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开发体外激活T细胞、NK细胞的高效途径,研究双表达外源性4-1BBL和IL-15的K562细胞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的能力。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分别将4-1BBL和IL-15基因插入双表达载体pVITRO-2,命名为pV4-1BBL-IL-15。经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及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双表达4-1BBL、IL-15分子的K562细胞(K562/4-1BBL/IL-15)。经流式细胞仪(FACS)分选后,K562/4-1BBL/IL15细胞和K562细胞分别用丝裂霉素C处理,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孵育24 h,FACS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CD69的表达。对NK细胞不仅同时检测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还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NK细胞受不同刺激细胞作用后,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受K562/4-1BBL/IL15细胞刺激后,T细胞CD6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γδT细胞CD69表达增长5倍。NK细胞CD69表达增长6倍,而NKG2D的表达增加1.5倍;NK细胞受K562/4-1BBL/IL15细胞作用72 h后,细胞毒活性明显提高。提示双表达4-1BBL/IL-15的K562细胞能够高效激活γδT细胞及NK细胞,有望用于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 2 1(Interleukin 2 1,IL 2 1)是最近发现的γc家族新成员 ,和IL 2、IL 15、IL 4高度同源 ,主要由活化的CD4 + T细胞产生。IL 2 1受体复合体由特异的IL 2 1受体识别亚单位和γc信号传导亚单位组成 ,高表达于胸腺、骨髓基质细胞、外周B细胞和NK细胞。IL 2 1能促进骨髓NK细胞增殖与分化 ,与抗CD4 0抗体协同刺激B细胞增殖 ,与抗CD3抗体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IL 15参与前T细胞向T细胞分化发育的多个环节。IL 15促进胸腺内T/NK双潜能细胞向NK细胞或T细胞发育 ,此过程可能是NK细胞或T细胞发育成熟的自然状态。IL 15同时还参与NK1 T细胞发育 ,该作用远强于IL 2。IL 15还可显著促进树突状上皮样T细胞 (DETC)和CD8aaTCR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IL-21是于2000年发现的属于IL-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它同该家族其它成员(IL-2、IL-4、IL-7、IL-9、IL-13和IL-15)共用一个受体亚单位γc.IL-21由活化的CD4+T辅助细胞产生的,其受体表达在多种免疫细胞(B、T、NK细胞)上,因此对多种免疫细胞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IL-21能提高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IgG1的产生,抑制IgE的产生,从而调节人体体液免疫.IL-21还可增强NK细胞、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杀伤功能,从而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作为最新的免疫系统调节因子,IL-21在免疫调节、抗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IL-2活化人NK细胞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可以杀伤NK细胞耐受的靶细胞[1 ] ,用足量的IL 2处理NK细胞可加强其细胞毒作用 ,因此IL 2广泛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对IL 2促进NK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尤其是活化NK细胞后激活信号传导的过程知之甚少。国外许多研究已表明[2 ] ,Ca2 和蛋白激酶C (Proteinkinasec ,PKC)对调节NK细胞的活性起主导作用。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IL 2是否触发了NK细胞由Ca2 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以初步探讨IL 2活化NK细胞的分子机制 ,为临床更好地应用IL 2治疗肿瘤及病毒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  相似文献   

6.
IL-2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 2 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 ,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能促进T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增殖 ,促进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FN γ与IL 12 ,对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起调节作用 ,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活性 ,而且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细胞的表型及其自然杀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腭扁桃体细胞 (PT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表型 ,观察IL 2刺激前后PTC的杀伤活性,探讨扁桃体的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扁桃体与PBMC表面CD3,CD4 ,CD8 ,CD20,PTA1及9.1C3的表达情况。用4h51Cr释放实验检测静止时及IL 2刺激后PTC中NK细胞杀伤K562活性的改变。结果PTC中CD20的表达率为71.2 % ,PBMC为15.5 % ,且PTC中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明显高于PBMC。静止的扁桃体细胞杀伤功能非常低 ,经IL 2刺激后杀伤功能显著提高 ,效靶比为200∶1时达到61.5 %。CD3阳性率在PTC和PBMC中分别为32.8%和57.7% ;CD4/CD8的比值分别为6.97和1.11。两种新分子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和9.1C3在扁桃体中均有表达。结论扁桃体单个核细胞中B细胞占多数 ,而且CD20的表达密度明显高于外周血B细胞 ;在T细胞中以CD4 细胞为主 ;IL 2活化后PTC有较高的自然杀伤活性 ;与CTL和NK细胞相关的膜标记PTA1和9.1C3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8.
