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锡符 《江西医药》1990,25(1):16-17
报告7例交通事故致下级严重撕裂伤病例,应用灭滴防治厌氧菌感染,结果表明对严重污染的开放性创伤病例,清创中和清创后早期应用灭滴灵可防止厌氧菌感染;对应用其他抗生素后发生了厌氧菌感染的病例,及时局部和全身用药,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陈渭良伤科油治疗中药穴位贴敷致局部水疱的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使用陈渭良伤科油治疗中药穴位贴敷致局部水疱做前后对照。结果用药前与用药后3d、8d在疼痛、创口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治愈时间(4.28±1.16),无创口感染,总有效率100%。结论陈渭良伤科油治疗中药穴位贴敷致局部水疱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在眼科的合理使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罗先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49-2350
在眼科临床上,抗生素的局部或全身使用,用药剂量和途径主要取决于病灶的部位。由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对于眼表或浅层的感染,局部用药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眼内及眶内感染,则应联合全身用药,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皮肤金葡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荣 《首都医药》2007,(20):41-41
目的探讨皮肤金葡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对491株金葡菌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全身用药适合使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局部用药适合使用莫匹罗星。结论皮肤金葡菌感染耐药菌多见,临床需谨慎选用抗生素。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金葡菌感染的病例很多,如:脓疱疮、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taphylococus Scalded Skin Syndrone)(简称SSSS),特应性皮炎的继发感染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空军总医院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用药特点,并对其中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2009年度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坏疽合并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及联合应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种类基本可以覆盖致病病源微生物,联合用药种类较为合理。但全身用抗生素存在治疗周期过长的现象,同时,局部用抗生素存在一次性应用的现象。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尚需要进行规范,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周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马丽丽 《云南医药》1998,19(4):284-286
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与牙菌斑中的某些厌氧菌感染有关。人们应用甲哨唑治疗牙周病,但全身用药剂量大,不良反应强,药物在局部浓度低且流失较快。为此我科研制了一种以高分子化学物质为载体,丙烯酸树脂为包衣的甲哨唑缓释药棒,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并进行了治疗前...  相似文献   

7.
慢性骨髓炎时,骨组织中的残余腔含有脓液、炎性肉芽组织和死骨,是导致持续或反复感染的主要原因。骨感染灶周围为硬化骨和瘢痕化组织所包围,血循环差,抗生素很难进入骨感染灶。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所有死骨、病骨及瘢痕化的软组织,消灭残余死腔,争取在改善局部血行和清除术后炎症渗出的基础上,一期闭合创口。一、术前准备慢性骨髓炎可因长期感染,影响全身健康,应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检查肝肾功能,排除内脏淀粉样变。有窦道者应通畅引流。全身抗生素及局部清洁换药,可将感染减低到最低程度。取深部脓液作细菌培养以便找出敏感抗生素。有大块死骨者,必须待包壳形成达一定强度。对较深窦道可行碘油造影,了解走向、分支及范围。术前可用平头针插  相似文献   

8.
吴伟  何梅凤  唐细兰 《中国医药》2011,6(10):1243-1244
目的 探讨眼局部用药致全身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眼局部用药引起的全身ADR文献104篇,共14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局部用药致全身ADR以>60岁的老年人和≤10岁的儿童居多;给药方式以滴眼为主,占87.9%;用药后1~30min出现ADR的比例较大,占39.3%;涉及药物28种,以阿托品、噻吗洛尔居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者可致死亡。结论 临床应重视眼局部用药致全身ADR,合理使用眼用制剂,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甲硝唑局部和全身用药对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的疗效对比。方法分组对230例下颌第3磨牙拔牙术后进行甲硝唑局部和全身用药,观察术后发生干槽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口服甲硝唑片剂,干槽症发生几率为9.10%;术后创口局部置入甲硝唑粉剂,干槽症发生率2.50%。结论拔牙后创口局部用甲硝唑可以大大减少干槽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姜会庆 《江苏医药》1998,24(7):503-504
烧伤感染仍是严重烧伤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烧伤新疗法不断出现,但如何有效地防治烧伤感染,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治疗烧伤感染的关键步骤。一、存在问题国内外烧伤界学者对合理应用抗生素问题争议很多,目前仍以治疗用药为主,预防为辅。其实,有些情况下合理的预防性用药也是必须的,但如果盲目应用,不但没有必要,甚至有害。抗生素应用在烧伤治疗方面常见的几点误区,尤应引起注意。1.过分强调局部用药:认为局部用药用量少又方便,将疗效好的抗生素(尤其是新型,高效)用于创面,致使某些新型抗生素过…  相似文献   

