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沉香熏香疗法对失眠障碍患者中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晚睡前接受沉香熏香治疗,对照组接受不影响睡眠的丙三醇熏蒸治疗。连续干预3 w后评估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量表(PHQ-9)得分,比较两组患者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3 w时,实验组PSQI得分、PSAS得分和ISI得分显著降低(所有P 0. 05),睡眠效率显著增加(P 0. 01),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01),GAD-7得分和PHQ-9得分均显著降低(GAD-7:P 0. 05,PHQ-9:P 0. 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沉香的临床疗效在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分层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沉香熏香治疗能显著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失眠严重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78例门诊强迫症患者(病例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G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强迫、抑郁及焦虑症状.结果 病例组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4.70±10.30)分,(47.60±11.50)分,(53.10±12.20)分,(63.70±10.60)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9.20 ±9.60)分,(71.20±10.40)分,(74.10 ±9.80)分,(75.10±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 ~-6.30,P均<0.01).Y-BOCS总分、强迫观念总分、HAMD总分均与WHOQOL-BREF所有领域得分负相关(r=-0.28~-0.61,P<0.05);强迫行为总分仅与生理领域得分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强迫行为、HAMD总评分和HAMA总评分进入“生理领域”回归方程;在“心理领域”回归方程中除HAMA总评分外其余自变量均进入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强迫行为总评分及HAMD总分进入“社会领域”回归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和HAMD总分进入“环境领域”回归方程.结论 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伴发的抑郁症状是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癫(癎)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和情绪健康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简表(QOL-BREF)附加癫(癎)生存质量量表(QOLIE)-31(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D5)、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生存质量和心境健康状况调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癫(癎)患者(n=141)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分别为12.7±1.8、12.4 4-1.9)比常模下降(15.1±2.3、13.9±1.9,t=11.75、8.625,P<0.05);有抑郁情绪者占57.4 % ,有焦虑情绪者占39.7 % .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癫(癎)患者在除外QOLIE-31药物的影响领域的生存质量各个领域得分均减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QOLIE总分的3个因素按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焦虑、抑郁和病程.结论 合并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病程长是癫(癎)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的 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37例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22例老年期焦虑症和 23例老年期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共病组入睡时间、催眠药物、 PSQI总分明显高于抑郁组(F值分别18.23,14.56,16.33,P<0.00);而睡眠障碍得分高于焦虑组(F= 2.127,P<0.05)。比较共病组病期、SDS、SAS与PSQI各成分间的相关性发现,病期与入睡时间、总分呈 负相关关系(P<0.05),SAS与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 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比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更突出,其焦虑情绪与入睡困难和药物的使用 情况更为密切,提示在老年期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和情绪障碍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的情绪障碍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脑中风继发偏瘫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PSRQ)评估患者社会关系质量,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心理情感障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心理情感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关系质量总分为(32.8±7.4)分;其中家庭亲密度(13.8±4.9)分、家庭承担得分(10.2±3.8)分、朋友关系(9.7±2.9)分;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54.8±6.6)分、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48.1±5.2)分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38.4±4.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关系质量总分与抑郁、焦虑、躁狂均呈现负相关性(P0.01)。在分量表分析中,患者家庭亲密度、家庭承担和朋友关系等3个分量表评分也均与抑郁、焦虑、躁狂呈现负相关性(P0.01)。结论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心理情感障碍症状呈现负相关,改善其社会关系质量有可能减轻情感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对其睡眠的影响.方法 在1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估他们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睡眠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前三者对睡眠的影响.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4周内科治疗的同时,对伴有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并评估治疗对睡眠质量影响.结果 151名患者中单独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机率分别为33.8%、17.2%,二者共存的发生率为9.9%;存在睡眠障碍的(PSQI>7)占67.5%.PSQI与SAS、SDS、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得分均存在相关性(γ=0.68、0.52、-0.40、-0.39,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SAS、SDS、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可影响睡眠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发作次数、SAS、SDS的减少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增加有利于睡眠障碍的改善(OR=0.214、2.350、1.946、0.318,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较广泛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可能与睡眠障碍相关,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可能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住院治疗的7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其中抑郁障碍组33例,焦虑障碍组37例.比较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81例老年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为38.36%,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1.12%,高血压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合并抑郁症状,应及早发现,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急性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失眠程度并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_(24))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并用其减分率反映急性期治疗(4~6周)效果,比较不同失眠程度患者疗效。结果经急性期治疗,伴有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眠的3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急性期痊愈率(21/21 vs. 19/21 vs. 9/15)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34,P0.01),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与HAMD减分率呈负相关(r=-0.44,P0.01)。治疗后,重度失眠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阻滞、绝望感因子分高于中度和轻度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失眠严重程度可能预测急性期疗效;经急性期治疗后,伴有重度失眠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残留焦虑/躯体化、阻滞、绝望感等症状较轻中度失眠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差异。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双相障碍患者57例,抑郁障碍患者48例,另设正常对照59名。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首发精神分裂症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组、抑郁障碍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症状,贝克—拉范森躁狂(Bech-Rafaelsen mania scale,BRMS)量表评估躁狂症状。结果 4组对象的RBANS总分(F=5.18,P0.01)、即刻记忆(F=4.09,P0.01)、言语功能(F=9.53,P0.01)、注意(F=3.87,P=0.01)、延时记忆(F=9.86,P0.01)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组RBAN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双相障碍组言语功能得分低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组(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注意得分低于抑郁障碍及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伤,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重于抑郁障碍,轻于双相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神经肽类物质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诊断性访谈将被试分为四组:既无抑郁又无失眠症状的健康对照组(1组),仅有抑郁无失眠症状组(2组),仅有失眠无抑郁组(3组),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组(4组),每组30例,比较四组的NPY及SP水平。