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为常见,从1985~1998年本院共收治跟骨骨折105例,采用保守及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本组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18~46)岁,平均33岁。左侧38例,右侧54例,双侧13例。骨折类型:I型:不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31例,II型:骨折波及距下关节者74例。随诊时间(0。83~3.25)年,平均1.67年。 方法:(1)康复疗法:采用抬高患肢,卧床休息,从足趾至踝以上用弹性绷带包缠,施以轻微按摩挤压,自受伤之日起就开始主动活…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1%~2%,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多见于高处跌落足跟受撞击所致。由于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复位后内固定治疗难度大,易发生距下关节痛,扁平足及足跟增宽等后遗症。2002~2005年应用”Y”型和”T”型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1%~2%,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多见于高处跌落足跟受撞击所致[1-2].由于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复位后内固定治疗难度大,易发生距下关节痛,扁平足及足跟增宽等后遗症.2002~2005年应用"Y"型和"T"型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撬拨复位加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其中粉碎性骨折常导致足弓严重塌陷、距下关节面破坏及腓肠肌松弛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造成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10月共收治24例此类病人,采用撬拨复位、植骨及跟骨解剖板固定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军杰  俞光荣  曹成福  纪斌  王臻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50-52,I0003
目的:通过观察可注射硫酸钙植入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临床预后,探讨该手术适应证及其优点。 方法:选取2001-06/2006-0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科收治。的29例累及距下关节的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L”切口。分别切开皮肤、深筋膜,注意防止损伤腓肠外侧皮神经。采取跟骨外侧手术入路,对跟骨骨折移位行撬拨复位后植入可注射硫酸钙骨替代物,再予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 结果:29例累及距下关节的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①术后患者足部疼痛、足行走功能、足跟部畸形矫正评估结果:29例患者中,优15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达89.7%。②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测量结果的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Boe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丘部跟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及结节部高度均明显增加(P〈0.05),跟骨宽度明显减小(P〈0.05)。③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对比:术前跟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跟骨短缩、增宽畸形;术中对距下关节面进行撬拨复位,关节面近似平整,采用可注射硫酸钙骨替代物植入充填,随后采用可塑性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术后3个月跟骨长度、宽度以及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可注射硫酸钙植入+内固定术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缓解后足疼痛,促进跟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邱华耀  李逸群 《新医学》2007,38(9):619-6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方法治疗骨折,术后接受常规制动及西药抗感染治疗,另于骨折术后内服中药及配合中药舒筋洗方薰洗(切口拆线1周后)患处治疗,西药疗程7~14日,内服中药疗程12周,中药薰洗疗程6周.结果:随访11个月~2年,中位时间17个月,疗效评定示优4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6%.2例患者在使用舒筋洗方熏洗患处后出现荨麻疹,停药后予对症治疗痊愈,随访期间无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可注射硫酸钙植入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临床预后,探讨该手术适应证及其优点。方法:选取2001-06/2006-0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科收治的29例累及距下关节的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L”切口,分别切开皮肤、深筋膜,注意防止损伤腓肠外侧皮神经。采取跟骨外侧手术入路,对跟骨骨折移位行撬拨复位后植入可注射硫酸钙骨替代物,再予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29例累及距下关节的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①术后患者足部疼痛、足行走功能、足跟部畸形矫正评估结果:29例患者中,优15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达89.7%。②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测量结果的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Bi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丘部跟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及结节部高度均明显增加(P<0.05),跟骨宽度明显减小(P<0.05)。③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对比:术前跟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跟骨短缩、增宽畸形;术中对距下关节面进行撬拨复位,关节面近似平整,采用可注射硫酸钙骨替代物植入充填,随后采用可塑性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术后3个月跟骨长度、宽度以及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可注射硫酸钙植入 内固定术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缓解后足疼痛,促进跟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涉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治疗困难,后遗骨性关节炎、足内外翻畸形等症,影响功能恢复。治疗方法各家观点不一。我科自1990年1月~1996年10月,对25例患者采用多种康复方法治疗,其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9.
