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作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一种肾替代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D)过程中发生的常见并发症,反复发生的腹膜炎导致腹膜纤维化、腹膜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腹膜透析终止。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腹膜炎是维持腹膜透析的关键。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是脂质蛋白家族的新成员,研究表明,NGAL可能作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指标,正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转归预后情况,为临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腹透治疗,且并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共收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31例,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22例次,培养致病菌结果阳性143例次(64.4%),阴性79例次(35.6%)。185例次治愈;退出37例次,总治愈率为83.8%,病死率为4.1%,因感染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6.3%,真菌感染的退出率为81.8%,显著高于G+球菌及G-杆菌感染(P0.001);多重感染退出率33%,4例均合并真菌感染。G-杆菌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阴性及G+球菌退出率(P0.001)。结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腹透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其中多重感染比例增高,预后较差,且多与反复操作不当有关,故对腹透患者定期加强操作指导及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朱丽娜 《护理学杂志》2005,20(11):11-12
目的探讨碘伏帽更换频率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影响。方法将48例CAPD患者根据碘伏帽更换频率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每日更换1次)和对照组(23例,常规每日更换4次)。结果观察组腹膜炎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提前(均P<0.01)。结论减少碘伏帽的更换频率会增加腹膜炎的发生几率,降低有效透析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腹膜炎对CAPD患者腹膜小分子物质转运与超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了腹透时间、腹膜炎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与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1998年~2001年在我透析中心行CAPD患者101例,其中发生腹膜炎者12例,为观察组;无腹膜炎发作史者89例,为对照组.于开始腹透后第1、6、12、18、24月分别进行腹膜平衡实验(PET),用于评价腹膜的小分子溶质转运(D/Pcreat)及超滤能力(UF).结果在无腹膜炎发作史的89例患者中,其D/Pcreat比值随腹透的进行而逐渐缓慢上升,至12个月时达到最大值(0.65±0.05),与透析第1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61±0.06,P=0.065);在伴有腹膜炎发作史者,其D/Pcreat比值上升幅度较大,并于腹透的第12个月也达到高峰值(0.74±0.05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开始CAPD后,所有患者超滤量(UF)随透析时间延长,呈快速下降过程,特别是在伴有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更为明显.无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于透析第18个月达到最低水平(351±48 ml),与透析第1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82±42 ml,P<0.05),而伴有腹膜炎发作史的患者则于开始透析后的第12个月达最低水平(326±57 ml),两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累积腹膜炎发作时间与腹膜肌酐转运水平(D/Pcreat)呈明显正相关(r=0.83),与腹膜超滤量(UF)呈负相关(r=-0.75).结论以糖为基质的常规CAPD对腹膜转运功能与超滤功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腹膜炎则明显加剧或恶化常规CAPD对腹膜功能的负面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CAPD技术与方法,降低腹膜炎发生率仍是肾科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致病菌谱、药敏情况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及未发生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龄(<1年组,1~3年组,>3年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组、初中及初中以上组)、培训者工龄(<5年组,5~10年组,>10年组)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同时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谱、药敏等临床资料及转归情况。 结果501例CAPD患者中,87例患者发生106例次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66.8病人月。透析龄<1年组,1~3年组,>3年组的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8.8%(21/112)、24.0%(56/233)、6.4%(10/15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P<0.001);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患者腹膜炎发生率(29.1%,59/203)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患者(12.4%,37/298)(χ2=21.60, P<0.001);培训护士的工龄<5年,5~10年和>10年组,腹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5.4%(51/201)、15.4%(23/148)、8.6%(13/15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5,P<0.001)。腹膜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6.89±5.16)g/L]显著低于非腹膜炎组[(34.58±6.27)g/L;t=-8.8,P<0.001]。腹膜炎患者透出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56/96),革兰阳性菌比例为78.6%(44/56)。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5.5%(5/11)。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的经验用药有效率为65.9%(70/10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共21例次,66.7%(14/21)复发,33.3%(7/21)拔管。 结论本中心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与患者透析龄、文化程度、培训者工龄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腹膜炎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且复发率和拔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CAPD治疗的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近6年本中心腹膜炎的发生率平均为45.57患者月1次。(2)PDAP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肠源性因素(腹泻、便秘)以及一次性医用材料的反复应用。(3)感染组中透析龄≥36个月的患者例数显著增加,而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和透析充分性(KT/V)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DAP的发生与患者透析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b、Alb、KT/V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青海高原地区PDAP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且与患者的透析龄、Hb、Alb、KT/V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主要并发症为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自发肠穿孔少见,早期很难与腹膜炎鉴别。近年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病例例1:患者,女,55岁,尿毒症行CAPD已4年半,原发病慢性肾炎。4年半前腹膜透析置管时采取直视下外科手术法,  相似文献   

8.