11.
地震伤患者常见感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地震伤员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的发生原因、常见菌群以及伤口处理、抗生素的使用、全身支持、氧疗和中和毒素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注射液(悉能)对急诊室外科外伤创口预防感染的医学和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实验,应运在比观察244例急诊室外伤创口患者,分为预防用药和对照组,预防组用1%依替米星生理盐水注射液10ml在创口周围8浸润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效果,并研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预防组在临床效果,经济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依替米星(悉能)注射液对急诊室外伤创口感染的预防是一种有效安全成本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四肢骨骨折感染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骨骨折感染的治疗,减少或避免因骨折感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近十年来收治25例四肢骨骨折感染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病例中20例治愈,治愈率80%,显效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四肢骨骨折感染,运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早期手术彻底的清创是治疗四肢骨骨折感染的关健,局部抗生素液持续冲洗,配合有效的抗生素全身用药是治疗四肢骨骨折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右旋糖酐铁肌注致全身过敏及局部坏死,以期引起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达到能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回顾性调查总结5例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全身过敏及局部坏死的抢救与处理,提出注意事项,规范化操作流程。结果:通过积极采取措施,立即停止注射,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地塞米松针使用,观察病情变化,稳定情绪等,进行局部处理,5例均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了解右旋糖酐铁引起全身过敏及局部反应的临床特点,医护人员加强了用药观察,以利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使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感染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烧伤患者感染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生素的全身用药,然而,烧伤后动态病理生理改变可以影响患者各种抗生素的处置,使用标准给药方案可能导致烧伤患者抗生素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Boucher等对烧伤患者中可能影响抗生素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和抗生素全身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PK)进行综述,这些资料可以有助于临床医师构思烧伤患者的个体化抗生  相似文献   

16.
坏死性筋膜炎是深部软组织感染后出现的一种沿筋膜组织侵袭坏死性病变,其病程与治疗方法不同于一般非特异性感染。我院收治1例因封闭注射而致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1994年4月因腰痛在当地医院作封闭治疗,注射后局部隐痛,未予重视,3天后再次封闭注射,肿痛加剧,体温39C,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尿量减少,每日<400ml,Cr221pmol/L,BUN14.smmol/L,腰部肿痛范围迅速扩大。诊断:①肾功能衰竭(少尿期),②腰防部蜂窝织炎。经肾科抢救治疗、腰部多处切开引流后,肾功能好转,但创口每日换药引流,疗程达2个多月,炎症迁延…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致严重不良反应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生素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60例抗生素致ADR的临床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60例ADR中,中青年患者多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多于老年人;大部分发生时间在30min以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戴春梅  周建党  伍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5):314-315,F0003
目的了解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方法运用WHONET软件对我院四年间临床分离出的深部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001年8.0%升至2004年的13.4%,白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1年的67.3%降至2004年的49.6%,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构成比四年间增加了6.7%,成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7.6%~15.5%。结论临床深部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原护唇膏抗炎抑菌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高原护唇膏的抗炎作用,以稀释法研究小鼠损伤皮肤的抑菌作用.结果 高原护唇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程度,并具有良好的促进局部感染创口的愈合作用.结论 高原护唇膏具有抗炎和促进局部感染创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疝环填充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原因,探讨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对20例腹股沟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45min。感染发生于术后3周内12例,发生于3周后8例,其中4例再次手术去除补片,另外16例全身应用抗生素或局部换药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6~18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去除补片或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