崔玉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24-2924
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大多数涉及距下关节[1],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规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疗效肯定。但术后局部皮肤坏死并发症较  相似文献   

10.
于洪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38-4438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在足部骨折中发病率最高,其中60%~75%的跟骨骨折患者为关‘节内骨折,其累及的人群主要为20-40岁,约占90%,破坏了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会导致严重的功能残疾,而且严重的患者会因此丧失劳动能力Ⅲ。目前,对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可塑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对波及距下关节面的粉碎骨折,手术治疗已逐步代替保守治疗。作从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可塑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58例70足,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距下关节融合术在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1例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中,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无明显波动(P值〉0.05);在随访后期(36个月)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33)。结论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及使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8例跟骨骨折(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20例和Ⅳ8例)均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26例基本恢复跟骨高度、长度、宽度;2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距下关节融合术。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优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75%。结论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基本形态,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在足跗骨骨折中最常见 ,跟骨结节角 (Bolher角 )变小的跟骨骨折治疗上较困难 ,Bolher角恢复不好常后遗踝关节疼痛 ,行走乏力。3年来我们对Bolher角变小的跟骨骨折用斯氏针经皮撬拨复位治疗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 (35个跟骨 ) ,男25例 ,女5例。年龄8~60岁 ,平均25岁。其中5例为双侧跟骨骨折。高处坠落伤28例 ,车祸伤2例。合并胸腰椎等其它骨折20例。骨折波及跟距关节31个跟骨 ,跟距关节附近骨折4个跟骨。35个跟骨Bolher角均变小 ,-7~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3D打印联合距下关节镜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入我院确诊跟骨骨折SandersⅡ?Ⅳ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观察组术前采用3D打印跟骨骨折模型并模拟手术方案.两组随访截至2021年8月...  相似文献   

16.
张静波  魏东 《临床医学》2009,29(12):112-113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至2009年4月采用撬拔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中药熏洗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24例患者26足。按Sanders标准分型:Ⅱ型19例21足,Ⅱ型5例5足。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诊,随诊时间10—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3足皮肤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频谱照射、抗炎治疗后愈合,无骨感染及骨外露发生.按Marylangfootscore评分:优良16足,良5足,中4足,差1足,优良率80.7%.结论对于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Ⅱ、Ⅲ型骨折,采用撬拨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伤残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桥接棒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38例行距下关节镜监视下桥接棒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将术前、术后跟距关节面、Bo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关节功能经Maryland评分。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跟距关节面平整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86.8%。结论距下关节镜下桥接棒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镜下恢复跟距关节面的平整,创伤小,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诊断距下关节内骨折16足,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10足、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6足,距下关节外骨折10足,其中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4足、跟骨结节水平骨折3足、载距突骨折2足、前突骨折1足;距下关节内骨折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Sanders氏分型Ⅱ型3足,Ⅲ型4足,Ⅳ型9足。结论根据X线平片及CT表现,结合跟骨结节关节角(Boher氏角)测量等方法,可对跟骨骨折准确诊断并分型。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的治疗历来争论较多,尤其是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更是如此,临床治疗棘手,预后较差。自2001年3月至2004年9月,作者等采用开放复位、可塑形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19例21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30个跟骨骨折的轴位CT、MPR及表面重建(SSD)CT的表现,对骨折进行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30个跟骨骨折中,骨折涉及距下关节6个跟骨,涉及距下关节24个跟骨。22例骨折涉及距下关节进行手术治疗,16例术中给予植骨,手术结果证实了MPR和SSD显示的骨折情况,并取得良好疗效。MPR能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移位的程度及相应的软组织损伤;SSD有助于骨折块的立本定位,术前正确评估骨关节损伤和塌陷的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和MPR对术前骨折的分类,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