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7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药物予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8周。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舍曲林合并喹硫平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且与单独使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相比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强迫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第2、8周末的Kay’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8周末的阴性症状和PANSS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8周末的C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精神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用喹硫平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包括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以及对照组(给予舍曲林单用治疗),每组29例患者,治疗时间为8周。利用强迫症量表、副反应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八周治疗时间后,两组强迫症量表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评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两组之间的副反应评分相差不大(P0.05)。结论: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舍曲林联合应用奎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选用舍曲林联合奎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仅选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HAMD评分迅速下降,2、5、7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共5例,对照组4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程度较轻,且患者能够耐受,肝功能异常者停药后迅速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应用奎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能够迅速缓解患者抑郁程度,且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ANS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一致,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舍曲林与盐酸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强迫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舍曲林,对照组给予盐酸氯米帕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选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给予研究组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理能力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88.89%,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数据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氮平和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两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使用安全性也大致相同,都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用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喹硫平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疗效,从而为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利培酮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间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一步对上述内容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8%,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引起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对照组明显少,其百分比分别为10%和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疗效方面,喹硫平对于甲基苯丙胺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是相比较利培酮,喹硫平治疗后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该类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舍曲林和氯丙咪嗪分别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被确诊为强迫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丙咪嗪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观察,治疗后实验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相比于氯丙咪嗪在治疗强迫症患者的疗效上,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8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齐拉西酮治疗组(观察组)和喹硫平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治疗8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4%,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为一种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抗精神病药,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从而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一致,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舍曲林合并舒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舍曲林合并舒必利进行(治疗服用阿立哌唑),疗程为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比较分析后,舍曲林合并舒必利组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82.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不多而且不严重。结论采用舍曲林合并舒必利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新型抗精神分裂症的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我院84例脑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和对照组(42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抑郁状态,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水平及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性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分为奥氮平组(n=45)与喹硫平组(n=45),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均可获得良好的改善效果,在不良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异,能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喹硫平、奥氮平治疗有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和奥氮平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自用药方法,对比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用药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设为喹硫平治疗组和阿立哌唑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4例。根据分组,对喹硫平治疗组患者予以喹硫平进行治疗,对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基本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喹硫平治疗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但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更高,与喹硫平用药治疗相比,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4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Y-BOCS与HAV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后,Y-BOCS评分与HAVD评分均得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不仅具有安全性,并且患者依从性强,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喹硫平和利培酮实施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例,喹硫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和对照组(60例,喹硫平治疗),分析两组SAN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ANS评分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8.33%(17/60)低于对照组48.33%(29/60)(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喹硫平、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研究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停经泌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且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单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8周,使用躁狂量表(BRMS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RANSS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BRMS量表评分、RANS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相比,采用富马酸喹硫平与丙戊酸钠联用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