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冠延长术临床应用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牙外伤冠根折至龈下或者牙体龋坏到达龈下的残冠根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以及牙体龋坏到达龈下2~4mm的病例35例,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保证牙槽嵴顶降至牙断端根方3~4mm,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进行常规修复,观察牙周、牙龈情况。结果残根残冠35例患者,修复后一年随诊,成功31例,失败4例。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对于保留冠根折至龈下或龋坏达到龈下的残根冠意义重大,并且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牙体缺损达龈下患者,采用牙冠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冠折断达牙龈下、牙体龋坏达牙龈下病例46例共52颗牙齿,行常规骨切除术及根向复位术或者脊顶原位复位术.结果术后52颗患牙均愈合良好,断端暴露满意,牙龈色泽红润正常.结论良好应用牙冠延长可保留牙龈下的牙体或残冠根,利于后期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在治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3.0 mm)、牙体龋坏及龈下(≥3.0 mm),而使牙龈增生的病例40例50颗牙,行常规骨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结果术后40例病例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可允许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对前牙缺损至龈下的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颗因外伤、龋坏而导致牙断面至龈下的残冠残根实施牙冠延长术后行纤维桩及冠修复,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评价牙龈、牙周、修复体边缘与龈缘的位置关系及纤维桩核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随访18个月,35颗牙取得满意效果,2颗牙失败。结论:牙冠延长术后行桩冠修复对前牙缺损至龈下的残根残冠的保留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在治疗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的意义。方法 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3mm)、牙体龋坏及龈下(≥3mm)而使牙龈增生的病例40例50牙,行常规骨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结果 术后40例病例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 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可允许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牙冠延长术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逐渐普遍应用的一种牙周手术,它利用了生物学宽度(biologicwidth,BW)原理[1],主要用于暴露外伤劈裂牙或残根的龈下断端,或改善过短牙冠、露龈微笑等不美观的现象[2],在临床上可提高患牙的保存率。2005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观察了牙冠延长术在残根修复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42·7岁。共32颗患牙残根,其中前牙22颗,前磨牙10颗;因外伤致冠根斜折至龈下26颗,龋坏残根6颗。所有病例术前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牙根长度和形态均符合制作桩核冠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郭玲  周丽珍  杨丽俊 《海南医学》2010,21(19):26-28
目的评价前牙龈下残根牙冠延长术后纤维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23颗上前牙因外伤、重度龋坏等造成只剩龈下残根的患者,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牙冠延长术延长临床牙冠长度后再应用纤维桩系统进行桩核及烤瓷冠修复。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估纤维桩核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16例患者的基牙无松动,未发生根折,纤维桩树脂核桩冠完好,无松动,无脱落,牙龈组织健康,牙槽骨无吸收,骨硬板连续一致。结论对于因外伤、重度龋坏等造成只剩龈下残根的病例,采用牙冠延长术和纤维桩核系统进行桩冠修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冠缺损达龈下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方法:选择45颗患牙,断面至龈下2~4mm,冠根比例协调。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常规修复,观察牙龈、牙周情况。结果:残根残冠45例患者,修复后1年随诊,成功41例,失败4例,治愈率93.3%。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在口腔修复中对牙冠过短或缺损至龈下的患牙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松动度≤I度,牙冠折断至龈下(≥3mm)、牙体龋坏缺损至龈下(≥3mm)的病例40例共64颗患牙,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及根向复住瓣手术行牙冠延长术,术后4~6周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常规修复,通过1年的临床观察,比较患牙修复体表面的情况(无裂纹、无缺损)及颜色(有无变色、变色程度),牙齿的形态、透明性及边缘完整性.结果 术后40例病例的64颗患牙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医生和患者对成功、美观的修复感到满意,修复体大小、形态、颜色比例恰当且接近于自然牙,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 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能在保证牙齿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允许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对患牙有较好的修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牙、前磨牙残根行牙冠延长术后玻璃纤维桩固位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前磨牙平龈或龈下的残根根管治疗术后,牙冠延长,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后冠修复。经2年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39颗经治牙中36颗修复效果满意,1颗根折,2颗冠缘暴露。结论:龈下的残根或平龈的残根经牙冠延长术后玻璃纤维桩固住冠修复是保留牙根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治疗断缘位于龈下的冠根联合折断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门诊因龋病和外伤等导致的冠根联合折断牙患者20例(23颗患牙),对其实施了牙冠延长术,并且术后6周做冠修复,观察其临床牙断端暴露效果。结果20例23颗牙成功19颗牙,成功率82.61%,其中断缘各位点距龈缘的距离(PD)≤4 mm的10颗牙有9颗牙术后断端暴露3~4 mm,牙周探诊深度为2~3 mm,成功率90%。4 mm相似文献   

12.
