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院乳腺外科一起由黏质沙雷菌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乳腺外科2014年1月2-8日连续发生9例CRBSI。其中4例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均培养出黏质沙雷菌,5例患者导管尖端培养出黏质沙雷菌。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耐药谱基本相同;仅头孢西丁药敏结果有差异,其中7株为中介,1株耐药,1株敏感,但相同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药敏结果完全相同。医务人员手、治疗室门把手、治疗车表面各检出1株黏质沙雷菌,其耐药谱与血培养菌株基本一致。9例感染患者经拔除导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区经严格消毒后,均未检出黏质沙雷菌,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结论乳腺外科环境污染,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导管留置时间长等是此次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重视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健康》2010,(2):50-50
问:粳米和籼米有什么不同。营养成分一样吗? 答:籼米和粳米统称大米,根据米煮熟以后的黏性,黏的称为粳米,不黏的称为籼米。但是追根溯源,粳米和稻米的区别要从籼稻、粳稻说起。  相似文献   

3.
凌夏 《家庭医生》2011,(21):8-9
不就是个肠炎么?这么折磨人! 时不时左下腹就痛,一痛就得跑厕所,拉完之后似乎好一点,但过一会儿又痛,又得跑厕所,一个上午跑了四五次厕所,每次就拉一点点,黏黏的,快把我给折腾死了……  相似文献   

4.
李增烈 《健康生活》2013,(10):13-14
病例回放一 万工陪着50多岁的父亲来看病,症状有点怪,就是不停地吐黏黏的唾液,黏液丝拉得长长的,尤其是晚上,湿了枕巾不说,甚至妨碍睡眠,曾经看过好几家医院,包括消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门诊,说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咽炎,用过漱口药水、中西药片也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韦辰 《健康必读》2005,(12):I0010-I0010
人们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会开出“血流变”化验单,经过化验后,有的人被告知得了高黏滞血症。这高黏滞血症是一种什么病,有哪些危害.除化验外自己有没有感觉呢?  相似文献   

6.
靳素琴  献胜芬  赵建刚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53-2154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血管、血液组成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的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有形成分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及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其中全血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性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黏滞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高黏滞血症可影响脏器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7.
《健康世界》2010,(2):11-11
不知你是否用刀切过黏性的食物,如年糕、黏豆包或粽子等,如果切过,一定会发现切这些软软的食物反倒比切土豆还要费劲,切得没有形状不说,还把刀弄得黏黏糊糊。下次再碰到需要切年糕时,可以先用刀切几片萝卜,然后再去切年糕,效果要好得多,切出的食物看着整齐,刀面也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8.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所见: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与倜腹膜成角黏连,致结肠狭窄不全梗阻。松解黏连后见,该处系膜根部开始部向肠管侧,系膜坏死形成脓肿,内有少量浓汁和大量坏死组织,清除坏死组织后肠管呈裸状,故行结肠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李红娟  王雅莉  刘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34-243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分离宫腔黏连后3种预防再黏连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黏连并成功分离黏连者108例,随机分为置环组、置环+人工周期组、几丁糖组,其中置环组为对照组,术后1个月宫腔镜下观察3组宫腔内黏连情况。结果Ⅰ、Ⅱ度黏连的患者,3组的再黏连率分别为10.00%、8.33%、7.69%(P﹥0.05),对Ⅲ度及以上黏连的患者,置环组的宫腔再黏连率为44.00%,高于后两组,且置环组肌性及结缔组织性黏连比例45.45%,高于后两组(P﹤0.05)。结论对于Ⅰ、Ⅱ度黏连的患者3种方法预防再黏连的疗效相同,而Ⅲ度及以上宫腔黏连的患者,术后应用置环+人工周期或几丁糖能显著减少术后宫腔再黏连的发生,较之单纯术后置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趁热吃     
西餐不讲究食得及时,即不懂得鲜。西方人一个大冰箱,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这里说的是大概,别较真儿。中餐就不一样,讲究“得其时”。比如关中人给你下一碗捞面,面不是干捞,要带一点儿汤,搅拌起来有一种黏黏的感觉,这叫“然”面,这就要随捞随吃,  相似文献   

