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DHS以及PFN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方法选取本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收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40例施行分析,所选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接受DHS固定患者10例,接受PFN固定患者30例,对比两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期间以及手术之后各项指标。结果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和内固定相关并发症DHS组患者1例,PFN组患者1例,两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不同固定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引流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之后3个月到5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患者的髋关节不存在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临床中依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体类型和股骨近端解剖结构,选取理想的内固定方式,DHS以及PFN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存在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中PFN固定方式引发的手术创伤相对比较小,在高龄患者中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动态髋螺钉稳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其中48例采用PFNA内固定,44例采用DHS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优良率高于DHS组。结论 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PFNA)组45例,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DHS)组41例,对这些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骨折恢复至行走时间这些指标均优于DHS组,PFN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相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DHS及PFNA两种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治疗中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DHS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PFNA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具体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较快,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治疗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髓内钉组(43例)和锁定钢板组(38例)。髓内钉组患者采用PFN治疗,锁定钢板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行走能力、关节稳定性、伸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每组各45例。LCP组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DHS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LCP组患者疼痛、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DHS组(P<0.05),但两组患者活动范围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LCP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30.2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优于PFN内固定,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用PFNA髓内固定与DHS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髓内固定(31例)和DHS髓外固定(23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4例均获随访,时间8~14个月。与DHS组相比,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及延迟愈合发生率明显较低,而骨关节Harris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髓外固定法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固定方法,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DSH组和PFNA组,每组102例。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髋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 DHS组与PFNA组骨性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DHS组髋关节功能优良89例(87.25%),PFN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98例(96.08%),PFNA组髋关节功能优于DHS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DHS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DHS、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治疗方法分为DHS组(19例)与PFNA组(1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低于DHS组(P0.05)。PFNA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法,对照组行DHS法。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运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1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的90例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患者均未见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无断钉。对照组患者有24例出现髋内翻急性,9例出现断钉现象。术后患肢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运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引起的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多个优点,是临床理想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2例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A组),45例患者行PFNA内固定(B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方法的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额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2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手术时间(89.23±12.79)min,术中出血量(256.26±76.57)ml,下地行走时间(8.23±1.65)周,术后引流量(89.43±25.45)ml,并发症6例;PFNA组手术时间(69.37±10.39)min,术中出血量(165.23±58.69)ml,下地行走时间(6.03±1.87)周,术后引流量(6.03±1.87)ml,并发症2例,P0.05。结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首选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在内固定术式的选择中,以PFNA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实验组与研究组,实验组84例采用DHS进行治疗,研究组23例采用PFN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和PNFA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NFA内固定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DHS治疗,实验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和PFNA法均能取得理想效果,但PFNA治疗方法效果更好。Df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受伤严重程度及骨折类型不同,按手术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其中CLS组12例,采用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DHS组86例,切开复位,采用动力型加压髋钢板内固定;DCS组25例,切开复位,采用动力型加压髁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8个月。CLS组平均出血量与DHS组和DC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HS与D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组手术时间与DHS组和DC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HS与D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CLS、DHS及DCS内固定法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手术方法之前应先判断骨折的类型,在预测和评估手术风险之后,合理地进行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19.
赵瑞林 《中国新医学》2011,(12):1124-1125
目的 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70例,PFN-A组30例,DHS组40例,对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InterTan髓内钉、经皮微创锁定钛板(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MIPO)、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在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手术方式将其分为PFNA组(83例)、InterTan组(93例)、MIPO组(62例)、DHS组(50例),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另外三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另外三组(均P<0.05),DHS组和MIPO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长于PFNA组和InterTan组(均P<0.05),DHS组和MIPO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长于PFNA组(均P<0.05),DH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FNA组和InterTan组(均P<0.05)。DHS组和MIPO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长于PFNA组(均P<0.05)。MIPO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HHS显著低于PFNA组(P<0.05)。结论 PFNA、InterTan髓内钉、DHS、MIPO这四种内固定手术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PFNA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