高磊  周瑾 《新疆医学》2009,39(9):65-66
对于劈裂或龋坏位置达到龈下的患牙,在修复治疗前修进行牙周外科手术方法一牙冠延长术,来暴露断端或增加临床冠高度,以提高修复体的固位力。术后的最终目的主要为进行良好的修复治疗,而牙冠延长术后龈缘位置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改变,这就对修复体的安置时机及修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选择27颗患牙实施了牙冠延长术,并对其龈缘位置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桩核联合牙冠延长术修复磨牙纵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铸造桩核联合牙冠延长术修复牙冠纵折至龈缘下的磨牙临床效果。方法对54颗牙冠劈裂至龈下的第一磨牙采用进行铸造桩核修复牙体,联合牙冠延长术或牙龈切除术修复牙冠,随访观察1年。结果 1年后复诊有效修复47颗,有效率87.03%。结论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冠配合牙冠延长术修复劈裂至龈下的纵折磨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冠根斜折至龈下3 mm以内的患牙,避免拔除患牙后对健康邻牙的损伤,牙槽骨塌陷对美观的影响.方法:对80颗冠根斜折至龈下3 mm以内的患牙,做完善的根管治疗,行龈成型术后暴露根面,4周后做桩冠修复.随访2.5年按前后牙分两组讨论.结果:30颗前牙冠根斜折桩冠修复的患牙经2.5年临床观察成功率93.3%.50颗后牙成功率88%.结论:对冠根斜折的患牙保留其牙根修复后,恢复正常咀嚼功能,避免对健康邻牙的损伤,前牙更可恢复唇面的美观功能,减少做固定桥、活动义齿、种植义齿带来的不适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牙冠延长术是为恢复因龋坏或冠折导致牙体缺损的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目的是去除部分支持的牙周组织以获得在牙槽嵴水平以上良好的牙齿结构[1],达到修复牙体缺损的目的。我科从2003年8月~2005年3月对38例因龋坏或劈裂至龈下的残冠进行了牙冠延长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上前牙外伤致龈下根折形成残根应用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残根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患者上前牙外伤后断端位于龈下3 mm以上的残根,处置残根断端周围牙龈和牙槽骨,完善根管充填治疗,在根管内粘固牵引钩行正畸牵引术,把残根向冠方牵引至龈上,做牙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例因牵引造成Ⅲ度松动拔除,其余11例牙冠均完好,牙龈色泽正常,牙周健康,无松动,X线示根尖及牙周无明显异常。结论对11例患者上前牙的外伤残根,通过正畸牵引和牙冠延长术有效保存天然牙根,修复后牙龈外形良好,牙周健康、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单纯修复难以达到理想疗效的龈下残根采用正畸-牙周-修复联合修复的效果.方法:19颗冠根折的恒上前牙,在完善根充后,利用正畸方法对患牙牙根进行垂直(牙颌)向牵引,达到理想牙冠修复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冠延长术和修复治疗.结果:18例患者在修复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例因患者不配合而拔除.结论:在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既可保留残根,又可制作出有较好功能和美观效果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强磊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08-108
目的:总结因外伤牙齿折断、严重龋坏等原因造成断端达龈下的前牙保留及修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3例(38颗)前牙残冠残根达龈下的病例行牙冠延长术,重建正常的生物学宽度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修复后随访1~7年,成功36颗。结论:牙冠延长术后与核桩冠修复相结合,能够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丽霞 《华夏医学》2009,22(3):477-480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用牙冠延长术治疗外伤或重度龋病等原因造成的牙体缺损至龈下的42例(44颗)残根、残冠病例,重建其生物学宽度.术后予以桩核冠修复,使这些残根、残冠的外形、功能得以恢复.结果:随访1年,40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临床牙冠延长术可以为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患牙提供足够的牙体组织,不但可以保存、修复患牙,而且它们的功能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折裂牙桩冠修复后的疗效。方法:对冠根联合折裂牙62例进行桩冠修复,缺损至龈下较多的部分病例,在根管治疗后行牙冠延长术。全冠修复以黄金烤瓷冠为主,余为镍铬合金烤瓷冠或钴铬合金烤瓷冠。结果:随访5年功能评价:患牙功能为优40例(64.5%),患牙不同程度牙龈充血或探诊出血,但咀嚼功能良好20例(32.2%)。优良率达96.8%。结论:不完全的牙体折裂进行桩冠修复可较好的恢复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