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是否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骨肉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21、PCNA、ki-67)和细胞迁移相关蛋白(COL1A1、COL1A5、MMP-2、MMP-9)及KLF-4的表达情况;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转染过表达KLF-4或空白对照质粒至离体培养的骨肉瘤细胞中,再用TanⅡA干预,检测骨肉瘤细胞表型转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TanⅡA组中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迁移减少(P0.01),p21表达增多(P0.05),PCNA、ki-67、COL1A1、COL1A5、MMP-2、MMP-9、KLF-4表达减少(P0.01)。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后,相比于对照组,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可以增加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逆转TanⅡ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 TanⅡA通过下调KLF-4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ERK2信号转导通路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和表达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中的作用.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分为4组:(1)对照组;(2)PDGF刺激组;(3)Ad-LacZ组;(4)Adanti-ERK2组.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ERK2蛋白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细胞周期;Boyden小室测定细胞的跨膜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GF-β1的浓度.结果 Adanti-ERK2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百分比及跨膜迁移细胞数目明显低于PDGF刺激组和Ad-LacZ组(细胞增殖率:2.75%、0.00%比64.45%、61.88%;s期细胞百分比:14.18%、13.58%比38.14%、32.99%;跨膜迁移细胞数:8.2±3.2、6.3±2.6比24.8±6.1、23.3±5.8,均P<0.05);(2)Adanti-ERK2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明显低于PDGF刺激组和Ad-LacZ组(P<0.05);而Adanti-ERK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K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反义ERK2基因预先转染阻断ERK信号转导能显著抑制PDGF-BB刺激的VSMC增殖、迁移,阻断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并且部分下调TGF-β1的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TanⅡA(1、2和4mg/L)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小体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激酶1(p70S6K1)的活性.结果 0.5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2和4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组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分别为(9.77±1.92)、(13.28 ±2.95)和(16.54±3.28)%,与对照组(4.16±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为0.62±0.12、0.71±0.11和0.85±0.13,与对照组(0.3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LC3-Ⅱ的相对表达量为0.48±0.06、0.65 ±0.11和0.86 ±0.14,与对照组(0.3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p70S6K1活性则下降(P<0.05).结论 TanⅡA可通过抑制PI3 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内外增殖、凋亡相关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2、4、8μg/m L)、不同时间(24、48、72 h)丹参酮ⅡA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建立裸鼠肝癌模型,测量给药1、6、12和21 d肿瘤体积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作用24、48、72 h对HepG2细胞抑制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一定的药物剂量依赖性(P0.05)。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浓度丹参酮ⅡA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各剂量丹参酮ⅡA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各丹参酮ⅡA药物组Bcl-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丹参酮ⅡA药物浓度的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丹参酮ⅡA药物组Bax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丹参酮ⅡA药物浓度的升高,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和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给药12、21 d肿瘤体积低于同期对照组,且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低于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其作用与丹参酮ⅡA药物浓度相关,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体积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HCT116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 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SW480及HCT116细胞, 随机分为对照组, 丹参酮ⅡA(25、50、100 μmol/L)处理组, 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划痕试验分析细胞迁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凋亡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STAT3、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W480及HCT116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 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23.1%、35.3%及26.8%、34.6%;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干预后, 两组细胞的迁移抑制率分别增加了26.6%、36.5%及39.8%、42.0%;丹参酮ⅡA干预后SW480细胞中细胞凋亡通路中VEGF、bcl-2蛋白表达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hPTEN基因修饰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4/myc-His-PTEN,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VSMC细胞.MTT法检测在人PDGF条件培养基诱导下转染后的VSMC细胞及未转染的VSMC细胞的增殖情况.实验分6组,采用RT-PCR方法观察各组细胞Akt和NF-κB的mRNA表达.结果: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VSMC细胞系,RT-PCR检测证实PTEN在VSMC细胞内稳定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的VSMC细胞可抑制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增殖.RT-PCR结果显示,在各组细胞Akt及NF-κB均有表达,PDGF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ktmRNA及NF-κB mRNA呈高表达,而LY294002组、PDTC组及PTEN组VSMCs中AktmRNA及NF-κ B mRNA表达量均较PDGF组显著降低.结论:PTEN基因转染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是否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被活化,研究S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PDGF诱导的VSMC增殖。