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1.3亿高血压患者中,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官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已达2亿,且每年呈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2].现将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至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10%的高血压患者已按最佳剂量服用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1种利尿剂),但诊室血压仍高于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高于130/80mmHg),或者诊室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但需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仍可认为是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构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的治疗除了急进性、恶性、伴有严重合并症者及部分需要严密监测调整用药者需住院治疗外,一般都居家治疗,且需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老年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1],也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8.
本共识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的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基础,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  相似文献   

9.
<正>1高血压概述高血压主要指以收缩压或舒张压发生显著增高,分别为舒张压≥90 mmHg,而收缩压≥140 mmHg。患有高血压者常伴有肾、脑、心等器质性损害或是器官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便是高血压,同时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健康人群的血压会跟随环境内外的变化而发生适当的波动。通常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其  相似文献   

10.
吴丽娟 《新疆医学》2014,(2):118-119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眼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即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高血压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2].高血压患者如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血压进行控制,将会加大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而慢性心脑血管性疾病也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正常人血压应低于140/90 mmHg,高于上述标准即为高血压.凡能降低血压而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称为抗高血压药物[4].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患者可有头痛,多发生在枕部,尤易发生在睡醒时,尚有头晕、头胀、颈部板住感.高血压病在我国成人中患病率为3 8%~10%,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以40~50岁以上较多见,如收缩压达到140mmHg及以上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及以上的属于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影响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等器管出现生理性或病理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全国心血管学术会议讨论,确认凡舒张期血压超过90毫米汞柱者,不论收缩期血压如何,均例为高血压。按年龄算,≤140/90的为正常血压。在40岁以下,若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也列为高血压,随年龄每增高10岁,收缩压也增加10毫米汞柱,至60岁以上为止。世界卫生组织把血压一次坐位或卧位≥160/95作为高血压,低于和等于140/90为正常血压,介于160/95和140/90之间列为可疑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最佳高血压治疗(HOT)研究证实,能带来最大益处的血压值是138/83mmHg,而且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降低,不会增加心血管危险。老年人血压标准应与年轻人一样,即<140/90mmHg,对收缩压明显增高的患者暂时降至<160mmHg是必要的。1999年WHO/ISH指南指出,降压治疗应使血压达正常或理想水平,老年人至少应达正常高限(130~l39/85~89mmHg)。危险越高的人群,血压达标越重要。只有高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mmHg,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L者血压<130/85mmHg,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L者…  相似文献   

14.
解读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为<16.0/10.6 kPa(120/80 mmHg)。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指标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型肥胖(腰围)、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增厚(IMT≥0.9 mm)。指南确定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目标是18. 6/12. 0 kPa(140/90 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17.3/10.6 kPa(130/80 mmHg)以下,调整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为20.0/12.0 kPa(150/90 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5.
治疗目标与原则降压目标最新颁布的几个重要指南都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应降到〈130/80mmHg;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lg/24h或以上,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无上述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到〈140/90mmHg。  相似文献   

16.
治疗高血压病,首先要确定治疗目标,即将血压控制在最大耐受程度,其目标为:中青年患者小于130/85mmHg;老年患者小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小于130/80mmHg.一般临床上多按其舒张压升高的程度和血管病变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累的程度和症状,把高血压分为一、二、三期或轻、中、重型,临床上对病程发展特别快(急性型)高血压患者及时用药后,不仅可消除临时症状,推迟病情发展,还可减轻并发症和延长寿命.因此,对于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的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疾病概述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7-207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规定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且/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1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是患了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合理联合的最佳及可耐受剂量的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在一定时间内(至少1个月)药物调整的基础上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及肾病患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者,或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本案例通过对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压进行病因分析以及明确高血压病因还需要完善哪些相关检查来分别阐述,为2型糖尿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1.5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超过140mmHg者要比舒张压更重要,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从血压为115/75mmHg时即已开始,血压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至两倍。55岁正常血压者终生有90%发展为高血压的危险; 3.收缩压为120~139mmHg或舒张压为80~90mmHg的个人应视为高血压前状态,并需要改变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 4.大多数无高血压并发症的病人应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某些高危情况是开始使用其他降压药物的强适应证(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