%、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10.9%。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7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47眼(39.8%),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3眼(28.0%),结膜瓣渗漏27眼(22.9%),恶性青光眼8眼(6.8%),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眼(0.8%),脉络膜上腔出血2眼(1.7%),除恶性青光眼外其余均伴有术后低眼压。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前房37眼,其余81眼仅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及结膜瓣渗漏。通常发生在术后1~2d。以小梁切除+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MMC不但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而且能使房水分泌减少。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须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组1998年10月~1999年10月期间连续收治的352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495只眼,其中117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23.64%。小梁切除术为19.2%(15/78),小梁切除术 MMC为32%(93/291),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为7.1%(9/26)。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7天,其中滤过过畅36只眼(30.7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4只眼(29.06%)、结膜瓣渗漏27只眼(23.08%)、恶性青光眼15只眼(12.8%)、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只眼(2.56%)、脉络膜上腔出血2只眼(1.71%)。需要手术治疗的35只眼,其余82只眼仅通过保守治疗均能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以小梁切除术 MMC的发生率最高,MMC不但能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而且能使房水分泌减少。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05例青光眼患者中28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有28眼出现浅前房,其发生率为7.6%,按Speath分类,浅Ⅰ度21只眼,浅Ⅱ度5只眼,浅Ⅲ度2只眼,其中滤过过强19只眼,结膜渗漏1只眼,脉络膜脱离4只眼,其它4只眼。结论滤过过强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620例(820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情况。结果:620例(820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98例(112眼)。其中滤过过强的102眼,结膜渗漏2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眼,恶性青光眼2眼。浅Ⅰ度和部分浅Ⅱ度的病例可以通过散瞳、滤过区加压包扎及合理用药等保守治疗得以康复。对所有浅Ⅲ度的浅前房和部分前房炎症重的浅Ⅱ度浅前房应在保守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5d后不见好转的,针对性地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高海拔地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绝大部分是滤过过强所致。首选保守治疗。严重病例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采取针对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机制 ,寻求预防的有效途径。方法 术前皮质类固醇滴眼 ,术后给以 2 %后马托品滴眼及 2 0 %甘露醇静脉滴注。结果 青光眼滤过手术 84例 1 0 4眼 ,预防组33眼 ,术后发生浅前房 2眼 ,占 6.1 % ;对照组 71眼 ,术后发生浅前房 2 5眼 ,占 35 .2 % ,统计结果P <0 .0 1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皮质类固醇、睫状肌麻痹剂及高渗脱水剂应用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1例(243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浅前房的发生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 在243只眼中,术后有19只眼发生浅前房(7.82%)。造瘘口过大、引流过畅,缝线松脱、房水渗漏,脉络膜脱离及恶性青光眼是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经对症处理后,除一眼前房由浅Ⅲ变为浅Ⅰ外,其余18只眼前房均恢复正常。结论 术前、术中有效控制眼压,细心操作,可减少浅前房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前房及眼压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有利于前房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556例1556眼施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病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案。结果:术后发生浅前房148眼(9.51%)。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后相应处理后,147眼浅前房均恢复正常,1眼未恢复最终施行眼球摘除术。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前、术后有效地控制眼压,术中保持前房深度,小梁切除大小适宜,巩膜瓣厚度均匀勿太薄,注意伤口缝线的松紧,术后观察眼压及前房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并发症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对242例(269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的28例(32眼)脉络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32眼)脉络膜脱离发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3.21±1.22)d,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与术前眼压控制不佳、术中切口偏后及巩膜瓣偏薄有关.通过散瞳、抗炎、加压包扎、应用皮质类固醇及高渗剂等治疗而复位,1例Ⅲ度浅前房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形成而复位,均经UBM检查证实脉络膜下积液吸收.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与术前眼压高、术中手术操作不当有关.一般经保守治疗可得到治愈,而早期通过UBM检查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粘弹性物质在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索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粘弹性物质在治疗顽固性前房不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患者64例81眼发生浅前房的比率、发生时间、类型及处理方法。分析不同青光眼类型和手术方式对术后浅前房的影响。结果:青光眼术后浅前房43眼占53.1%,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率较高(占40.7%),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易引起浅前房,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7天,房水滤过过强占53.5%,脉络膜剥离占14.0%,伤口渗漏占9.3%,1眼行结膜瓣修复,1眼通过脉络膜上腔放液得以恢复。6眼因顽固性前房不形成前房注入透明酸钠,其余均保守治疗,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后发生率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大多数浅前房通过非手术治疗,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治疗顽固性前房不形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行小梁切除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4例110眼发生低眼压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探讨。结果 94例110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21眼,发生率为19.09%,眼压8mmHg至测不出,时间术后1-5天。其中滤过过畅9眼,42.86%,结膜瓣渗漏6眼,28.57%,脉络膜脱离6眼,28.57%。通过保守治疗19眼,手术治疗2眼。结论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常见原因滤过过畅,脉络膜脱离和结膜瓣渗漏。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9.
周欣  曹鎏  王林农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44-1045
目的:研究前房穿刺术处理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80例80眼按手术前处理方法分为前房穿刺组(40例40眼)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40眼),治疗前眼压均≥50mmHg,对两组病例治疗后视力、眼压、房角开放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治疗后眼压均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前房穿刺组;房角镜检查,前房穿刺组房角重新开放病例多于对照组;抗青光眼手术后前房穿刺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3例发生睫状体脱离,4例发生Ⅱ°浅前房。结论: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是安全、有效的,操作简便,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Overfiltration through a preexisting glaucoma drainage tube can make subsequen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more challenging due to a dangerously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The author improvised a 3-0 polypropylene plug to occlude the implant tube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wo patients with uveitic glaucoma and a prior Baerveldt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 The improvised plug safely and effectively maintained the anterior chamber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A 3-0 polypropylene suture can be tied, trimmed, and inserted into a glaucoma drainage implant tube, in select cases, to maintain the anterior chamber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