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接收的60例门诊患者列入实验组,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接收的60例门诊患者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门诊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门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96.7%)均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门诊等候时间,缓解其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与门诊抽血室患者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4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回顾性)240例,试验组240例(采用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两组都采用医院统一制作的《病友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要求患者回答哪些项目会影响其满意度。结果:经过一年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无投诉,试验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施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一年后患者总体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至96%。结论: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门诊抽血室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在2019年10月—2020年3月来医院门诊就诊的228例患者,按照随机平均法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14例。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挂号、检查、缴费的等待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门诊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P 0.05);优质护理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缩短了患者门诊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时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5月于兴化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75例)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服务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以问卷调查法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7.33%)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中心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门诊手术患者5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94例门诊患者,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导医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服务基础之上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导医就诊服务质量、分诊护理质量、护理行为规范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门诊导医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可确保其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患者护理满意度与门诊导医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稽留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稽留流产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稽留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的疏导,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红灯呼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减少红灯呼叫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现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诊治疗的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共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理组大多数对于优质护理都有了解且愿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合理调整床护比,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不断加大对优质护理的宣传和实施,是普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在医院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1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护理中,通过优质护理的应用,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方法按照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出院回访率70%。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妇产科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不同时间收入的护生分别5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实验组融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患者反馈满意度、实习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5.7%和9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5%)和满意度(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探讨优质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措施,通过自设的问卷调查法,调查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心内科在注重基础护理的同时,添加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有重大影响,在医院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增强护士的责任感,降低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上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参考,实施一般护理服务,2012年下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总结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成效显著,急诊胃出血病情明显好转,且对护理的服务感觉很满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胃出血止血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打造和提高服务型工作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接诊的46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30)和研究组(n=230),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6%,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9.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护理中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