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患者的着力部位、年龄、伤型、合并脑挫裂伤、脑疝形成、高热、高血糖等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12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存活38例,死亡83例,病死率为68.6%。病死率比较:患者年龄大于60岁组较≤20岁组明显增高(P<0.05);硬膜外血肿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3分者较5分者明显增高(P<0.01);合并有脑挫裂伤组、脑疝形成组、高热组、高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5、P<0.05)。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与年龄、伤型、GCS评分、是否合并脑挫裂伤、脑疝形成、高热、高血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23例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存活8例(生存率34%),其中预后良好和中残5例(21%),重残3例(13%);死亡15例(66%).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徐耀敏 《江苏医药》1997,23(4):286-286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常因呼吸功能障碍而加重脑水肿,影响脑血流灌注。呼吸支持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本院1992年3月~1996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现就呼吸支持及机械通气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0~49岁17例,50~70岁3例。重型1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特重型6例,GCS3~5分。20例均有颅内出血(脑内、硬膜外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小脑及脑池出血),其中颅骨骨折6例,原发性脑干伤3例,脑挫裂伤15例,脑疲形成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合并多脏器衰竭(MOF)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救良治的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两组,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GCS 6~8分、GCS 3~5分、瞳孔异常、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地池形态、术前血糖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结论影响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受伤至手术时间、GCS 6~8分、GCS 3~5分、瞳孔、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地池形态、术前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扩大翼点入路基础上,将额部发际内切口向鼻根部延伸在抢救特重型颅脑损伤手 术中的应用.方法 5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男42例,女11例.其中一侧额颞叶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硬膜下血肿43例;硬 膜下血肿伴脑内血肿10例.所有病例格拉斯哥(GCS)评分均为3~5分,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基础上将额部发际内切口 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 )的诊断和治疗。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经验教训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1989年6月~2004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 )9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8例患者中 ,GCS评分 :6~8分762例中 ,恢复良好472例 ,占61 .94 %,中残216例 ,占28 .34 %,重残41例 ,占5 38 %,植物生存6例 ,占0 .78 %,死亡27例 ,占3 .54 %。GCS评分 :3~5分206例中 ,恢复良好33例 ,占16. 01 %,中残50例 ,占24. 27 %,重残33例 ,占16 .01 %,植物生存9例 ,占4 36 %,死亡81例 ,占39. 32 %。总死亡人数108例 ,占11 .16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 ,继而发生细胞毒性脑水肿 ,亚低温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 ,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就预后存活和死亡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存活44例,死亡1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双侧瞳孔散大、入院时GCS评分是独立的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患者在并发重型颅脑损伤时合并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可加重病情,针对独立影响预后的因素制定措施进行预防,可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41-14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因素,为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资料齐全的2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59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低、行开颅手术、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空腹血糖≥8mmol/L、损伤类型中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脑损伤和脑挫裂伤是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3~5分、早期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颅脑损伤类型(脑干损伤、弥漫性脑损伤和脑挫裂伤)是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在救治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结合鞘内注射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强  樊继军  周翔鱼 《河北医药》2003,25(12):925-926
我科自 1999年 3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除常规静脉注射纳洛酮外并结合鞘内注射纳洛酮 (为纳洛酮组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洛酮组 :3 0例均为伤后 2 4h内入院急性重型 (GCS≤ 8分 )脑损伤病人 ,且无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或功能衰竭。经头颅CT证实 :硬膜外血肿 10例 ,硬膜外血肿伴广泛脑挫裂伤 8例 ,脑内血肿 8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4例。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8~ 5 5岁。对照组 :选同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3 5例 ,平均GCS评分≤ 8分。硬膜外血肿 12例 ,硬膜下伴广泛脑挫裂伤 10例 ,脑内血肿 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172例GCS3份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10年中收治的GCS3份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中存活82例,其中21例恢复良好,25例中残,重残31例,5例植物生存,死亡90例.结论 尽早清除血肿,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及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GCS 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本科于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对 3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使用纳洛酮治疗 ,对促进病人清醒 ,改善预后有良好作用 ,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 将入院时GCS评分在 3~ 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按入院顺序 ,采用配对试验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常规 纳络酮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详细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例数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多发性血肿血肿伴脑挫裂伤严重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手术治疗组 32 12 45 96 5 19对照组 2 713 3 76 441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脱水、抗炎、降温、支持、气管…  相似文献   

12.
陈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06-406
为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死率,我科2004年3月~2006年9月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时实行预见性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5例,其中男72例,女33例,年龄4~88岁,平均46岁,均行颅脑CT确诊,GCS评分≤8分,其中脑挫裂伤25例,硬膜下血肿41例,硬膜外血肿19例,脑内血肿6例,脑干损伤3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1例。  相似文献   

13.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1])是颅脑损伤中病情危急、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的损伤类型,在现代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受伤类型中较为常见,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期以来一直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1月期间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7年2月~2001年6月,在重型颅脑伤救治中行气管切开者146例,本文对146例重型颅脑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46例中男102例,女44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3岁,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53例,重型颅脑伤(GCS5~8分)93例。气管切开维持时间1~130天。  相似文献   

15.
吴新昌  徐侃  程英  葛忆秦 《安徽医药》2006,10(3):193-194
目的对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作一分析。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5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26例;存活8例,其中良好3例、中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7例,死亡率77.1%。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性脑干伤、脑挫裂伤及硬膜外血肿少,而以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和多发性颅内血肿多的特点,其死亡率高,合并伤多。GCS及老年性疾病可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特重型颅脑损伤指GCS评分3~5分,颅脑原发伤严重,或伴其他部位脏器损伤、休克等,患者伤后即昏迷、去皮质强直、双侧瞳孔散大、呼吸严重紊乱及脑疝晚期,病死率达80%以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多发于伤后2~10 d,伤情越重发病率越高,发病率最高达78.9%[1-2],因此,肺部感染是除原发性脑损伤过重死亡外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3].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肺部感染,增加脑部供氧,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最终改善预后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是在目前常规治疗同时,适时给予静脉注射用人丙种球蛋白(以下简称静丙),观察其在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动态变化并探讨颅脑损伤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42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按GCS评分多少和伤后昏迷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伤病人分型为4组:A组,B组,C组,D组,健康对照E组;入院后1、3、5、7、10 d分别采用金标免疫法定性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免疫抑制-酶动力法定量测定CK-MB,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结果 GCS≥9分的轻型A组和中型B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较低小于10%,升高者5 d左右恢复正常.GCS<9分重型C组和特重型D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明显升高,5~7 d更为明显,达50%以上,10 d后开始恢复正常.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尤为脑水肿高峰期最为明显.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血清中cTnI含量增高,说明越易导致心肌损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06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资料,作为发生组,并收集同期医院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未发生枕叶梗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均完整,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中低血压、术前休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高、术前休克、术中低血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长均是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可能受GCS评分高、术前休克、术中低血压、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为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7例,统计预后不良患者和预后良好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既往史、合并伤、环池情况、脑疝、术后并发症、体温、WBC计数、血糖水平、入院GCS评分、收缩压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P<0.05)。结论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体温,治疗合并症,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状态,降低颅内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240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共35例(14.58%)继发脑梗死症状,经危险因素分析后,低格拉斯哥评分(GCS)以及脑挫裂伤、低血压或休克、硬膜下血肿、糖尿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临床表现,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症状的危险因素,不同的临床表现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诊断与相关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