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在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并探讨该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会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方法选取近年来我科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76例(132眼),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每3个月进行1次疗效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弱视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治疗疗效并未随时间而有均匀一致的提高,各阶段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弱视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中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治疗12个月后疗效显著,多数患者一般可以被治愈,但治疗过程中矫正视力并非随时间均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100只眼)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对其行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治疗。结果 40例患儿(61只眼)矫正视力超过0.8,17例患儿(34只眼)视力提升超过两行,3例患儿(5只眼)视力提升不明显,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研究表明,屈光矫正联合综合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连续完全遮盖法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84例122只眼,连续完全遮盖法治疗,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方法。将痊愈与显效对象纳入愈显组,其余对象纳入对照组。收集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122只患眼视力(0.38±0.15),治疗后(0.6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痊愈22只(18.0%)、基本痊愈50只(41.0%)、进步48只(39.3%)、无效2只(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双眼弱视、遮眼依从性好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连续完全遮盖法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近期疗效肯定,但是痊愈率低,疗效影响因素较多,适合年龄较低、单眼、依从性好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8~12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12岁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弱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弱视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变化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8~12岁近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准分子激光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中调整视轴为切削中心。术后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屈光度和切削偏心量。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6~1.0,平均(0.83±0.16),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术后屈光度等效球镜-0.50D~+1.0D,平均(-0.46±0.32)D,偏心量平均(0.32±0.16)mm。结论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矫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血清学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早期梅毒患者,共纳入95例患者。检测按照治疗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滴度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滴度变化。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结果。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95例患者TRR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治疗前TRUST滴度为阴性3例,1∶1~1∶4者40例,纳入低滴度组;≥1∶8者52例,纳入高滴度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低滴度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高滴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RA联合TRUST可提高早期梅毒的诊断,TRUST可监测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低滴度患者治疗后转归优于高滴度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光源的家庭夜间照明联合小浓度阿托品滴眼防治青少年近视有效性分析。方法收集400例学龄期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三基色荧光灯(A组100例)和LEDT8(B组100例)家庭夜间照明分别联合0.01%阿托品滴眼;对照组:仅0.01%阿托品滴眼(C组200例),记录3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半年后眼轴、裸眼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结果 344例完成半年的观察,其中A组完成随访85例,B组完成随访89例,C组完成随访170例,失访率为14.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A组和B组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眼轴长度未明显增加,而对照C组的眼轴长度明显变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与对照C组相比,A组和B组的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在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眼轴长度无明显变化,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光源家庭夜间照明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对于预防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疗效更佳,因此选择三基色荧光灯或LEDT8照明并联合阿托品滴眼液可合理控制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髌骨置换组和非置换组,置换组35例,非置换组34例。术后随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两组之间在knee score评分、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影像学表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在术后随访时knee score评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12个月髌骨评分置换组高于非置换组,P<0.05。置换组较非置换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置换组与非置换组术后平均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行髌骨置换可以改善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8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35眼)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引流钉组,34例(50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小梁组。引流钉组:男19例(24眼),女10例(11眼),平均年龄为(40.05±9.50)岁;小梁组:男23例(35眼),女11例(15眼),平均年龄为(38.60±14.51)岁;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8.0±4.5)个月。引流钉组和小梁组患者术前眼压分别为(38.13±5.26)mm Hg和(39.50±5.21)mm H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引流钉组患者眼压分别降至(16.25±3.42)mm Hg和(16.31±3.92)mm Hg,小梁组分别降至(16.50±4.31)mm Hg和(16.63±3.80)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3、12个月,引流钉组患者功能滤过泡分别为94.29%、85.71%、80.00%,小梁组分别为92.00%、82.00%、76.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引流钉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小梁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早期,引流钉组4眼、小梁组9眼出现前房延缓形成;其他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5.07,P<0.05)。随访过程中并未发现引流钉暴露和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远期手术疗效与小梁切除术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两组均10 d为一疗程,观察比较用药3个疗程、6个疗程后的整体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分别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两种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4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行经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观察组行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后进行常规鼻内镜检查,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患者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评分均下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术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良好,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治疗的80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虚拟现实(VR)训练系统进行在线动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的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力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治疗前P100潜伏期和P100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P100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100波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弱视患儿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效果,改善P-VEP,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钳夹术与宫腔镜下电切术在息肉数目≥3个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息肉数目≥3个的EP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钳夹术。治疗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6、12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及术后3、6、12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12个月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19%(1/84)低于对照组的4.76%(4/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均没有复发例数。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38%(2/84),低于对照组的16.67%(14/84)(P<0.05)。结论:相较于宫腔镜下钳夹术,宫腔镜下电切术用于息肉数目≥3个EP患者中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缩短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弱视力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227例为双眼,73例为单眼,总527眼。给予患者综合治疗,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轻度弱视患儿基本痊愈率高于中度弱视患儿,而中度弱视患儿基本痊愈率高于重度弱视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患儿的基本痊愈率高于7~10岁患儿,而7~10岁患儿痊愈率高于11~14岁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注视性质患儿基本痊愈高于旁中心注视性质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小儿弱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年龄小的患儿、轻度弱视的患儿、中心注视性质的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管理模式对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稳定性冠心病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二级预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且FFR>0.80的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干预组患者自术后24小时起定期(术后1、3、6个月)随访,并提供电话咨询、短信提示及专题讲堂。对照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门诊随访,其余时间自行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和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药物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共20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术后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戒烟、体重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心率等康复指标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药物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预随访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FFR指导的SCAD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的二级预防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ectomy,HE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红安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及B组,每组100例。其中A组采用传统的刮宫术,B组采用HEP。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复发及不良反应,术后6、12个月的妊娠率。结果:术前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0.05),术后3、6、12个月,B组月经量分别为(137.58±54.27)、(169.53±42.16)、(202.31±67.16)ml,均少于A组的(248.66±87.52)、(272.79±51.36)、(302.77±82.35)ml(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B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A组(P<0.05);B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78例(78只眼)确诊为D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39只眼)。治疗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芪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黄斑水肿恢复情况,黄斑水肿的复发时间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71.79%,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2只眼)在治疗3个月后水肿复发,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出现5例患者(5只眼)水肿复发。治疗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进黄斑水肿恢复,延长复发时间,降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安院区骨科就诊的8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关节镜组,各40例。其中保守组给予保守治疗,关节镜组给予踝关节镜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Lysholm膝关节功能的评分及踝关节背伸活动度。结果:关节镜组优良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关节镜组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RVVC患者1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症状体征评分、阴道分泌物炎性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RVVC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炎患者接受综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6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综合疗法,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一个疗程10天,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3、6、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患者完成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疗程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对照组复发率是61.29%,治疗组复发率是5.8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炎患者接受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西医治疗优秀,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