11.
血液黏稠度增高,易致血流不畅、血管狭窄而形成血栓,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导致高黏血症的原因有5种情况:1.长期精神压力过重,气郁而致血郁;2.多吃肉类食物,血脂升高所致;3.喜欢甜食,血糖过高而致。食疗对5种因素引起的高黏血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小妮是个爱美、追求时尚的女性。她穿的衣服每件都不会超过一天,不单单为了打扮,更因为时间稍长她就觉得脏了。特别是私处的,不知是因为洁癖还是心理障碍,老是觉得黏黏腻腻的,别提多难受了,尤其在夏天,又湿又热,有时还有点白带,小妮恨不得每天洗好几次。但是用清水总是觉得洗不干净,而用沐浴液洗私处,医生又是极端反对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B型超声(B超)诊断输卵管末端黏连梗阻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因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末端黏连梗阻而行腹腔镜检查治疗的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与腹腔镜检查相对照的方法,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诊断输卵管末端黏连梗阻的准确性。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末端黏连梗阻与腹腔镜诊断符合阳性符合率80.2%(89/111),假阳性率19.8%(22/111)。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与腹腔镜诊断阴性符合率86.7%(13/15),假阴性率13.3%(2/15)。B型超声诊断输卵管梗阻积水与腹腔镜诊断阳性符合率95.0%(38/40),假阳性率5.0%(2/40)。B型超声未发现输卵管异常与腹腔镜诊断阴性符合率48.8%(42/86),假阴性率51.2%(44/86)。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作为诊断输卵管黏连梗阻的一线方法,B型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较高,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决定不孕症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方法 检测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高于健康组。疾病组的红细胞变形系数、红细胞聚集系数明显高于健康组。疾病组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药物后,红细胞变形系数升高,血液黏稠度下降。结论 高黏滞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联系。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的药物,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呼吸道病毒:人偏肺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副黏病毒科包括副黏病毒亚科及肺病毒亚科,肺病毒亚科包括肺病毒属与偏肺病毒属;肺病毒属中的病毒许多是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但是,人类以前没有发现偏肺病毒属与哺乳动物的感染或疾病有联系。2001年,VandenHoogen等在荷兰首先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离到一种以前未被检出的副黏病毒,根据序列同源性和基因群的分析,该病毒被暂时定为偏肺病毒属中的新成员,命名为人偏肺病毒(或称人间质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健康》2008,(5):50-50
家用毛巾有时反复清洗,仍然会散发出异样的气味,还会变硬、变黏。吸水性也会变差,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彭晓卫 《家庭医生》2008,(11):30-30
夏季到了,骄阳似火,一出门就像掉进了大蒸笼,白天也好,晚上睡觉也好,身上总是汗涔涔、黏腻腻的,真不愧是“桑拿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溶血及宫颈黏液对人乳头状瘤病D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含不同浓度血红蛋白(Hb)或宫颈黏液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用Real—timePCR法进行HPVDNA检测。结果Hb浓度为5、10g/L的溶血样本组与未溶血样本相比HPVDNACt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冻融解黏组、NaOH解黏组与黏液未处理组相比HPVDNACt值结果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扩增检测结果未受样本溶血影响,而样本中含黏液对HPVDNA检测结果有影响,但经冻融或NaOH解黏处理后可降低复检率。  相似文献   

19.
高明 《健康向导》2007,(6):58-58
补肺丸 为咳嗽类药,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黏,咽干舌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药物敏感性,初步探讨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及黏质物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临床分离的158株CNS,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色法测定其黏质物量;提取黏质物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提取的黏质物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结果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利福平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158株CNS除1株外均产黏质物,高/低产黏质物组菌株的产黏质物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纸片扩散法测定的耐药率P>0.05;20 mg/ml的黏质物可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MIC,对利福平无影响;提取的黏质物为糖胺聚糖,其与硫酸软骨素的迁移率相近。结论CNS在一定条件下普遍产黏质物,进而形成生物膜,黏质物可因分子筛效应或干扰抗菌药物活性而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MIC,致使含生物膜的CNS耐药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