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连续入组的3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68.75%、49.52%、12.5%及63.1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OR=0.45,P=0.01)、高血压病(OR=2.92,P=0.01)、脑白质病(OR=9.57,P=0.00)、脑梗死(OR=2.91,P=0.00)及脑出血(OR=13.09,P=0.00)。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患病率较高,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高血压病、脑梗死、脑白质病及脑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与脑微出血(CMB)及其它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其预防方法。 方法 选择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资料完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8例,登记患者的基线资料,行MRIGRE-T2*WI扫描,检查CMB的患病率和HT的发生率。以HT为因变量,其它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HT的影响因素。 结果 急性脑梗死348例患者中发生HT 35例(10.06%),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13例患者中发生HT 19例(8.92%),心源性脑栓塞28例患者中发生HT11例(39.29%),不明病因脑梗死19例患者中发生HT5例(26.32%),腔隙性脑梗死88例患者中无HT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的危险因素为心源性脑栓塞(OR=5.338,95%CI:1.926~14.796,P=.001)、不明病因脑梗死(OR=6.843,95%CI:1.848~25.346,P=0.004)及NIHSS评分(OR=1.181,95%CI:1.085~1.284,P=0.000),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OR=0.637,95%CI:0.414~0.979,P=0.040)。 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HT在不同亚型脑梗死中发病率不同,心源性脑栓塞中HT发病率最高。HT的危险因素为心源性脑栓塞、不明病因脑梗死及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为HT的保护性因素,CMB与HT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MRI GRE-T2*WI)筛查脑微出血(CMB),探讨CMB与卒中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卒中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纳入脑血管病患者140例,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组58例、脑梗死组42例,脑出血组40例;另收集同期30例住院或门诊非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登记所有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既往史等基线资料,行MRI GRE-T2*WI扫描,记录各组脑微出血发生例数、部位、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170例患者中,CMB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较无CMB患者高,症状明显,对比明确(P均<0.05);各脑卒中组的CMB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脑卒中组CMB分级构成不同(P<0.05),脑出血组CMB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有CMB的各脑卒中组CMB总体均数比较,自发性脑出血组>腔隙性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影响CMB发生的显著因素;CMB作为微出血病变,在预测脑出血病变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可通过对CMB的诊断了解脑部出血的部位等基本信息,为以后的治疗带来方便;MRI GRE-T2*WI扫描的诊断方法为脑出血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此种方法在诊断脑出血病变准确度高,优势明显,因此,对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显著的价值,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28例完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的原发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5.6%的PD患者合并CMBs,其中单纯脑叶CMBs占55%,深部或幕下CMBs占45%。CMBs组年龄、高血压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比率显著高于无CMBs组(P0.05~0.01)。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4,95%CI:1.023~1.149,P=0.007)、高血压(OR=3.210,95%CI:1.129~9.198,P=0.030)是PD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脑叶CMBs组年龄、病程显著高于非单纯脑叶CMBs组(P0.05~0.01)。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PD患者合并单纯脑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1,95%CI:1.035~1.214,P=0.005)。深部或幕下CMBs组高血压比率显著高于非深部或幕下CMBs组(P0.05)。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PD患者合并深部或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OR=6.027,95%CI:1.459~26.40,P=0.013)。结论年龄、高血压是PD患者CMBs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能可以减少早中期PD患者CMB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牛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8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E-T2~*WI),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30.6%)患者中共检出CMBs 124个,每位患者的CMBs数目在1~16个之间.CMBs在基底节丘脑区和皮质一皮质下区分布较多,在幕下区较少见.发生在脑十的CMBs可有相关症状及体征.CMBs数目与年龄、腔隙性梗死数目及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有相关性(r=0.243,P=0.025;r=337,P=0.002;r=0.438,P=0.000).CMBs在GE-T2~*WI上显影良好,部分CMBs可在自旋叫波(SE)T2WI及DWI序列上显影. 结论 CMBs是脑微小血管病变标志,主要预测因素有高龄、多发腔隙性梗塞和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脑微出血是一种脑小血管病变,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 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年龄、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基因等危险因素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的最新 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脑微出血在神经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脑微出血 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MB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取本院自2011年以来入院的ACI患者84例,均进行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根据患者有无CMB分为CMB组52例和无CMB组32例.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得出ACI合并CMB的危险因素.结果 CMB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CMB组,CMB组患者有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比例显著高于无CMB组;CMB组血HDL水平显著高于无CMB组,血LDL水平显著低于无C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I患者中,CMB的发生与否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以及血HDL、LDL水平直接关联,这对往后临床预测ACI患者发生CMB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的常规MRI与SWI图像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的常规MRI图像和SWI图像进行分析,并探讨脑出血和脑内微出血(CMB)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10例(10.0%),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64例(64.0%),包括脑叶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现脑内微出血的数目为0~68个,脑微出血数目>10个的患者19例(19.0%),脑微出血数目为6~10个的患者12个(12.0%),脑微出血数目为0~5的患者69例(69.0%);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与脑出血的发生有关(P<0.05),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微出血、脑梗死等与脑出血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出血与脑内微出血数量有关(P<0.05),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梗死与脑内微出血数量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脑内微出血数量可能与脑出血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及脑微出血分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该院进行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检查的患者132例,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患者118例,分为脑微出血组(8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36例),脑微出血组再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23例)。