以NPY及SP为因变量,以PSQI、PHQ-9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组)NPY的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1组),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组)SP浓度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SP含量与PSQI、PHQ-9均不相关,NPY含量与PSQI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而言,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NPY水平较低;相对于仅患有抑郁或失眠一种症状或的患者以及既无抑郁又无失眠症状的健康对照而言,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SP水平较高,且该组患者的NYP水平与睡眠质量有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间具体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9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238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组(n=130)和非OSA组(n=108)。采用自制一般资料和临床症状调查问卷、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OSA组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OSA组打鼾(76.9%)、夜间憋醒(25.4%)、认知功能减退(76.9%)者均比非OSA组(分别为41.7%、13.0%、63.9%)多,且OSA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SA组ESS、HAMA和HAMD-24评分均高于非OSA组(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OSA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212,P=0.016);PSQI评分与HAMA、HAMD-24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7、0.211,P=0.014、0.017)。结论 OSA患者常伴有打鼾、夜间憋醒、认知功能减退,且症状持续时间仅与其焦虑水平有关,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均较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发病率及其对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和10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RLS发病率、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比较偏头痛人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共患有RLS的偏头痛患者的情绪和睡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慢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6.25%)较对照组(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2.5%)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患RLS的偏头痛患者较单纯偏头痛者的睡眠质量差、焦虑及抑郁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痛频率及RLS为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偏头痛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与国际RLS评估量表(IRL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AMD=0.397、rHAMA=0.434和rPSQI=0.500;RLS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慢性偏头痛患者的RLS发病率更高,且RLS症状更严重。RLS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进行情绪障碍研究;并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 Ⅲ)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分别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并进行病情分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评分[(14.45±8.30)分]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7.98±6.24)分]均高于对照组[(3.68±3.23)分、(2.76±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9%(49/100),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12%)虽高于对照组(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早期者(P<0.05).帕金森病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抑郁症状则以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为主;性别与肢体发病侧别对情绪障碍无明显影响,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r=0.199,P=0.049;r=0.295,P=0.005)和抑郁评价量表(r=0.196,P=0.050;r=0.274,P=0.009)情绪均与病程和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于疾病早期即已出现;而抑郁症状多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重度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5年~2021年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部就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176例,采用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青少年多维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组负性情绪(t=2.039,P=0.043)、低自尊(t=2.050,P=0.042)和躯体症状(t=2.025,P=0.044)的得分均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伴有精神性症状组在负性情绪(χ2=5.550,P=0.018)、低自尊(χ2=7.540,P=0.006)、社会焦虑(χ2=7.424,P=0.006)和焦虑量表总分(χ2=5.043,P=0.025)的得分达到重度程度,相较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障碍的青少年相较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负性情绪、低自尊和躯体的症状,并且负性情绪、低自尊、社会焦虑和焦虑症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为防治月经性偏头痛及其共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诊断标准,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501例女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112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和389例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头痛影响测评量表(HIT-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结果 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中,单纯焦虑或抑郁症状、焦虑抑郁症状共存、睡眠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χ2=4.198、4.355、5.236、8.624,P<0.05或0.01),月经性偏头痛患者HAMA、HAMD-17、PSQI和HIT-6评分均高于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Z=-3.550、-2.723、-2.482、-4.717,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月经性偏头痛患者PSQI评分与HAMA评分(r=0.338,P<0.01)、HAMD-24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2—2016-03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选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仅选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PSQ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7.32±0.47)分,HAMA评分为(5.59±0.34)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11.22±1.79)分,HAMA评分为(8.49±1.23)分,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方面,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56例TIA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量表测评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其中伴焦虑和(或)抑郁症状者33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者(B组)23例。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显示A组PSQI总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仪(PSG)显示A组较B组觉醒时间延长,非快速眼动(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焦虑、抑郁症状TIA患者觉醒时间延长,NREM期N1、N2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甲亢伴抑郁患者对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甲亢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基咪唑联合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白天功能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72.92%(P0.05)。结论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甲亢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共病率,以及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入组对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SDS)和临床大体量表(CGI)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和抑郁症状群、自杀状况.用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提纲中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清单评定患者合并的焦虑障碍.结果 共入组508例患者,首次抑郁发作为269例(53.0%),294例(57.9%)有过自杀观念,55例(10.8%)曾有自杀行为.45例(8.9%)伴精神病性症状.HAMD量表总分平均为(32.6±7.7)分;HAMA量表平均为(21.0±7.3)分,其中78.5%患者大于14分.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350例),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在共病与非共病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36.0%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结论 抑郁症与焦虑共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合并的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1/3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