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6例患者术前行粗针穿刺活检,仅2例术前诊断为乳腺恶性淋巴瘤;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因术前诊断为乳腺恶性淋巴瘤仅行肿瘤切除术;9例患者术后均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2例患者后续行局部放疗;9例患者初治后均获得完全缓解,随访期间死亡2例,分别死于脑转移和骨髓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乳腺恶性淋巴瘤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助化疗及局部放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对1986年至1999年间收治的23例男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16例(69.6%),改良根治术4例(17.4%),3例因为心脏原因仅行局部切除术(13.0%);2例Ⅱ期、3例Ⅲ期患者行术前化疗,23例行术后化疗;14例行术后放疗;3例行术后内分泌治疗。结果经过4~216个月的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3.9%,无瘤生存率为60.9%;10年总生存率63.6%,无瘤生存率为45.5%。在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未能发现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应采取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手术加综合治疗:附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11):1222-1224
目的 探讨手术+综合治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乳腺癌86例行手术+新辅助化疗、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保乳术38例及改良根治术48例的患者均施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术后随访83例,其3,5,8年生存率:保乳术组分别为97.3%,94.4%,38.2%;改良根治术组为95.7%,93.1%,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保乳术组3,5,8年分别为0,5.6%,23.5%.改良根治术组为2.8%,6.8%,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4例经影像学检查及腋窝淋巴结活检确诊的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病理学检查,14例患者中12例在送检标本内均找到原发灶,直径2~6 mm,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导管内癌2例,2例未见原发灶。病理切片提示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6~30个,平均7.68个。术后随访2~5 a,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年、3年、第4年死于骨、脑、肺转移,其余11例随访结束后均存活,无肿瘤转移和复发病例。结论对于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应联合进行乳腺钼靶摄片、MRI、彩超和腋窝淋巴结活检等综合诊断方法以明确诊断,以改良根治术为主的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5 a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乳腺癌病人的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治疗为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中心6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乳腺癌病人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行根治手术,其中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保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长春瑞滨加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1例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随访至2014年2月,2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余4例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是乳腺癌手术及全身治疗的禁忌证。通过多学科诊疗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方案、严密监测肾功能,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仍可完成乳腺癌标准治疗,同样具有治愈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月~2004年8月间共收治的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均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左侧6例,右侧6例,术后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及放、化疗可达到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生存率,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乳腺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 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995年6月~2006年6月共12例OBC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OBC共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2.7岁,均单侧发病,绝经前4例,绝经后8例;左侧病变1O例,右侧病变2例,占同期诊治各型乳腺癌患者0.5%(12/2385);12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10例行腋下肿块切除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性腺癌,2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检查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2例中3例行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测定,均为阳性;10例术前行乳腺X线钼靶照相检查,2例可见有细小钙化灶,不除外乳腺癌;11例行乳腺B超检查、10例行近红外线扫描,均未发现乳腺内病灶;10例术前胸片、腹部B超,5例胸腹部CT及全身骨扫描和2例胃镜检查未发现全身其他部位病变;1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患者行姑息手术;9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乳腺原发病灶,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癌3例;术后均予以放射治疗和化疗;3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化疗后接受口服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随访3~10年,11例均生存且未见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其中5例已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41.66%(5/12).结论 OBC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之一;左侧乳腺多见,比一般原发癌浸润能力强,早期即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切除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经腋窝淋巴结活检,患侧乳腺钼靶摄片、彩超及MRI检查,12患者例均拟诊为隐匿性乳腺癌并接受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术后均给予辅助化疗和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5~28个,平均7.90个,均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0例在患侧乳腺内找到直径约2~6 mm肿瘤,浸润性导管癌9例,导管内癌2例,1例未见原发灶。全部患者均获1~5 a随访。1例术后第2年死于骨、肝、脑多发转移。另有2例术后第4年死于为骨、肺转移。余9例均存活,未见转移与复发。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患侧乳腺钼靶摄片、彩超检查及MRI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并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治的1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均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腋下肿块切除术1例,腋下肿块切除加单纯乳房切除1例,乳腺癌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4例。11例获随访1—15年。随访期间行腋下肿块切除和加行单纯乳房切除的2例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22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者于术后3年出现腋淋巴结转移而再次手术,于再次术后4年死于肺转移;其余患者仍存活,其中已生存3年以上2例,5年以上2例,10年以上4例。结论 对原因不明的腋下肿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同时应予切除并送检病理确诊。腋下淋巴结转移癌的组织学结构对肿瘤来源能提供重要线索。一经确诊,本病宜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予辅助性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开展的52例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联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组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是2个月-4年。51例均未发现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并肺转移。除1例因乳房过小术后外形欠美观外,其余51例保乳术后的乳房外形基本满意。结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并联合放、化疗可达到与传统根治手术相同的近期效果,并具有患者心理打击小、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