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e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较特殊,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1].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无特异性,常规颅脑CT及实验室检查典型表现较少,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达50%[2].现将本院2000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丽英  刘建会 《医学综述》2006,12(21):1342-134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脑静脉回流障碍,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以往由于没有影像学的证据,且病因复杂、颅内静脉窦各窦部位不同,局部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各异,临床确诊很困难,甚至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在影像学发展的今天,尽量减少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住院治疗的1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 CVST的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症状最为多见,大部分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狭窄、局部性梗死灶、部分伴渗血或血肿。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正确采用各种神经影像诊断技术,采取标准化、规范化治疗,尽量降低CVST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庞利红 《当代医学》2011,17(28):112-11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8例临床诊治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无一例死亡,15例于1个月左右头痛基本缓解,8例基本治愈,2例双眼视力下降,3例遗有左侧轻偏瘫。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控制颅内压,应用抗凝疗法是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应用脱水、杭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13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28-40d,平均时间34.4d。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多种多样,头痛是CVST的最常见的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症状。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卢爱仁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120-412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32例CVTS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2例患者中经各种方法治疗后7例痊愈,22例好转,1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结论 CVTS临床相对少见,病因复杂,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要行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MRI/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协助诊断;早期给予抗凝、溶栓及病因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应用脱水、杭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13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28~4Od,平均时间34.4d。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多种多样,头痛是CVST的最常见的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症状。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儿例患者经MRV和/或DSA认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均行肝素钠抗凝治疗,其余根据需要进行降颅压、脱水、扩容、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治疗。其中1例住院当中治疗无效死亡。出院后在从2个月到2年的随诊时间内,2例出院时仍有严重的头痛,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个月内死亡,另1例出院时仅头痛减轻仍有抽搐和视力障碍,病情进一步加重,出院2个月内死亡。3例出院时有轻微头痛,再住院治疗后完全正常。4例出院时完全正常。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很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具有特征性,如明确诊断后,早期溶栓、抗凝、阻聚等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积压脑血管病的类型之一,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所以临床上误诊率较高,CVST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相对较高,曾有文献报道CVST的病死率为10%左右[1].现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6年7月诊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4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及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头痛症状,患者的视力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4例患者具有一定程度左侧轻微偏瘫,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情况较为复杂,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尽快确诊,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颅内压的控制,使用抗凝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降颅内压、抗凝、抗生素、支持疗法应用,1个月后进行评定,痊愈22例,好转10例,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脑静脉系统血栓再发。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由于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掌握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尽早进行MRI及MRV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降颅内压、抗凝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甚至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误诊率有的可达50%[1].临床如何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有效治疗CVST,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们复习了相关文献,对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CVST的早期临床特征,为CVST早期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及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历资料。结果32例患者分布为早期妊娠4例、中晚期妊娠5例、产褥期23例,剖宫产、感染因素和重度子痫前期是主要发病诱因;首发症状27例(84.4%);早期头颅C T 13例,5例未检出病变,29例头颅M RI+M RV检查确诊。确诊后给予积极治疗诱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11例病人介入微导管尿激酶局部灌注,死亡4例(12.5%),3例(9.4%)遗留轻偏瘫。结论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产褥期多发,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头颅M RI+M RV 诊断符合率高,及早控制危险因素及抗凝、介入溶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5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25例中,与妊娠和分娩有关16例(64.0%),服避孕药3例(12.0%),中耳炎2例(8.O%),副鼻窦炎1例(4.0%),恶液质1例(4.0%),不明原因2例(8.0%);高颅压、皮质损害为主要表现;CT检查阳性率低;MR1、MRA、MRV及DSA检查阳性率高、可明确诊断;采用降颅压、抗凝、降纤及介入治疗,14例(56.0%)痊愈,9例(36.0%)好转,1例(4.0%)死亡,1例(4.0%)复发。砖论病理性妊娠和分娩为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检查阳性率低,MR1、MKA、MRV及DSA检查可确诊,及早采用降颅压、抗凝、降纤治疗,必要时采用介入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估计年发病率为3~4/100万[1]。该病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误诊率可高达62.5%[2]。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常常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如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ST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CVST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15例(93.75%)、伴呕吐10例(62.5%),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8例(50%);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局限性脑梗死10例,其中伴出血4例;脑脊液压力增高15例(93.75%),蛋白增高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4例。16例中痊愈6例(37.5%),其中4例应用尿激酶局部静脉窦溶栓治疗,2例抗凝治疗,其余10例均给予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有效率100%。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青壮年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CT、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应给予尿激酶局部静脉窦溶栓或尽早选用抗凝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绚  李国辉  梁丽芸  黄宇 《吉林医学》2012,33(15):3243-324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17例患者行抗凝治疗症状缓解,1例患者加重,1例患者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痊愈。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预后良好,临床医生注意了该病的临床特点,如发现不明原因的颅内高压及时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诊断积极脱水,降颅压,扩容,抗凝,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3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本组患者治愈17例,15例好转,1例死亡,死因为脑疝,死亡率为3.03%。治愈和好转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且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未再次发生脑静脉系统血栓。结论:CVST危险因素很多,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少特异性,MRI和MRV联合是目前诊断CVST首选的检查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可以降低CVST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张灏  殷鑫浈  张宝荣 《浙江医学》2007,29(3):235-23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为少见脑血管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以往多因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常误诊漏诊,误诊率高达50%[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及检查技术的进步,本病确诊率不断提高,而且大部分病例能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大大改善了预后。本文对我科2001年10月~2006年月收治的9例CVST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5~56岁。围产期者4例,其中孕36+5周1例,产后14小时~21天3例;口服避孕药1例;头部外伤及中耳炎各1例;不明原因1例。临床表现:意识不清3例,头痛7例,呕吐5例,抽搐6例,视乳头水肿或眼底视网膜出血7例,肢体瘫痪3例,高热2例。实验室检查:8例腰穿脑脊液(CSF)压力均>3.97kPa.,其中1例脑脊液生化常规提示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余7例常规生化检查正常。CT检查,3例未见异常,5例异常,以弥漫性脑水肿为主,1例为右侧颞、枕、顶交界处高密度影,1例为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MRV示:2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