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HPLC法测定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雪蓉  谭睿 《中药材》2004,27(12):916-917
目的:建立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样品;Shim-packODS(150×4.6 m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水-磷酸(35: 60: 0.2);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5~8 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29%,RSD为1.25%.结论:可用于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姜黄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植物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其性燥而温,味苦辛;具有通经止痛,破血行气之功效[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姜黄还具有抗炎、保肝利胆、抗癌、降血脂、抗菌等作用[2]。临床疗效依赖于药材的质量,评价姜黄的品质,通常以其有效成分总姜黄素和挥发油为衡量指标。现仅就影响姜黄有效成分的因素归纳总结如下。1 栽培土壤对姜黄品质的影响姜黄品质优劣是土壤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姜黄高产栽培中,除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土壤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改善姜黄生长的土壤条件,以促进姜黄生产的高产优质[3]…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姜黄有效成分在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考察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与挥发油之间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集不同产地姜黄样品,结合HPLC-UV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挥发油测定法分别分析姜黄中姜黄色素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功能对测定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姜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姜黄色素质量分数最大值约4.9%,最小值仅约0.2%,相差约24.5倍;姜黄挥发油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达4.2倍。姜黄的传统道地产区含量优势明显,不同姜黄色素与挥发油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差异对姜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姜黄的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其品质并推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产姜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为姜黄属中药材品种系统整理与质量标准规范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薄层层析比色法及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测定姜黄属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共34个样品的总姜黄素、姜黄素和挥发油。结果和结论:姜黄属不同种类植物的总姜黄素类和姜黄素含量差异悬殊,可达上百倍,挥发油含量差异可达6倍,同一种类的不同产地之间差异较小;并且不同种类的姜黄素含量与挥发油含量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姜黄炮制前后各样品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48: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柱温35 ℃.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果:姜黄不同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原药材(10.77 mg·g-1)>微炒品(10.04 mg·g-1)>生品(10.02mg·g-1)>酒制品(9.44 mg·g-1)>醋制品(9.28 mg·g-1).挥发油含量为:原药材(8.05%)>生品(8.00%)>酒制品(7.99%)>微炒品(7.81%)>醋制品(7.60%).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姜黄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产姜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栽培措施对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姜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密度和播种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施肥量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结果: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姜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增加复合肥、过磷酸钙和尿素施用量有利于增加姜黄根状茎的产量。但随施肥量的增加,根状茎中姜黄素含量和挥发油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姜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播种密度为12窝/m2,每窝播1个母姜。施肥量为过磷酸钙1000kg·m-2,尿素156.2kg·m-2,氮磷钾复合肥1250kg·m-2。灌溉和净作有利于提高姜黄产量。  相似文献   

9.
依据ScienceDirect、JNP、ACS、Wiley Online及CiNii等数据库,以姜黄属(Curcumna)为检索词及进行检索,以时间为序进行文章编排。目前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90多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其他还有二萜类,生物碱类,甾醇类等。姜黄属植物富含挥发油类成分,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宝库。该文对姜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为新药的开发扩大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10)
目的研究甘草配伍姜黄对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姜黄及按不同比例配伍甘草后,提取液中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姜黄单独提取比较,加入甘草后的混合提取液中3种化合物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姜黄和甘草比例为7∶15∶1和3∶15∶1和3∶11∶1之间时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结论使药甘草配伍君药姜黄后能增加对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姜黄药材中6种重金属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姜黄中6种重金属(砷、汞、铜、铅、镉、铬)的检测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姜黄中重金属残留含量.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铜、铅、镉、铬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汞,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 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超标率分别为砷0%,汞0%,铜18.2%,铅9.1%;镉36.4%,6种重金属的回收率为86.3~113.4%,RSD为10.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较好地用于中药材重金属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HPLC 测定不同产地莪术中 3 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炳先  陈受惠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2):1742-1744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莪术药材中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吉马酮含量的差异。 