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09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的比较,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0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59例,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功能评价、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并发症等。结果:DHS在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并发髋内翻方面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比较优势显著。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适应证宽,出现内固定失效和并发证与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取髋外侧纵行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术后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逐步下地负重.结果27例获随访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无明显患髋部不适表现,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可早期下床活动,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C臂透视下复位,髋关节外侧切口切开,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32例获得随访6-12个月,所有骨折达到愈合,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螺钉切割、退出现象。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明显髋部不适表现。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坚强可靠,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取髋外侧纵行切口,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逐步下地负重。结果 32例获随访7-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无明显患髋部不适表现,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应用国产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5例,术后定期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全部得到了随访,骨折均达到了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的优势,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10-18月随访,全部病例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7例,按Evans分型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7个月,手术平均用时70分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无髋内翻、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生物力学要求,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老年粗隆间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疾病,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宪成  胡萌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57-2758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加骨移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先将DHS螺钉定位固定于股骨颈内,解剖复位粗隆间骨折;安装DHS钢板,钻孔拧入皮质骨螺钉固定。结果:本组60例,随访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满意,髋关节运动恢复优良。结论:DHS内固定加骨移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易于复位;术后可以早期功能训练,患肢功能恢复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经8~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患肢活动基本正常,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优良率100%.结论 股骨近端解部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动力髁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9例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31例(A组)、动力髁螺钉(DHS)固定53例(B组)、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固定45例(C组)。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月,A组并发钢板断裂3例、髋内翻2例,B组股骨头切割致髋内翻2例,螺钉拔出1例,C组股骨头切割1例。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及适应症,解剖型钢板复位及固定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固定螺钉的方向,仅适用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对于股骨矩及其力学稳定性未受破坏的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可提供可靠的内固定;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属中心位固定的PFNA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加压空心钉、动力髋螺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20例,其中进行加压空心钉固定97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196例,动力髋螺钉固定27例。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 296例获得6~36个月(平均18.5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其中发生髋内翻3例,螺钉松动4例。功能评定:空心钉组优良率为92.8%,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为99%,动力髋螺钉组为77.8%。结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内固定材料,解剖型锁定钢板对各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适用。加压空心钉固定虽操作简单,但只限用于31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动力髋螺钉对31A2型大粗隆外侧壁骨折粉碎程度大的病例打钉部位困难,头颈骨折块固定不牢靠,效果不佳,需慎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5~15个月(平均1O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9%.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14.
李博 《农垦医学》2011,33(4):321-322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相似文献   

15.
解剖钢板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解剖钢板治疗复杂的粗隆间骨折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简单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探讨解剖钢板是否适合治疗复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对1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HS)进行内固定,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结果随访6~60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下地时间、骨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钢板适合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钛质解剖钢板、股骨近端钛质锁定钢板2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用股骨近端钛质解剖钢板治疗31例,股骨近端钛质锁定钢板治疗15例。术后随访优良率分别为:股骨近端钛质解剖钢板92%,股骨近端钛质锁定钢板95.2%,疗效满意。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依据骨折类型、医院条件、医师熟练术式选择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后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开始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arris测评值;手术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后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开始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Harris测评值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定良 《黑龙江医学》2002,26(5):335-335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 (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 1995年以来应用DHS内固定治疗的 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35例病例中有 2 8例得到随访 ,骨折均愈合 ,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 ,无钢板螺钉断裂 ,患髋功能优良率达82 5 %。结论 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解剖对位、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功能锻炼 ,是首选内固定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有优势,P<0.05.但隐性失血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更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显性失血少,但隐性失血多,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20.
高斌 《四川医学》2012,33(1):80-8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8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按AO分型:A1型98例,A2型60例,A3型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 92例,解剖型钢板50例,空心螺纹钉8例,髓内钉固定31例.结果 随访163例,其中A1型88例,A2型52例,A3型23例.按患者所采用内固定方式分类:动力髋螺钉(DHS)固定88例,解剖型钢板49例,经皮空心螺钉3例,髓内钉固定23例.治疗结果根据黄公怡标准评定,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优良率97.7%;解剖型钢板固定优良率93.9%;空心螺纹钉100%,髓内钉(PFN)固定优良率100%,总优良率96.9%.结论 根据粗隆间骨折分类,采取不同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可以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并且明显减少并发症.动力髋螺钉( DHS)及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对于反向斜行粗隆间骨折我们主张用髓内钉固定(PFN),PFN较其他内固定侵袭性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骨折线位良好者可采用经皮空心螺纹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