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与后位子宫的关系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接受放疗的212例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肠炎的22例患者。比较前后位子宫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测量近阶段各15例前后位子宫患者子宫中轴(仅测C点截面)与直肠的距离,及后位子宫患者的子宫后倾后屈角度。结果后位子宫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位子宫患者(X~2=21.10,P<0.01),后位子宫患者C点与直肠的距离较近(t=7.33,P<0.05),后位子宫患者的子宫后倾后屈角度9~22°,中位角度17°。结论后位子宫患者易于发生放射性肠炎,原因是后位子宫患者子宫中轴距直肠较近,且后装治疗中y轴与z轴在直肠方向易形成锐角关系,导致受量过大。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近年来,后装机的应用使宫颈癌放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要寻求一个最佳生物学剂量,最有力地打击癌瘤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仍是我们长时期研究探讨的课题。材料和方法本文从75年~87年放疗病例中,随机选择30例,分别于A点量达20~25Gy;40~45Gy;50~80Gy后(2Gy/次,5次/周,2~8周完成。Co~(60)外照射)。采取宫颈癌根治术或子宫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放疗后腹膜纤维化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纤维化是腹膜后增生的纤维组织和不同程度慢性炎症取代了腹膜后的正常组织。1948年Omond首先报导了2例并提出腹膜后纤维化的概念:本文报导了3例皆为宫颈癌放疗及宫颈癌术后放疗之后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的疗效、晚期副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搜集2005年2月前6年接受术后放疗的ⅠA~ⅡB期官颈癌病例114例,其中年龄24~72岁(中位值42.5岁);FIGO临床分期ⅠA期6例、Ⅰb1期51例、Ⅰb2期18例、ⅡA期26例、ⅡB期13例;术后病理为鳞癌92例、腺癌19例、腺鳞癌2例、未分化癌1例.113例采用加速器6、15 MV X线盒式4个野常规放疗40~60 Gy(中位值50 Gy),81例放疗后4周加192Ir近距离治疗,参考点在阴道黏膜下T0.5 cm,1~6次,4~30Gy(中位值16 Gy).87例接受术前或(和)同步增敏化疗.随访5~75个月(中位值20个月),总随访率为92%.结果 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盆腔控制率分别为93.1%、88.1%、94.6%,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盆腔控制率分别为75.7%、62.3%、85.6%.淋巴结转移及阴道残端阳性为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阴道残端阳性为盆腔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分期、子宫下段受累及阴道残端阳性为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16例患者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腹股沟及骨、肝及脑.RTOG分级晚期直肠反应发生率1级11.4%、2级11.4%、3级3.5%,泌尿系反应发生率1级14.0%、2级6.1%、3级0.9%.治疗后出现下肢水肿者8例.结论 术后放疗在盆腔控制率上能达到较满意疗效,且放疗相关晚期副反应是可接受的,远处转移是致死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术后不同因素对放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宫颈癌术后不同因素对放疗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1998年收治的各期宫颈癌共525例,其中346例手术治疗,术后放疗者302例。302例分布在Ⅰ、Ⅱa、Ⅱb、Ⅲa期,分别为142、121、23、16例。术后放疗采用^60Coγ线或6MVX线前后野垂直交替照射44~50Gy4~5周。根据存在的因素情况酌情扩大射野、缩野加照或阴道后装治疗及少数给予辅助化疗。结果 Ⅰ、Ⅱa、Ⅱb、Ⅲ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7%、56.5%、56.2%(X^2=22.22,P〈0.01)。浸润浅层、深肌层、全层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83.1%、62.7%(x0=27.46,P〈0.01)。盆腔内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残端及宫旁切缘呈阳性的有与无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与88.2%(X^2=41.79,P〈0.01)。结论 对术后有多种影响因素的患者,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它可减少盆腔复发率。凡认为手术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有术后放化疗就可放宽手术适应证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放疗在盆腔肿瘤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治疗的同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直肠损伤,通过改进放射技术、照射剂量和优化分割剂量、使用辐射防护剂等可以减少和预防放射性直肠损伤。放疗技术的改进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精确放疗技术,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并使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能够较好地避开周围的重要器官和组织,减轻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放射损伤。照射剂量和分割剂量的优化,其机制是根据不同组织的细胞增殖快慢不同,分别给予大剂量分割、超分割和加速超分割,提高肿瘤控制率。使用辐射防护剂保护正常组织的机制是通过阻止自由基的间接损伤和修复直接、间接损伤的DNA,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同时不保护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英  厉霞玲 《肿瘤学杂志》2006,12(2):117-1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8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临床诊断为Ⅰb~Ⅱb期患者进行术前后装放射治疗,后装A点剂量18Gy~24Gy,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宫颈局部肿块消退有效率达92.9%,后装放射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半年~3年26例存活,2例死于肺转移。