073 NKT细胞     
NK 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自然杀伤T细胞)是在鼠和人中发现的独特的T细胞群.它们除了表达T细胞的标志外,也能表达NK细胞的一些标志.NK T细胞的活化具有CD1限制性.它们通过产生细胞因子IL-4/IFN-γ的作用而成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调节性细胞,且为抗感染的第一线防御功能的一部分.本文拟就有关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IL-26最初由Kappe等人从herpesvirus saimiri转染的T细胞中克隆出来,并被命名为AK155。其在活化NK细胞、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中表达,而未活化的CD4^ 细胞中未见表达。上述结果提示,IL-26可能影响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揭示IL—26的膜受体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将有助于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IL-2、IL-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IL-2和IL-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IL-2和IL-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用4h ^51Cr释放实验检测IL-2和IL-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PBMC培养中,当IL-2或IL-15最终为50U/mL时,能明显上调PBMC中CD56^ NK细胞的比例,且IL-15对CD56^bright亚群增殖的促进作用强于IL-2;在MLC中,当IL-2或IL-15为50U/mL时,能够促进MLC活化的NK细胞比率的增加,NK细胞亚群由CD56^dim为主转变成CD56^bright为主,此诱导作用IL-2强于IL-15。IL-2和IL-15都能上调PBMC和MLC中NK细胞杀伤水平,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PBMC中,当IL-15为50U/mL时,IL-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强于IL-2;而在MLC中当IL-2为50U/mL时,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高于IL-15。在PBMC中,同时加入50U/mL的IL-15和IL-2,NK细胞杀伤率高于单独加入IL-15或IL-2。结论 IL-15促进PBMC中NK细胞向CD56^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强于IL-2,而IL-2促进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活化NK细胞向CD56^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则高于IL-15。这种反应格局的差别,可能与不同条件下NK细胞IL-2或/和IL-15细胞因子受体表达不同以及同时有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IL 2和IL 4对白血病细胞CCR9分布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我们对 2 1例T ALL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T ALLCD4 + T细胞高表达CCR9(83 0 %± 7 0 % ) ,IL 2和IL 4联合作用后CCR9的表达显著降低 (16 0 %± 4 0 % ) ;RT PCR、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数字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 ,IL 2和IL 4联合作用后T ALLCD4 +T细胞上CCR9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没有改变 ,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即CCR9发生了内置 ;功能检测发现IL 2和IL 4联合作用亦可相应抑制这些细胞上CCR9的黏附功能和趋化功能。实验结果可能为白血病细胞因子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转染IL-27基因的人食管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对NK细胞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IL-27基因转染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IL-27)接种于裸鼠,观察其抗肿瘤效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间质中NK细胞浸润数量;ELISA检测脾细胞产生IFN-γ的含量;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IL-12Rβ2、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LDH法检测NK细胞对其靶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接种Eca109/IL-27细胞荷瘤裸鼠的移植瘤体积较接种野生型Eca109细胞(未转染)和Eca109/LXSN(空载体质粒转染)减小、裸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接种Eca109/IL-27细胞移植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数量增多(P0.05),IL-12Rβ2、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脾细胞产生IFN-水平增高(P0.05)、NK细胞对其靶细胞K562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IL-27在裸鼠体内能够通过活化NK细胞、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5与天然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 15 (IL 15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一种细胞因子。它与白细胞介素 2 (IL 2 )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和受体组成。它能促进B细胞的分化增殖 ,诱导NK细胞增殖、细胞毒活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本文主要就IL 15在NK细胞和巨噬细胞 (MΦ)相互调节中的作用 ,IL 15对γδT细胞及NK T的作用特点 ,IL 15与粘膜免疫 ,以及IL 15抗病毒作用的最新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18(IL 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 :①以Lewis 3LL肺癌细胞特异性抗原肽mut1冲击致敏IL 18基因修饰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 IL 18 mut1) ,每次用其 1× 10 5 只皮下免疫小鼠 2次 ,然后测定脾细胞的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 ;②以DC IL 18 mut1每次 2× 10 5 只皮下免疫 1次 ,然后再以 5× 10 53LL细胞攻击 ,在诱导及效应阶段分别以单抗阻断不同免疫成份 ,观察肿瘤的生长。结果 :以DC IL 18 mut1皮下免疫后可诱导出比DC mut1等免疫组更高水平的 3LL肺癌细胞特异性CTL ,并使NK活性明显增加 ;单抗体内阻断实验提示在DC IL 18 mut1免疫诱导阶段 ,CD4 + T细胞和抗原共刺激分子、IFN γ均起到重要作用 ,而效应阶段CD8+ T、IFN γ、NK起作用 ,而CD4 + T则是非必需的。