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68名学生,将其作为本组试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其分为A1组和A2组,每组例34名护理实习生,给予A2组护理实习生常规带教管理,给予A1组护理实习学生综合性的带教管理,对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实习生不同的带教管理,A1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较高,与A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患者对A1组实习生的满意度较高,与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5)。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重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2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其分为A1组和A2组,每组26名护理实习生,A1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带教管理,A2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带教管理。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调查患者对两组实习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A1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低于A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带教老师对A1实习生的满意度较高,与A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16,P0.05)。结论在医院带教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学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医院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教学双评法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其分为A1组和A2组,每组35名护理实习生,A1组教学双评法带教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方法,A2组采用常规法,对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实习生不同的带教管理,A1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较高,与A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带教老师对A1组实习生的满意度(94.28%)较高,与A2组(74.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1,P0.05)。结论在教学双评法带教管理中,通过应用品管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带教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式临床带教在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传染科实习的98名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对对照组实习生实施带教,采用目标管理式带教方法对研究组实习生实施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和对带教老师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带教结束进行考核后,研究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61.2%(P0.05)。结论采用目标管理式带教模式对传染科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届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选取2019届护理实习生为研究组,给予不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实习满意度以及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在给予两组实习生不同带教方法之后,研究组实习生理论成绩为(86.15±2.28)分,操作考核成绩为(89.76±2.58)分,对照组实习生理论成绩为(80.04±3.35)分,操作考核成绩为(85.78±3.31)分,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实习生实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实习生在对于带教教师的评分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品管圈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具有显著价值,能够提升实习生的理论与操作水平,提升实习参与度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用于外科手术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泌尿肛肠外科于2021年1—6月接收的120名手术护理实习生,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其进行对等分组,A组(n=60),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临床带教,B组(n=60),采用PBL教学法开展临床带教,总结分析2组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考核结果显示,B组实习生的护理理论成绩、护理实践操作成绩相较于A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2.944,t=30.701);B组的问诊、生命体征监测、无菌操作以及急救护理术等成绩评分相较于A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36.181,t=24.622,t=22.428,t=18.684);且B组实习生对于带教方法的总满意度相较于A组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 <0.05)。结论 在外科手术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部分与实践操作成绩,带教质量较高,得到了实习生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72名护理实习生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名,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理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理论的掌握情况、操作成绩以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出科平均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在各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实习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实习满意度,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实习生74名,按照不同带教方式将其分两组。研究组带教方式采用临床路径,共37例;对照组带教方式采用普通方法,共37例。观察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带教成绩较高(P0.05),优秀率较高(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效果较好,带教成绩较高,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2018年1月—12月接收的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方法将60名实习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取30名实习生给予传统带教方式,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取余下30名实习生给予阶段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不同带教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习生带教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带教满意度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高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使实习生可以更好、更快的适应骨科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烧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3—6月的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人,对照组3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方法带教,出科时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护理路径带教,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 PBL 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析。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 84 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法,探究组采取 PBL 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两组护理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护理生的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 探究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分别为(83.1±2.4)分、(90.2±3.1)分。探究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采取 PBL 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肾内科护理实习人员98人,其中2017年12月—2018年6月的人员采取传统带教模式(A组),2018年7月—2018年12月的人员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法进行带教(B组),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B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92.16±3.52)分,基础护理操作(94.28±3.75)分,专科护理操作(91.09±3.38)分,护理程序考核(90.82±3.88)分;A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86.32±1.85)分,基础护理操作(87.34±2.06)分,专科护理操作(85.33±1.72)分,护理程序考核(85.35±2.0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全员参与带教满意度(96.06±3.37)分,带教老师满意度(95.93±2.88)分,教学质量满意度(96.46±2.48)分;A组全员参与带教满意度(88.06±2.05)分,带教老师满意度(91.45±1.06)分,教学质量满意度(91.89±1.13)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可以增强护理带教针对性,提升护理人员实习效果和对护理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手机App的移动教学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12月在我院实习的108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4名。实验组实习生在常规教学基础上,结合手机App移动教学方法,常规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措施,评价两组实习生入科及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入科时,两组实习生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5;t=0.360,P=0.719)。出科后,实验组实习生理论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38、24.451,P0.05)。实验组、常规组实习生入科理论、操作成绩与出科时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6.30%(52例),高于常规组75.93%(4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1,P0.05)。结论为临床实习生提供手机App移动带教方式,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62名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3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案,观察组落实3D打印技术护理带教,评价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胜任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实习生工作态度、通用能力、专业知识等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实习生学习主动性96.77%高于对照组74.19%、(P 0.05)。观察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临床工作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在常规带教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打印模型教学,利于进一步帮助其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成绩,尤其可提高胜任力,教学方式获得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当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均采取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管理,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并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各项评估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因此精细化管理值得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14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教学,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的方式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优良率、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目标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增强手术室实习生教学效果,在手术室实习生带教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教学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名骨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考核结果及实习生对带教教学情况的评定效果能力。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优秀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带教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教学路径的应用能有效地提升骨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122名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同时仅对观察组实习生实施带教管理。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知识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知识考核成绩和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采用优化带教管理方法对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和护理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临床护理实习的12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自由划分为观察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带教中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带教中使用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回顾分析不同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结果在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采用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工作坊模式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82名实习学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80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方式教学。带教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护生在综合能力、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健康教育测评成绩、基础操作、专科操作等各项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对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