方法 采用 ZORBAX RX - C18 柱 ( 4.6 mm × 250 mm , 5 μm) ,柱温: 35 ℃ ,流动相:甲醇 - 水(含 0.4% 的醋酸) - 异丙醇,采用梯度洗脱程序 , 检测波长: 254 nm ,流速: 1 mL·min-1 。 结果 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吉马酮质量浓度分别在 5.18 ~ 155.5 , 5.902 ~ 177.1 和 6.19 ~ 185.7 mg·L-1 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6% , 101.9% 和 99.8% ,其中四川仙森公司蓬莪术中的莪术烯醇、 莪术酮和吉马酮 RSD 分别为 1.31% , 0.94% 和 2.18% (<>n=3) 。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 可用于控制莪术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姜黄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为建立姜黄药材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7批姜黄样品中Cu、As、Cd、Pb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姜黄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姜黄样品中Cu、As、Cd、Pb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 62~9. 34μg/g,0. 03~0. 60μg/g,0. 01~5. 39μg/g,0. 106~2. 04μg/g。4种重金属中仅镉元素超标,超标率为40. 7%。结论:姜黄中重金属镉超标情况严重,部分姜黄药材镉元素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或重度污染。建议建立姜黄重金属限量标准,为姜黄的规范种植与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对片姜黄和片子姜黄的名称以及来源进行考辨,为现代临床正确应用古方提供依据。在古代方书中,片姜黄和片子姜黄常互称互代,作为同一种药应用;而在古代本草文献中,两者常常在姜黄名下作为同一品种载述。片姜黄和姜黄在古代方书中亦互称互代,作为同一种药应用;在古代本草文献中在姜黄名下载述片姜黄的功效及形态特征。古代方药文献对于片姜黄的记载基本一致,现代文献对片姜黄来源记载的不一致,与现代对姜黄、郁金以及莪术的来源记载变化有关。笔者认为,片姜黄即古之片子姜黄;在古代其与姜黄系指同一药物,来源亦如姜黄一样并非一种;在现时其与姜黄已作为2种药物,来源单指原植物温郁金;应用古方需了解姜黄与片姜黄古同今异的变化,在临床中正确选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组(CIA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姜黄组(Curcuma-CIA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各组采用足趾部皮内注射胶原乳液免疫建立CIA模型。造模3周后开始分组给药,Curcuma-CIA组以姜黄100%水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水溶液,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关节肿胀程度、滑膜组织病理特征,EIA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造模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肿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2周后,Curcuma-CIA组与CIA模型组比较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HE病理切片显示,Curcuma-CIA组较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充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PGE2检测结果显示姜黄能减少造模大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结论成功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姜黄对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炎症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肿胀,减少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姜黄与片姜黄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洪壮  任淑清  沈德凤 《中药材》2006,29(11):1179-1182
为了解姜黄及片姜黄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中的化学成分的异同,应用改进窗口目标检验因子分析法对指纹图谱的色谱-光谱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比较,至少有10种化学成分在姜黄挥发油的色谱指纹图谱中存在而在片姜黄图谱中未被检出,至少有9种化学成分在片姜黄中存在而在姜黄中未见,姜黄与片姜黄挥发油指纹图谱中共有的化学成分有9种。  相似文献   

17.
姜黄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在肿瘤、慢性肝病、糖尿病、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上体现出了优势。然而,姜黄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机制还需进一步阐明,临床副作用研究也有待跟进。今后应进一步对姜黄进行深度开发,以满足临床需求,拓宽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不同产地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姜黄和郁金药材合理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切片阴干、蒸煮晒干、常压下60,80℃烘干4种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同时测定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种化学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80℃烘干蒸煮晒干;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蒸煮晒干80℃烘干;崇州产地的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犍为产地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均表现为犍为产地高于崇州产地。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姜黄、郁金药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影响均较大,姜黄、郁金产地加工方法均以切片阴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郁金与姜黄药性差异的药理活性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药理活性的差异,探讨两者寒温药性差异的本质。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大黄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的寒湿黄疸动物模型,考察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均含生药10 g.kg-1)ig给药16 d对黄疸指标(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抗氧化指标(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能量代谢指标(肝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钠-钾-三磷酸腺苷、钙-镁-三磷酸腺苷)、肝线粒体氧化还原能力、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指标(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黄体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的疗效优于郁金水提物,病理结果显示,姜黄水提物组的汇管区胆管病变、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肝实质病变等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郁金水提物组上述病变未见明显减轻。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低下、氧化还原能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低下具有明显增强作用,郁金水提物对其未见增强作用。结论:郁金水提物表现为性寒,姜黄水提物表现为性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