[结论]宫颈癌术前进行适量的腔内后装放射治疗有利于宫颈癌根治术的进行,降低术后局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后宫颈细胞学改变特点及该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96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489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CT)。采用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对细胞改变作描述性诊断。结果在放疗结束1年内,鳞状上皮表层细胞体积增大不明显、核可增大,但较疏松、胞浆丰富,可出现空泡。部分涂片上可见退变的癌细胞,部分病例见修复细胞和化生细胞。异常鳞状上皮细胞检出率为40.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分别为20.1%,5.3%、10.8%。鳞癌(SCC)检出率为3.1%。炎症反应性细胞检出率为42.5%,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3%,19.4%,16.8%。35例放疗后因细胞学检查异常进行了局部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与LCT两者符合率为9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可作为宫颈癌放疗后局部有无复发及放射反应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放疗方法对Ⅲ宫颈癌疗效和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63例接受全程放疗的Ⅲ期宫颈癌患者(鳞癌722例,腺癌41例)的生存率,对资料完整的350例进行近期疗效及放疗副反应的比较.763例中全盆2个野常规分割+腔内放疗113例(cF组),盆腔盒式4个野加速超分割+腔内放疗44例(AHF组),盆腔4个小野非常规分割同期腔内放疗606例(FRT组),61例加用了化疗.350例中cF组112例,AHF组44例,FRT组194例,6l例加用了化疗.结果 全部病例CF、AHF、FRT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66.8%、44.3%(P=0.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65.7%、66.8%、36.3%(P=O.000);CF、FRT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3%、31.9%(P=0.200);鳞癌加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无化疗组.350例中CF、AHF、FRT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O%、93.2%、86.1%(x2=2.70,P=0.259),急性放射性肠道、膀胱损伤发生率相似(P>0.05),FRT组骨髓抑制率最低(56.2%;x2=25.95,P=0.000);AHF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最低(9.1%;X2=20.25,P=0.002);鳞癌加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无化疗组,仉骨髓抑制及肠道反应均高于无化疗组.结论 CF组及AHF组5年生存率均较好,AHF组的并发症较轻、疗程短并有提高局部控制率的趋势,值得推广应用.同步放化疗可改善鳞癌患者的生存率及近期疗效,但并发症显著增加,治疗要考虑患者体质、对化疗的耐受程度等.  相似文献   

10.
放疗已经成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体外精确放疗技术治疗期间,器官运动、摆位误差、解剖学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际接受剂量与初始计划不一致,从而造成靶区剂量不足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过多。自适应放疗( ART)可根据治疗过程中所得到的位置、体积、剂量等参数的反馈信息,利用图像引导及个体化建模等方法对后续治疗计划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从而在提高局部控制率的同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53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530例宫颈癌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200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化疗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530例患者术中并发症以出血、输尿管损伤为主,术后并发症以尿潴留、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感染为主。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未行化疗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前有无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415例行食管癌颈部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4例。[结果]24例喉返神经损伤包括22例单侧损伤和2例双侧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与肿瘤T分期和TNM分期无关。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较胸中段及下段食管癌患者易发生损伤(P〈0.05);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更易发生损伤(P〈0.05)。[结论]喉返神经损伤与肿瘤位置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直肠癌细胞脱落的情况和直肠冲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4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中应用生理盐水经肛门反复多次冲洗直肠,冲洗总量为1500ml。按照次序将冲洗液分装3瓶,对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分析细胞学结果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中52例第一瓶冲洗液中有癌细胞,占81.3%;14例第二瓶仍有癌细胞,占21.9%;第三瓶没有找到癌细胞。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检出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肠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较高,应常规行直肠冲洗,冲洗液的总量应大于1000ml。  相似文献   

14.
