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识别某采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均达标;部分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未达标。结论粉尘、噪声为重点危害因素,应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掌控好关键控制点,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无缝气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分析评价职业危害因素防护现状。结果该生产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关键控制点是噪声、高温和其他粉尘。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2017年6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对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针对作业场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采取通风、除尘、隔声等综合防护措施,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与强度,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分析某水泥厂生产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水泥厂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石灰石粉尘、煤尘、水泥粉尘、石膏粉尘、矽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氢氧化钠、盐酸、氯气、氨、联氨、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其防控重点为化学性危害因素,项目的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的方法对该项目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该建设项目部分作业场所噪声超标,部分工作场所照度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控制,但须合理控制噪声,及时更换和补充厂房照明设备,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  相似文献   

6.
黄健  邱英  杨想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70-2472
目的通过对某热电厂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为建设单位进一步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全面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等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大部分噪声、高温、毒物检测值低于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有效,如果严格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该项目投产后能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甲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电解银、高温、甲醛、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检测结果表明,噪声强度为66.5~94.0 d B(A),WBGT指数范围30.3~33.8℃。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丁烯、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噪声、高温等。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价某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某刹车片生产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点控制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空气毒物、噪声、粉尘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85.7%、100.0%。根据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施检测结果可知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能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措施正常运转,隔声、通风、除尘设计效果良好。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空气分离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查阅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等,对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噪声是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职业病病例。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项目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二甲基亚砜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硫化氢、甲醇、氮氧化物。检测结果表明,噪声强度为69.2—75.3dB(A),WBGT指数范围27.9—29.2℃。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燃煤发电厂改建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符合国家标准。但作业场所噪声和粉尘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部分工作场所照度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但需进一步完善隔声降噪、防尘措施,改善部分作业场所的照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炼油厂汽油装车尾气回收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定性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各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化学物和噪声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识别某电梯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现状、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二甲苯、甲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紫外辐射、噪声、工频电场等。作业场所各危害因素浓/强度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 结论 该企业在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基本有效,但应进一步加强对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顺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对某化工企业顺酐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调查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顺酐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正丁烷、顺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氨、一氧化碳、噪声和工频电场。经检测,各作业点化学有害因素和工频电场的浓(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6个工种噪声作业人员8 h等效声级符合相关限值要求。 结论 顺酐生产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顺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氨,采用国内先进安全的工艺技术,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效可行,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电动车制造企业迁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导则》的规定,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总体布局、个人防护、应急救援措施等符合卫生学要求,但职业性健康体检率较低,检查项目不全,不符合有关要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除个别岗位臭氧、紫外线、噪声不符合要求外,其余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体检尚有欠缺,应根据评价组提出的补充措施加以完善和改进,以达到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识别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现状、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并对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温、MDI、乙酸乙酯、乙二醇、苯、甲苯、二甲苯、邻苯二甲酸酐、粉尘、苯乙烯、丁二烯等,经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合格率为80%,最大值为85.2dB(A),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项目,其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方面较合理,企业应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督促工人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完善作业人员体检项目,增加体检率,完善警示标识及公告栏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作业场所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SO2、HCl、CO、H4N2、H2S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为92.86%。结论该项目对粉尘、噪声、化学性有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某通信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评价涂装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开展检测与评价。结果经现场检测该企业涂装车间各作业场所甲苯、二甲苯、苯、乙酸乙酯、丁酮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要求,经对其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进行检测其防护效果达到防护要求。结论该企业对涂装车间各工作场所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的,使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工人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