结论 :DC IL 18 mut1皮下免疫后可诱导高水平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其机理与抗原有效提呈、特异性CTL诱导、NK活性增加以及CD4 + 、CD8+ T、NK细胞、IFN γ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SLE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是以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 ,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而导致组织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T辅助细胞在诱导B细胞增殖活化及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SLE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 ,本文就IL 2、IL 4、IL 10、IL 12、IFN γ等T淋巴细胞因子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IL-26最初由Kappe等人从herpesvirussaimiri转染的T细胞中克隆出来,并被命名为AK155。其在活化NK细胞、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中表达,而未活化的CD4+细胞中未见表达。上述结果提示,IL26可能影响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揭示IL26的膜受体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将有助于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和功能研究。Ⅱ型细胞因子受体(CRF2)为R1型和R2型受体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复合物,IL10家族和IFN家族细胞因子通过CRF2介导而发挥效应。IL10、IL19、IL20、IL22、IL24和IL26属于IL10家族,根据序列同源性,可进一步分为两组。IL19、IL20和IL24为一组,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IL 12、IFN γ、IL 4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 4 5例RGH患者和 1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8 T细胞IL 12、IFN γ和IL 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RGH患者外周血IFN γ和IL 12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Tc1 Tc2平衡失调 (P <0 .0 5 )。治疗后BCG PSN组外周血IL 12和IFN γ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 (P <0 .0 5 ) ,Tc1 Tc2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IL 12、IFN γ及IL 4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BCG PSN组与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IL 12、IFN γ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BCG PSN组复发率较低 ,复发病情较轻。结论 RGH患者存在以Tc1水平低下为主的Tc1 Tc2比例失衡和IL 12表达水平低下 ;BCG PSN通过上调外周血CD8 T细胞IFN γ、IL 12的表达 ,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衡状态而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时关节滑膜浸润性T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机制 ,对 10例RA患者滑膜液中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格局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进行了分析。用双色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滑膜液中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滑膜液与外周血中IFN γ、IL 10、IL 4与IL 12的含量。结果是滑膜液中的CD4 + T淋巴细胞为 4 0 0 %± 11% ,CD8+ T细胞为 34 0 %± 6 % ,CD4 + 与CD8+ T细胞的比值为 1 2 ,显著低于外周血中CD4 /CD8的比值。滑膜液中CD3和CD2 5双阳性的活化T细胞占 16 %± 6 0 %。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较低 ,与外周血无明显差异。但CX CR3表达水平较高 ,为 16 %± 4 0 % ,远远高于外周血 (仅为 0 5 %± 0 3% )。IFN γ在滑膜液中含量很高 ,达 (36 6 7± 4 3 2 )pg/ml,而外周血中含量仅为 (2 0 1± 3 2 )pg/ml。IL 4含量未能测得 (<15pg/ml ) ,与外周血相似。IL 12含量为 (4 19 9±89 2 )pg/ml,远高于外周血中的含量 (6 5 32± 34 2 )pg/ml。IL 10含量为 (187 7± 34 5 )pg/ml,高于外周血中的含量 (85±12 7)pg/ml。在所测细胞因子中 ,关节滑膜液中IFN γ和IL 12的含量与外周血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RA关节滑膜液中有相当数量的T细胞浸润。这些T细胞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液浸润的T细胞表达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关节滑膜液浸润的淋巴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病的特性 ,分析了 2 2例RA患者滑膜液中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对II型胶原的反应频率及IL 10、IL 12的分泌格局。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滑膜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 ,并采用国际标准半有限稀释法分析了关节滑膜液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对II型胶原 (CII)的反应频率 ,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了滑膜液与外周血中IL 10与IL 12含量。结果 :滑膜液中的T淋巴细胞的表型分别为CD4 (39 6 %±10 5 % )和CD8细胞 (36 4 %± 16 4 % ) ,CD4 CD8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外周血 ,且同时表达CD16和CD5 6的活化NK细胞占15 5 %± 11 1%。T细胞受体谱取用表明仍以αβTCR为主 (6 9 6 %± 15 7% )。有意义的是 :滑膜液中的T细胞对CII的反应频率为 15 2× 10 - 6 ,远远高于外周血 (4 0× 10 - 6 )。IL 12含量为 (4 19 9± 89 2 )pg ml,IL 10含量为 (187 7± 34 5 )pg ml,与外周血中这 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分别为IL 12 :(6 5 32± 34 2 )pg ml和IL 10 :(85± 12 7)pg ml〕比较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具有表达特性的浸润T细胞介导了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和成人PBMC中IL-4基因表达和NF-AT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 4基因表达水平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 AT)活性 ,探讨新生儿IL 4基因表达水平低下的机制。用ELISA和RT PCR法测IL 4及其mRNA水平 ;电泳迁移率转换试验 (EMSA)测NF AT活性。结果显示 :抗CD3+PMA刺激后 ,CBMC培养上清液中IL 4水平较PBMC明显低下 (P <0 0 1) ;CBMC产生的IL 4mRNA较PBMC明显减少 ;CBMC核蛋白内几乎测不出NF AT活性 ,而PBMC核蛋白内NF AT活性较强。表明在转录水平上缺乏NF AT调控可能使新生儿IL 4基因转录减少 ,从而导致新生儿IL 4基因表达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