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为腹痛(58.3%)及腹块(75%)。实体瘤以恶性居多(83.3%)。术前确诊率为41.6%,良性肿瘤切除率85.7%,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切除率30%,5年生存率8%。结论:本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及CT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治疗以完整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以来我院外科诊治的2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例(13.0%),空肠8例(34.8%),回肠12例(53.2%)。常见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不明原因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术前误诊或不能明确诊断15例(65.20%)。23例均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少见,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误诊率高,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综合各项检查,必要时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3.
8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在胜  刘弋 《安徽医药》2010,14(3):322-32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间经手术或术前内镜病理证实的8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资料。结果病理:腺癌58例,恶性间质瘤17例,腺瘤局部癌变1例,腺瘤2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未分化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部位:十二指肠55例(67.9%),空肠19例(23.5%),回肠7例(8.6%)。常见临床表现:腹痛,黄疸,腹部包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内镜、X线钡餐、B超、CT、MRCP、ERCP、血管造影是主要检查方法。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影像学可增加疾病检出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我院外科诊治的26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例(11.5%),空肠9例(34.6%),回肠14例(53.9%);病类型腺癌3例,印戎细胞癌2例,平滑肌肉瘤18例,恶性淋巴瘤3例。常见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不明原因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术前误诊或不能明确诊断18例(69.2%)。26例均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少见,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误诊率高,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综合各项检查,必要时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85例经病理快速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诊断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一致性,最终79例患者经石蜡切片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结果Ia期56例(70.9%),1b期4例(5.1%),IC期14例(17.7%),Ⅱ期3例(3.8%),Ⅲ期2例(2.5%)。浆液性40例(占50.6%),黏液性26例(占32.9%),混合性9例(占11.4%),其他类型4例(占5.1%)。最终石蜡切片确诊7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7例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相符,诊断总体准确率为78.8%。7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无生育要求及绝经患者39例(49.4%)行根治性手术,40例(50.6%)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是指导手术的有效手段,力求提高其准确性;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是选择手术方式的主要因素,可行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明确病理诊断的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53例病例中,术前确诊41例,手术中及手术后确诊12例。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率88.7%(47/53),手术后32例完成了4疗程以上的足量化疗。术后随访7个月至3年,1年生存率77.4%,3年生存率45.3%。结论食管癌患者同时行X线钡餐和食管内镜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足量足疗程的辅助化疗,可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陈镇武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98-189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前经内窥镜、X线、B超及CT等检查,术前确诊率(25.0%,15/60)明显低于术后确诊率(75.0%,45/60)(Х^2=9.145,P<0.01);好发部位:十二指肠20例(33.3%),空肠13例(21.6%),回肠27例(45.5%);60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良性肿瘤18例(30.0%),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的42例(70.0%)(Х^2=8.215,P<0.01);腺癌22例(36.0%),明显高于其它性质肿瘤[15例(25.0%)、5例(8.3%)、2例(3.3%)、2例(3.3%)、1例(1.6%)、3例(3.3%)、4例(6.6%)、3例(3.3%)、3例(3.3%)](Х^2=3.89、8.89、9.152、9.162、10.23、9.012、8.999、9.042、9.111,均P<0.05);良性肿瘤行局部肠壁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黄克伟 《黑龙江医药》2010,23(2):294-29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发病部位以回肠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良性肿瘤行局部肠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4例恶性肿瘤均得到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62.5%和29.2%。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综合采用各项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玉坦  李鹏程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14-2215
目的:探讨提高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手段及确诊率:胃镜确诊率为100%(12/12),钡餐造影检出率为30%(3/10)。7例行根治性切除。1年内死亡2例,3年内死亡2例,目前仍存活3例(随访2-6年);姑息性切除1例,3例由于肿瘤广泛转移未能切除病灶。结论:对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早期诊断,胃镜检查优于钡餐,根治性切除可获得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韦达  陈环球 《江苏医药》2005,31(12):899-90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ⅠE期17例,ⅡE期26例,ⅢE期3例,Ⅳ期10例。术前X线确诊率45%,胃镜确诊率30%。ⅠE期、ⅡE期、ⅢE期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4.0%、33.3%和11.1%。结论 重视PGML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特点,胃镜检查时多部位深取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手术切除应为首选治疗,辅以放、化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类型、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对1993年以来诊治的1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多,占(4/11),恶性肿瘤中以腺癌多见,占(5/7),小肠肿瘤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等.16例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38.8%(7/18),B超、CT诊断符合率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洪汝涛 《安徽医药》2003,7(5):346-347
目的 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46例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3例,空肠6例,回肠6例,空回肠均受累2例。肿瘤以腺癌为最多,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腹痛、黄疸、腹水、便血、腹块、纳差、乏力等。应用各种景仰学检查正确诊断27例,占58.70%。术前和术中共发现有转移21例,占45.65%。结论 小肠恶性肿瘤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适当应用各种景仰学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多见。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其次为平滑肌肉瘤。本组均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术前仅确诊16例,余均误诊,误诊率达57.9%。本组均手术治疗。术前主要以急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为主要诊断。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本病少见,容易误诊。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一定帮助。一经诊断,手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共15例(100%),有腹部肿块者8例(53.3%),有血便者7例(46.7%);②术前确诊为肠套叠者6例(40%),肠梗阻13例(86.7%),腹部包块疑消化道肿瘤5例(33.3%),急性阑尾炎1例(6.7%);③引起肠套叠的病变有:小肠肿瘤7例(46.7%),小肠憩室2例(13.3%),盲肠游离症1例(6.7%),结肠肿瘤4例(26.7%)等;④本组均行剖腹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①成人肠套叠大部分继发于小肠病变,且以小肠肿瘤最多见;②钡剂灌肠摄片、B超、纤维结肠镜有助于成人肠套叠的诊断,CT为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③治疗首选手术,腹腔镜也可以作为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PIT)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PI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3年收治的86例PIT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良性肿瘤占20.9%(18虑6),恶性肿瘤占79.1%(68/86)。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占41.2%(28/88)。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助于诊断。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率为34.9%(30/86)。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9.0%、24.5%。结论PIT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与急诊手术率高。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疑有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两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师对CT和MR图像进行阅片,从肠壁形态、病变部位(十二指肠、近段回肠、远段回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及累及范围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及内镜活检证实有33例患者存在35处小肠肿瘤性病灶(5例腺癌、6例淋巴瘤、18例间质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及1例脂肪瘤);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27/27)、90.9%(30/33)、95.0%(57/60),MR分别为100%(27/27)、97.0%(32/33)、98.3%(59/60),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结论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2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华  钱叶本 《安徽医药》2011,15(4):466-46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5月~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PRT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依次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腰背部酸痛不适.术前B超和CT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92%和100%.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P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25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B 超和 CT 是主要诊断方法。25例均采用脾节除术,对脾脏恶性肿瘤则采用根治性脾切除,必要时辅以胰体尾切除术。恶性淋巴瘤术后辅以化疗与放疗。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选取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其治疗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