霉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过程中一种常见并发症。但致死者罕见。作者总结了200例(1968年——1982年)间歇性腹膜透析(IPD)和50例(1979年—1982年)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所证实的17例霉菌性腹膜炎(均至少两次透析液培养出相  相似文献   

9.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制定合理的方案。方法:调查2005年2月1日~2009年10月31日行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因素。结果:105例患者中有35例发生53次腹膜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多见。术后1月内培养出的致病菌均是球菌类,而术后1月后杆菌类占43.5%。在导致腹膜炎的原因中,操作因素及消化道因素占67.9%。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36.8%,非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32.6%。白蛋白浓度下降与患者发生腹膜炎相关(P〈0.01)。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细菌仍是球菌类。术后早期发生的腹膜炎均是球菌类,可能与早期操作不熟练相关;术后1月后杆菌类比例迅速增加,可能为消化道因素增多所致。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高,无腹膜炎生存时间短。白蛋白浓度降低为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的疗效较佳,近年在腹透的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更以其有效和费用低而令人鼓舞,被认为是慢性肾衰治疗上的一个新纪元。CAPD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近期是腹膜炎,远期是高脂血症。如果能防止这些合并症,特别是如能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则CAPD将会成为家庭透析中的首选方法。【腹膜炎的防治问题】腹膜炎是影响开展CAPD的主要障碍,CAPD在开始临床应用时,是用玻璃瓶装透析液的,由于要反复接连或卸除输液管,故腹膜炎发病率颇高,据Popovich(1978)的报告为每3个病人月发生一次。后来,改用了塑胶袋装透析液,不用反复接连和卸除输液管,腹膜炎有所减少,据Oreopoulos(1979)报告为10.5个病人月发生一次,如果由熟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的253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非腹膜炎组(170例)和腹膜炎组(83例,发生腹膜炎97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绘制预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升高(OR=1.006, 95%CI:1.001~1.011, P<0.05)、白蛋白降低(OR=0.907, 95%CI:0.847~0.972,P<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升高(OR=1.327,95...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腹膜炎及第三型腹膜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锋  余佩武 《消化外科》2004,3(2):135-140
腹膜炎按病因可分为化学性腹膜炎和细菌性腹膜炎两大类,临床上又将其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secondary peritonitis)、第三型腹膜炎(tertiary peritonitis)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性腹膜炎)四类。其中第三型腹膜炎是近年才提出的概念,以往被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与应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CAPD并发症。方法将首次住院行腹膜透析的39例尿毒症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住院期间均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前可完成CAPD操作,未经标准化操作与知识考核出院;观察组于出院前2~3d由CAPD专职护士根据自行建立的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下称考核体系),于床边对操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按计划出院,不合格者继续接受培训至合格后出院。1年后评价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和患者依从性。结果腹膜炎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考核体系有助于居家CAPD的顺利开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时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对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胰岛素、减少腹膜炎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47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组(23例)和皮下组(24例),腹腔组行腹腔给药(胰岛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行CAPD治疗),皮下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胰岛素用量、费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应用胰岛素剂量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的2倍,但腹腔给药比皮下注射费用低4.73倍.发生腹膜炎的原因主要为已培训人员操作不规范及更换未经正规培训的人员操作.结论 在规范培训、严格考核、定期追踪随访CAPD患者的情况下,胰岛素腹腔内给药不会增加腹膜炎的发生率,且可减少费用,减轻患者痛苦,为CAPD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提供了控制血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腹膜炎为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的主要并发症,多数发作能处理成功而不必中断腹膜透析。但感染可引起腹膜改变或因形成粘连失去腹膜腔,导致暂时或永久性透析中断。感染偶尔也可致命。 CAPD腹膜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细菌分离还在逐步发展。抗生素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长短仍缺乏一致的意见。因此,英国抗菌化疗协会成立了一个工作队,制定标准以指导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周勤 《护理学杂志》2004,19(21):20-21
回顾性分析1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发生腹膜炎18例次的原因,提出正规操作、避免感染、加强营养是降低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虽然治疗某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腹膜炎的发生成为一个主要的并发症,甚至使个别患者不能继续进行CAPD。为解决此问题曾建议应用各种抗生素。本文作者自1982年对27例CAPD患者的64次腹膜炎应用了万古霉素和先锋霉素的治疗,并观察了其在血清和腹水中的浓度。病人和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腹水标本的微生物检查确诊为腹膜炎。患者先接受2000ml透析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急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腹膜对小分子物质转运的变化,以及急性腹膜炎对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3月期间因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住院的22例CAPD患者(男12例,女10例)进行研究,收集腹膜炎发生后第1、3、6、9、12天的血和腹透液标本,分别检测血和腹透液常规及肌酐、糖、白蛋白、Na^+、K^+。同时记录每天腹透超滤量,并查看患者腹膜炎发生前最后一次的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和腹膜炎发生前2周每日超滤量并计算其均值,分别作为腹膜炎发生后腹膜对肌酐转运及腹膜超滤情况的基线对照组。腹膜溶质转运的计算通过同一时间点该溶质腹透液与血浆的比值(D/P)测得。结果:与腹膜炎发生前腹透超滤量相比,腹膜炎发生后第1、3天超滤量明显减少,呈负超滤(P〈0.01);腹膜炎发生后各时间点肌酐D/P值均较腹膜炎发生前肌酐D/P值明显升高(P〈0.05);腹膜炎发生后第3、6、9、12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腹膜炎发生第1天(P〈0.05)。结论:CAPD合并急性腹膜炎时腹膜超滤功能降低,尤以腹膜炎早期更明显;急性腹膜炎导致腹膜对肌酐的转运增加及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风险应该是每个PD中心的重要工作目标。对于出现感染者,应在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并高质量留取标本,进行有效的微生物学诊断和药敏试验,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腹膜透析中心应积极开展团队质量改进,包括持续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发生的根本原因。建立全面的腹膜炎风险评估机制,尤其要重点加强主动预防理念,在开始腹膜透析治疗的同时,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有意识地加强操作正规培训和再培训、积极防止腹泻和(或)便秘以及加强隧道和出口处护理等主动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时可能使透析液的蛋白量增多。腹痛可能影响食欲。炎症可能增高蛋白分解。这些都可能导致负氮平衡。但是,近期有人认为,患腹膜炎时经腹透液丢失的氮与平时是相等的,本文旨在看清早期经静脉进行有力的营养支持是否可改善氮平衡。将7例并发腹膜炎的CAPD患者与另7例未并发腹膜炎的CAPD患者作比较。两组经静脉输入的营养液占总氮摄入量的70~80%。摄入的热卡量也相同。结果,腹膜炎组每天获得了17克氮,而对照组为22克氮(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