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力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16-4817
目的:总结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58例阑尾炎伴腹膜炎的处理方法。结果:2例出现切口感染,其余患者痊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治疗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时,注重无菌操作减少污染,术中彻底止血。正确引流缝合,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改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97例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97例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只有2例患者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术后得当的处理,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贵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57-4758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和处理方法。方法 10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患者术中均给予阑尾切除、腹腔冲洗,置入潘氏引流管、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106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5例,行Ⅱ期缝合8例,合并肠粘连不全性梗阻1例,回盲部瘘0例,膈下脓肿0例。住院时间最短3 d,最长35 d,平均住院时间7.5 d。结论注意切口的选择和保护,正确处理阑尾病灶,充分进行切口及腹腔冲洗、有效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对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防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及腹腔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81-82
目的 降低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术后切口及腹腔感染率。方法 我院自2003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病人180例,常规切除病变阑尾或者盲肠残端,腹腔引流,减少切口的细菌污染,去除切口缘皮肤及脂肪,分层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术后选择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本组无死亡、无肠瘘及腹腔脓肿病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经切口换药治愈,本组平均住院8.5d。结论 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手术切口及腹腔感染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对12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 81%.结论:术中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62例切口愈合,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1.59%。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 本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72%.结论 早期诊断,术中恰当处理及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 对15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64%.结论 术中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对15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64%.结论 术中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燕重远 《当代医学》2012,(27):30-31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3%,其他患者术后切口均为I期愈合.本组平均住院时间6.8d.结论术前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无菌操作观念、注意保护切口、掌握切口缝合技巧、合理引流,可有效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切口感染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均与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病例诊断分型及腹腔留置引流等有关;手术时间越长或炎症重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和切口的保护,以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充分冲洗腹腔切口各层,并在术后合理运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57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组统计切口感染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切口选择、操作时间、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SPS31 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时机、操作时间、手术方式及切口选择、抗生素的应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缩短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其术后并发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的机会将会明显增加,势必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1997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115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现就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87-378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197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0例患者术后切口Ⅱ/甲级愈合;7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伤口拆除缝线后敞开引流,治疗后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d~14d,平均(7.2±0.8)d。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电刀的使用,注意切口保护,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的引流及术后切口观察,可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针对性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146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延迟愈合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操作粗暴,切口保护不当,术后未置引流管,切口的缝合选择不当,抗生素的应用不当是切口感染导致切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结论:注重术中无菌操作及彻底止血,术中充分引流及视腹腔情况选择切口全层缝合,术前、术后足量全程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切口感染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306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采取以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为观察组,360例采取常规经典手术方法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未穿孔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已穿孔未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为2.1%,穿孔并已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者为10.3%;对照组分别为0.6%,3.8%,15.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关键是采取以腹膜外翻保护切口的术式,术中完善的手术操作规程及术前后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的联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令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34-135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探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应用小切口、无菌巾保护切口,冲洗和引流腹腔及切口,使用可吸收缝线,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266例切口Ⅰ期愈合,术后7d拆线,2例肥胖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0.75%,经换药后短期愈合.结论 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避免术后切口延期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的发生机率.方法:对68例各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时,常规用0.5 %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腹腔中保留50 mL~100 mL,不放引流,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果:68例各型阑尾炎患者无一例切口感染,随访6个月均无肠粘连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的发生,应作为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寻找有效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选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发生切口感染者为A组,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为B组.结果15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22例,感染率为14.67%.结论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与病理分型、是否行术中切口保护、切口大小、是否术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局部封闭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方法 选用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病人21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同法切除阑尾,缝合腹膜后,研究组用阿米卡星(0.4 g)均匀浸润注射在手术切口边缘肌层及皮下层内;对照组碘伏擦洗、甲硝唑冲洗切口.同法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术前临床表现、术后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5% vs 9.26%,P<0.05).结论 阿米卡星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