将各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微出血组与非脑微出血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脑白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和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轻、中、重度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及脑白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和脑白质病变是发生不同程度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与脑微出血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生脑微出血程度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及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白质病变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脑微出血,且脑白质病变越严重发生脑微出血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45例)和无CMB组(5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既往脑卒中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分别为1.066、2.861、0.106,P均0.05)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的发生与年龄、卒中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IC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MBs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分别纳入62例和178例患者,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CMBs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脑白质疏松(LA)比例、腔隙性梗死(LI)比例和既往卒中史比例均显著高于非CMBs组患者(P<0.05),高龄(OR=1.376)、合并高血压(OR=3.965)、合并LI(OR=3.562)是ICVD患者合并CMBs的危险因素(P<0.05);CMBs组MMSE总分、MoCA总分和视空间/执行、注意、延迟回忆等评分均显著低于无CMBs组(P<0.05),累及皮层‐皮层下CMBs患者的MMSE总分、Mo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注意、语言、延迟回忆等评分均显著低于无累及皮层‐皮层下CMBs患者(P<0.05)。结论 ICVD患者合并CMBs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可导致患者出现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累及皮层‐皮层下CMBs病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及SWAN序列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连续收治常规MRI检查确诊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微出血灶分为CMBs组(76例)和无CMBs组(79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等临床相关因素,并记录相关生化指标。对以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记录各危险因素组常规MRI及SWAN序列对CMBs的检出例数。结果 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CMBs者76例(占49%),多发生于皮质-皮质下区(占36%); CMBs的发生与年龄、饮酒史、糖尿病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SWAN序列对各危险因素组CMB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与CMBs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可考虑将SWAN列入常规MRI检查以筛查CMBs病灶和评价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及血清生物学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检测脑微出血,计数并记录其部位。颅脑MRI的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数量的关系。结果 59例(38.6%)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出现率为34.0%,深部CMBs为24.8%,幕下CMBs为2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是伴有CMBs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仍然显著相关(r=0.174,P=0.032)。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皮层-皮层下CMBs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5,P0.001,r=0.258,P=0.001)。结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白质病变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主要与与脑深部微出血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微出血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伴发脑微出血(CMB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78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者,根据头颅MRI有无CMBs表现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头痛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1)178例偏头痛患者中CMBs患者56例,偏头痛合并CMBs发生率为31.5%,其中单发病灶17例(30.4%),多发病灶39例(69.6%),单纯脑叶病灶31例(55.4%);(2)与无CMBs的偏头痛患者比较,合并CMBs的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P=0.028),头痛病程长(P=0.002)、头痛发作频率高(P=0.001)且容易伴发先兆(P=0.03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头痛病程(OR=1.166,95%CI:1.044~1.303,P=0.007)、头痛发作频率(OR=1.353,95%CI:1.116~1.640,P=0.002)和先兆偏头痛(OR=10.080,95%CI:1.630~62.329,P=0.013)与偏头痛发生CMBs相关。结论偏头痛病程长、发作频率高及伴有先兆是偏头痛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时脑微出血(CMBs)形成的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且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4 d内完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纳入的患者随访12个月,12个月后复查SWI,记录随访前后CMBs的数量和部位.结果 共纳入了94例患者,其中发现伴CMBs患者50(53.2%)例,经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1.2,95%CI=1.07~1.61,P=0.004)、年龄(OR=2.2,95%CI=1.25~3.92,P=0.006)是CMB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年龄每增加10岁,CMBs患病率增加2.2倍,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曲线下面积为0.695(95%CI=0.588~0.802),年龄预测CMBs的最佳cutoff值为62岁,当患者年龄≥62岁时,发生CMBs的风险明显增高.在12个月的随访中有22例患者复查SWI检查,发现新增CMBs病灶33个,经Wilcoxon非参数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随访后CMBs数量的中位数是2.5个,基线时是1个(Z=-3.1,P=0.002),随访前后CMBs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年龄≥62岁、高血压病史、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定期监测CMBs的数量和部位,以指导二级预防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