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施加PDGF刺激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Western-Blot及qRT-PCR检测SHH信号通路分子mRNA的表达变化;分别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及SHH信号通路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阻断SHH通路后,用细胞计数、BrdU掺入法及Ki67染色评价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及Western-blot及qRT-PCR均显示PDGF能够活化SHH信号通路蛋白shh、patched1及Gli2的表达;阻断SHH信号通路后,PDGF诱导VSMC增殖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PDGF诱导的VSMC增殖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其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VSMC并传代,将第4代VSMC分4组,设空白对照组,另设3组分别加入1、2、4 μg/L PDGF-BB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干预后1、3、7 d 3个时间点的VSMC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相应时段ra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在7 d内各组VSMC计数均逐渐增加,其中2 μg/L和4 μg/L PDGF-BB组的计数增长较对照组快(P<0.05),4 μg/L PDGF-BB组较1 μg/LPDGF-BB组快(P<0.05);(2)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干预3 d后各组VSMC增殖细胞百分比均表现为高PDGF-BB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ras蛋白荧光表达强度亦呈现相同趋势(P<0.01).PDGF-BB干预后的VSMC的PCNA表达和ras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PDGF-BB可以刺激体外培养大鼠VSMC增殖,并可促进其ra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O2低氧条件下处理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6h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μmol/L辛伐他汀作为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Caspase-3、Bax、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随着辛伐他汀药物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药物浓度≥10μmol/L时,低氧条件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于常氧组(P0.0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细胞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减少(P0.05)。干预组中HIF-1α、Ⅰ型胶原、CT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TGF—β(1μg/L)、EGF(100μg/L)和PDGF(200μg/L),于不同的时间点(8、24、48、72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TGF-β组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PD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 TGF—β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而EGF、PDGF可增强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人正常和退变髓核的细胞学和生物学差异,并研究IFG-1和PDGF对人退变髓核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的人退变及正常髓核组织,一部分制作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髓核退变前后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Bcl-2 associate X,Bax)蛋白表达;另一部分髓核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然后进行基因转染实验,分为4组,A组为退变髓核细胞;B、C、D组分别用IGF-1基因慢病毒颗粒、PDGF基因慢病毒颗粒和携带IGF-1、PDGF双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退变髓核细胞。转染21 d,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IGF-1和PDGF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示,正常组中央髓核组织可见大量脊索细胞和少量类软骨细胞;而退变组髓核细胞明显减少,且髓核组织内可见大量纤维软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退变组Ⅰ型胶原、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Ⅱ型胶原、Bcl-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t=65.493,P=0.000)。基因转染后21 d,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活性增加,形态变得较为规则。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D组IGF-1阳性率较A组明显增高,C、D组PDGF阳性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A、B、C、D组Ⅱ型胶原蛋白阳性染色情况依次为(±)、(+)、(+)、(++)。Western blot检测示,A、B、C、D组Ⅱ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与PDGF均能逆转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为其今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let-7a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胸腹主动脉VSMC,并传代培养。将培养的VSMC通过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转染let-7a模拟物(实验组)及其阴性对照物(阴性对照组),或不做转染处理(空白对照组)。通过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估计转染效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let-7a的表达水平;用细胞划痕试验和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及增殖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96 h后细胞的转染效率达85%以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VSMC的let-7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细胞划痕试验与增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细胞迁移数及增殖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上述项目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let-7a对体外培养的VSMC迁移与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当归降低椎间盘髓核细胞自噬及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大鼠椎间盘中分离并培养SD大鼠原代髓核细胞,用不同浓度(0.1mg/ml、1mg/ml、5mg/ml)的当归注射液干预第3代细胞,噻唑蓝(methyl thiazolete trazolium,MTT)法检测适当的当归浓度。将原代髓核细胞随机分成3组:A组(对照组)、B组(H2O2组)和C组(当归+H2O2)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24h,不进行H2O2刺激,B组用400μmol/L H2O2分别刺激0.5h、1.5h和3h,C组用适当浓度当归注射液预处理24h后,400μmol/L H2O2分别刺激0.5h、1.5h和3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cl-2和Bax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与其他浓度当归处理组比较,1mg/ml当归注射液可显著增加细胞存活(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细胞色素C的表达增加(P0.05),Bcl-2/Bax的比例减小(P0.05),LC3-Ⅱ/Ⅰ的比例增加(P0.05),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中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色素C、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Bax和LC3-Ⅱ/Ⅰ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 :1mg/ml当归注射液能够抑制大鼠髓核细胞凋亡,这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通路被阻断相关;1mg/ml当归能促进其髓核细胞自噬,这可能与AKT/m TOR信号通路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I拮抗剂(AT1Ra)氯沙坦对体外培养的犬胰岛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机械自动化分离胰岛,纯化系统获得高纯度胰岛后,分为3组进行培养。(1)单纯培养组;(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ngⅡ(0.1、1.0和10.0μmol/L);(3)氯沙坦组:在加人不同浓度的AngⅡ前30min给予氯沙坦10.0μmol/L。各组胰岛培养48h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情况;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单纯培养组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为(5.70±1.18)%,AngⅡ组在AngⅡ浓度为0.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时,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9.77±1.95)%、(16.42±3.01)%和(18.22±2.31)%,氯沙坦组分别为(6.56±1.85)%、(9.25±1.58)%和(11.20±2.48)%,AngⅡ组与单纯培养组和氯沙坦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组Bax和Bcl-2基因表达增强,荧光指数(FI)分别为1.86±0.15和1.43±0.07,Bax/Bcl-2比值(1.30)升高;而氯沙坦组Bax表达下调至1.56±0.14,Bcl-2表达上调至1.67±0.09,Bax/Bcl-2比值(0.93)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犬胰岛细胞凋亡;而氯沙坦对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组(L组)和依托咪酯后处理组(Ep组).