15.
杜鹏  吴浩荣 《肿瘤学杂志》2006,12(6):470-47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 ̄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6210例初治宫颈癌恶性肿瘤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笕青  俞华 《中国肿瘤》2005,14(5):342-344
[目的]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近15年收治的浙江省内的宫颈癌病例的情况.[方法]用SPSS 12.0软件对1990~2004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 210例浙江省宫颈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210例宫颈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分别占91.71%,5.80%和1.56%.1990~1994年、1995~1999年和2000~2004年的宫颈癌平均年龄分别为55.77、54.07和51.41岁,宫颈原位癌与浸润癌之比分别为1:27.7、1:19.4和1:10.8.[结论]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原位癌早期发现的比例逐年升高.应完善和加强宫颈癌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6210例初治宫颈恶性肿瘤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笕青  俞华 《中国肿瘤》2005,14(5):342-344
[目的]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近15年收治的浙江省内的宫颈癌病例的情况。[方法]用SPSS12.0软件对1990~2004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210例浙江省宫颈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210例宫颈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分别占91.71%,5.80%和1.56%。1990—1994年、1995—1999年和2000—2004年的宫颈癌平均年龄分别为55.77、54.07和51.41岁,宫颈原位癌与浸润癌之比分别为1:27.7、1:19.4和1:10.8。[结论]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原位癌早期发现的比例逐年升高。应完善和加强宫颈癌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复发晚期直肠癌的姑息性放疗:(附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告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1981年至1990年对14例晚期复发的直肠癌患者放疗的效果。本组病人年龄31~60岁,男女各7例。放疗结束时病人会阴区疼痛症状完全及部分缓解达100%,2例便血症状得到控制。经随诊,无症状生存达3个月者10例,无症状生存达半年者4例,全组病人平均生存达14个月。作者分析并认为对晚期复发的直肠癌患者的放疗,意在姑息减症,放疗剂量不宜过高。放疗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姑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宫颈癌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发宫颈癌的预测、诊治方法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8例复发宫颈癌的资料。[结果]48例复发宫颈癌中局部复发36例(75.0%),2年内复发者占71.0%(中位复发时间为16个月),2年以上复发29.0%,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宫颈癌5年生存率20.5%。治疗前血清SCC鄄Ag≥1.5ng/ml者,复发率达38.2%;SCC鄄Ag<1.5ng/ml者,复发率仅7.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例复发宫颈癌于临床诊断前检测到血清SCC鄄Ag升高,SCC鄄Ag升高的时间较作出临床诊断平均早2~3个月。[结论]宫颈癌初治后2年内应密切随访。常规全身、盆腔检查,B超、胸片在随访中有重要作用。血清SCC鄄Ag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复发的预测及提高早期诊断率。复发宫颈癌的治疗应坚持综合与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报告深圳币人民医院肿瘤科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对22例晚期复发的直肠放疗的结果。本组病人年龄30~81岁。男11例,女11例。放疗结束时病人会阴区疼痛症状完全及部分缓解达100%,肿块缩小者达63%。经随访,无症状生存达3个月者15例,达半年者6例。全组病人平均生存13月。作者认为,对于晚期复发直肠癌,放射治疗能起姑息减症的作用,但剂量不宜过高,一般在40~65Gy.为宜。膀胱刺激症状及会阴皮肤破溃为放疗主要并发症。放疗配合微波热疗能否提高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