采用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2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Ep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依托咪酯乳剂20 mg/kg(1 ml/100 g),I/R组和L组分别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和脂肪乳.于再灌注24h时处死大鼠,取缺血侧脑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Bcl-2和Bax的表达,计算Bcl-2与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L组和Ep组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cl-2和Bax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P<0.05);与I/R组和L组比较,Ep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 0.05);I/R组和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依托咪酯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调节Bcl-2和Bax的平衡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羟戊酸(MVA)促进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中,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ERK1/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MC根据不同的处理因素分为正常对照组、MVA组(100nmol/L)、MVA(100nmol/L)加PD98059(50μmol/L)组即MVA加PD组,以不含干预因素正常培养细胞为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后12、24h收集各组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ERK1/2蛋白的表达:MVA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上调,且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MVA加PD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MVA组与MVA加PD组在各个时间点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且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加(P〈0.05);而各个时间点Bax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但随时间延长,MVA组表达下降(P〈0.05),而MVA加PD组表达下降不明显(P〉0.05);③Bcl-2/Bax:MVA组与MVA加PD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升高,且随时间延长Bcl-2/Bax升高(P〈0.05);而在各个时间点,MVA加PD组较MVA组Bcl-2/Bax明显下降(P〈0.05)。结论MVA可通过Ⅱ水1/2信号转导通路促进HMC增殖;ERK1/2信号转导通路促进HMC增殖可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的表达,并最终通过上调Bcl-2/Bax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对照组采用DMEM培养,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分别采用含1、15、30μg/ml百里香醌的DMEM培养。MTT法检A431细胞增殖;台盼蓝法观察A431细胞存活;划痕试验检测各组A431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A431细胞中Bax、Bcl-2、Caspase-3、Cyto C和PARP蛋白表达。结果:百里香醌能有效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台盼蓝法显示,百里香醌浓度增加使A431细胞死亡率上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实验组A431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经百里香醌处理后A431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百里香醌处理后A431细胞Bax、cyto-C、caspase-3和PARP表达水平增加,而Bcl-2表达下降。结论:百里香醌具有抑制A431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Bax/Bcl-2比值升高,促使释放至胞浆中Cyto C增加,进而激活Caspase-3以及PARP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异丙酚是否通过调控微小RNA(miRNA/miR)-506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方法:骨肉瘤HOS细胞分为NC组(未处理)、Pro-L组(1 μg/mL异丙酚)、Pro-M组(5 μg/mL异丙酚)、Pro-H组(10 μg/mL异丙酚)、miR-NC组(转染miR-NC)、miR-506组(转染miR-506 mimic)、Pro+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10 μg/mL异丙酚)、Pro+anti-miR-506组(转染miR-506 inhibitor+10 μg/mL异丙酚)。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评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测定miR-506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Pro-L、Pro-M、Pro-H组HOS细胞的抑制率、p21、Bax蛋白水平、凋亡率和miR-506表达水平逐渐增加,CyclinD1、MMP-2、MMP-9、Bcl-2蛋白水平、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逐渐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506组HOS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比miR-NC组升高,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yclinD1、MMP-2、MMP-9、Bcl-2蛋白水平比miR-N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anti-miR-506组较Pro+anti-miR-NC组降低HOS细胞中miR-506表达水平、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提高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yclinD1、MMP-2、MMP-9、Bcl-2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10 μg/mL异丙酚上调miR-506的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且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环孢素A(CyclosporinA,CsA)性牙龈增生上皮内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CsA组、CsA+TanⅡA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2个亚组(10 d组和20 d组)。实验周期结束时取材并制作切片,选择相同部位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PV两步法,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组大鼠颊侧牙龈上皮面积和最长钉突长度,计数最长钉突内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数,行完全随机分组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颊侧牙龈上皮面积、最长钉突长度、抗凋亡蛋白Bcl-2阳性细胞数,CsA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和CsA+TanⅡA组(P<0.05);而CsA+TanⅡA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周期内,TanⅡA能有效地预防CsA引起的大鼠牙龈上皮增厚,Tan ⅡA抑制大鼠CsA性牙龈增厚上皮内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七氟烷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出生24 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培养原代心肌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个/ml,将心肌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200 μl/孔)或6孔细胞培养板(2 ml/孔)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C组)、阿霉素组(A组)、七氟烷组(S组)和阿霉素+七氟烷组(AS组).A组和AS组加入1 μmol/L阿霉素孵育,C组和S组加入等容量PBS,孵育24 h时,S组和AS组暴露于2.4%七氟烷2h.于停止给予七氟烷后2h时测定细胞活力和培养液cTnI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并测定Bax和Bcl-2表达,计算Bax和Bcl-2的比值(Bax/Bcl-2).结果 与C组比较,A组细胞活力和Bcl-2表达降低,培养液cTnI和NT-proBNP浓度、Bax表达和Bax/Bcl-2升高(P<0.05),AS组细胞活力下降,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组比较,AS组Bcl-2表达升高,培养液cTnI和NT-proBNP浓度、Bax表达和Bax/Bcl-2降低(P<0.05).结论 七氟烷可减轻阿霉素诱导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